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作者:谢艳华 李豫蓉 王四旺 张亚龙 张一芳
【关键词】 ,敏净冲剂/中药
关键词: 敏净冲剂/中药;变态反应;抗过敏;止痒;大鼠;小鼠;豚鼠
0 引言
敏净冲剂是由地肤子、金银花、槐花等药味组成的纯中药制剂,临床用于治疗荨麻疹等多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疗效满意且无毒副作用.前文[1] 已报道敏净冲剂对小鼠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我们主要从变态反应角度,结合体内及体外实验,观察敏净冲剂抗过敏的药理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敏净冲剂稠浸膏,由本所制剂室提供,临用前用蒸馏水或台氏液配成不同浓度备用(本文剂量均以原生药计);卵白蛋白:Sigma公司产品;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动物为豚鼠100只,♀♂兼用,体质量350~500g;昆明种小鼠♀♂兼用,体质量18~22g;SD大鼠53只,♂,体质量170~220g.以上动物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仪器用LMS-2B型二道生理记录仪(成都仪器厂).
1.2 方法 ①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Rat PCA):参照文献[2]制备抗卵蛋白血清并对大鼠用1∶10和1∶20两个稀释倍数的抗血清进行致敏,给药治疗3d后用抗原攻击,记录蓝色反应斑数量.②右旋糖酐致小鼠皮肤搔痒:小鼠分别ig给药或生理盐水后30min,尾iv右旋糖酐1.25mg・kg-1 ,随即记录30min内搔痒发作的总次数,持续5s舔或搔身上的任一部位为一次搔痒发作的记录指标.③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试验:豚鼠ig给药或生理盐水后30min,用50μL800mL・L-1 二甲亚砜(CDMSO)乙醇溶液涂抹豚鼠耳廓两面,此后15,30,45,60,120及180min用游标卡尺测量耳廓3个点的厚度,计算平均值,减去实验前该3点的平均值,所得差值即为豚鼠耳肿胀范围.④组胺致豚鼠皮肤搔痒:实验前1h剪去豚鼠右后腿部毛并用砂纸擦伤皮肤,面积约2cm2 ,各组ig给药或生理盐水30min后,用0.5g・L-1 磷酸组织胺50μL涂抹擦伤皮肤,3min内豚鼠如不出现舔擦伤皮肤动作,再涂抹一次组织胺,如此重复操作直至出现为止,记录涂抹组织胺次数及累积用量.⑤豚鼠回肠Schultz-Dale反应:取豚鼠10只,每只豚鼠两后腿各im50g・L-1 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0.5mL,同时ip1.5mL,4wk后致敏豚鼠用于实验.Schultz-Dale反应参照文献[3]操作. 转贴于
2 结果
敏净冲剂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影响,大剂量与中剂量均能明显减少蓝斑数量,以中剂量效果最好,小剂量则无明显影响(表1).iv右旋糖酐后生理盐水组的小鼠表现躁动不安,并伴有频率很高的舔、搔等动作,30min内搔痒发作次数为(52.3±27.3)次,而给药组的小鼠上述现象出现频率大为减少,敏净冲剂10,5及2.5g・kg-1 剂量组的搔痒发作次数分别为(11.1±8.1),(12.3±9.2),(16.5±11.7)次(n=12,P均&<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敏净冲剂6,3g・kg-1 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豚鼠耳廓肿胀(表2).此外,敏净冲剂3种剂量均显著延迟搔痒发作时间(表3).敏净冲剂6mg・mL-1 能显著抑制回肠收缩,小剂量不明显(表4).
表1 敏净冲剂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略)
表2 敏净冲剂对CDMSO所致豚鼠耳肿胀的影响 (略)
表3 敏净冲剂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搔痒的影响(略)
表4 敏净冲剂对豚鼠回肠Schultz-Dale反应的作用(略)
3 讨论
本实验主要观察了敏净冲剂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Ⅰ型变态反应是临床多见的变态反应,它是抗原与吸附在细胞上的IgE结合后发生反应,使细胞释放活性物质而引起,活性物质以组胺为主,另外还有慢反应物质、激肽酶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这些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于毛细血管和平滑肌,引起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浆液漏出,并使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一系列过敏症状.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西药制剂,但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多.敏净冲剂作为纯中药制剂,具有疗效明显、药性缓和、无副作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临床患者的欢迎.我们实验显示敏净冲剂有较好的抑制大鼠同种PCA反应及豚鼠Schultz-Dale反应,减轻右旋糖酐诱发小鼠皮肤搔痒次数,延迟组胺所致豚鼠皮肤搔痒发作时间,抑制DMSO所致豚鼠耳肿胀的作用,提示其抗过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肥大细胞膜,降低通透性,阻滞过敏介质释放和直接抗组胺作用有关,本研究为敏净冲剂临床治疗多种变态反应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谢艳华,王四旺,张向前etal.敏净冲剂对小鼠碳粒廓清功能及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18(增刊):153.
[2]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924-925.
[3]李卫平,张 艳,明 亮et al.国产西替利嗪抗Ⅰ型变态反应[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8;33(2):96-9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活体小肠移植术后单纯疱疹的诊断和治疗
- 关于兔烫伤早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模型的制备
- 关于高浓度氧抑制兔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 关于PTCA及血管内支架术中冠脉循环血小板功
- CD147分子与MMPs在肝癌细胞系中表达的有关
- 关于激光包皮环切术治疗老年包皮过长/包茎1
- 关于喇叭状硅胶管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
- 关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与尿液中一氧化氮含量
- 关于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测TB┐DNA
- 关于冷却法测定家兔血液的比热
- 关于高血压疾病时血液系统L┐精氨酸载体转
- 关于附睾肿瘤术前误诊5例
- 关于初治与复发的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的表
- 关于SV40大T抗原在人脑肿瘤中的表达
- 种群生长的非线性差分方程模型及稳定性浅析
- 关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和非心房纤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