关于硬膜外管迁移入血管抽搐1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624 日期:2025-03-22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关键词】 硬膜外; 麻醉; 局麻药中毒
  1病例报告
  女,19岁. 因右股骨多发性骨软骨瘤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软骨瘤切除术. 选取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操作顺利,空针回抽未见血液或脑脊液流出. 注入20 g/L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后,麻醉平面T12~S1,追加20 g/L利多卡因10 mL,手术开始. 以后每隔45 min追加利多卡因8~10 mL. 第4次改用7.5 g/L布匹卡因,当推注4~5 mL时(距离首次用药100 min),患者自诉头晕、耳鸣,随即出现肌肉颤抽,意识不清. 立即停止推注,面罩给氧辅助呼吸,静注25 g/L硫喷妥钠3 mL, 3 min后患者肌肉颤动控制,意识恢复. 检查硬膜外导管和注射器,发现有较浓的鲜红色血性液体返流,提示硬膜外导管已进入血管.
  2讨论
  本例患者术中硬膜外给药时突然出现头晕、耳鸣、肌肉颤搐以及意识不清等,硬膜外导管和注射器内有较浓的鲜红色血性液体,考虑为局麻药误入血管引起的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并不少见,一般通过空针回抽、试验剂量或者肾上腺素试验等方法既可确定. 本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提示最初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 术中导管迁移入血管其原因可能为:①术中反复改动患者体位,导致硬膜外导管移动入血管;②注药前反复用力回抽,使导管开口处的血管被吸破,甚至形成活瓣,在回抽时关闭,而在注药时开放;③多次大量注入局麻药可产生组织分离作用,有可能撕破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 因此,对于手术时间长,术中需改变患者体位时,应予注意.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