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6925 日期:2025-03-15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杨世明 杨枨林 万明明


【关键词】 择期手术
  关键词: 择期手术;自身输血;血液检测
  0 引言
  为减少异体输血的副作用,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我们对23例心脏病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将其血液采集贮存,在术中或术后回输进行观察分析,并与同类手术患者异体输血组进行对比.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观察组为自身输血患者23(男13,女10)例,年龄5~52岁,平均23岁.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法乐三、四联症根治术5例,瓣膜置换术7例.对照组:同类手术患者异体输血者24例.两组患者的手术类型,年龄体质量及其他情况基本一致.术前血红蛋白大于120g・L-1 ,血小板大于100×109 ・L-1 ,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心脏功能在III级以下.
  
  1.2 方法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在术前1~10d做好采备血工作,向患者说明自身输血的优点,消除顾虑,测定血压、心律及化验检查等.采血前先输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乳酸钠林格液等)200~400mL,用含有CPD保养液的塑料袋采血,采血与输液同步进行,输液与采血量之比约2~25∶1,采血量按非紫绀型患者10mL・kg-1 ,紫绀型患者血红蛋白大于150g・L-1 ,采血10mL・kg-1 ,血红蛋白150~200g・L-1 ,采血15mL・kg-1 ,血红蛋白大于200g・L-1 ,采血20mL・L-1[1] .一般每次采血200~400mL,采血后立即在血袋上标记科别、姓名、血型、血量及采血日期,置4℃冰箱保存待用.采血后可继续输液200~400mL,以补充血容量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本组患者术前贮血量为200~1600mL,平均471.7mL.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比较 自身输血组人均输血量为866.5mL,输注异体血394.8mL;输异体血组人均输血量为1383.3mL,前者比后者减少输血量516.8mL,减少异体输血量54.4%.
  
  2.2 患者采血前及输血后血液指标的变化 对两组患者采血前和输血后RBC数、RBC压积、血小板数及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显示,自身输血组除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异体输血组Hb,RBC压积和血小板有明显升高外,其他各项指标两组无明显变化(表1).   表1 患者采血前及输血后血液指标的变化(略)
  
  2.3 其他情况 自身输血组在采血过程中血压、脉搏正常,采血后无任何不适,术中及术后恢复顺利,自身血回输无不良反应.异体输血组2例出现过敏反应,1例患者2mo后出现胆红质升高,ALT大于200U,抗-HCV阳性,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经治疗后缓解.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异体输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容易引起血源性疾病感染的认识,要求自身输血的患者越来越多.本组自身输血与异体输血比较,自身输血组减少输异体血量54.4%左右,对两组采血前及输血后几项血液指标显著性检验显示,其输血效果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与安全的,尤其是对紫绀型患者心脏手术时,提前采血贮存,同时输入液体使其血液得到稀释和降低血液粘稠度,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2] ,避免术中高血红蛋白引起循环淤滞及脏器灌注不良的现象发生.自身输血能保证血液新鲜和生物学的完整性,避免了大量输注库存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尤其是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需大量输血者,自身输血更有很多好处.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采血贮存对年龄太小、血管很细的患儿和有癫痫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不齐以及严重高血压者不宜实施;对紫绀型患者因血液太粘稠时,流速太慢容易阻塞针头,采不够预计的血量,因此在采血前及采血中输入生理盐水等溶液,使血液得到稀释,以便采血通畅采到足够的血量备用.
  参考文献:
  
  [1]诸葛诞.心脏血管手术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100例报告[J].中国输血杂志,1990;3(3):122-124.
  [2]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18-319.
  [3]Hewmpelmann VG.Autologous haemotherapy[J].Lulpich:Biermann,1994:83-9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