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38190;词:数学教学 小组合#20316; 主体
合作学习#26159;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首先考虑数学#25945;育目标的达成,其次#25165;是学生的合作意识#65292;合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65292;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任#20309;一种学习方式都要为其掌握数学知#35782;、领会数学思想方法#12289;能进行数学的思考服务#65292;绝不可为了合作而合#203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20165;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26159;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23398;会求知、学会做人、学#20250;审美、学会创造、#23398;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30340;主人。
#19968;、合作学习的步骤。
根#25454;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30340;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23398;习的步骤分为以下#19977;种。
1、构建合理#30340;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分编合作小#32452;,合作小组过多,会使教师指#23548;力度欠佳,合作小组过少,会使#32452;间交流不激烈。一般来说,每个#21512;作小组由4-6人组成,分组尽可#33021;地考虑学生的差异,如男女搭#37197;、学生水平的高中低#25645;配等。同时考虑组#19982;组间的构成情况基本一致,保证#21508;组“实力”基本平衡,使交流能够#20570;到“百花齐放,百#23478;争鸣”。
2、提出明确的#23398;习任务。
合作学习一开#22987;,教师的组织极为重要。一个#23567;组内应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任务#65292;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25552;。首先,教师应该#28165;楚、直观地让学生明白合作要做#20160;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在教#23398;时,问题的选择要难易适中,#22826;简单会使学生对合作失去兴#36259;,太难会使合作无效,达不到合#20316;学习的目的。
3、引导讨论,不断促#36827;。
#24403;各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20837;到每一个组,观察学#29983;的讨论情况。一是指导学生围绕#38382;题或可以延伸的问#39064;在小组内作进一步的探讨#65307;二是指导学生为了完成学习#20219;务,小组内的同学#36827;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35831;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23398;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23398;,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23398;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导学生为#20102;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65288;比如课题研究),需要#36827;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31350;,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23398;习任务。
二、合作过程中组织。
1、合理而有效的#24341;导,采取合作学习形#24335;时,需要教师精心组#32455;,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28010;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20197;在组织合作学习时#25945;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23398;习的有效性。
2、灵活而有机的交流,学生#22312;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确#23450;的问题,提交到合作学习小组#36827;行讨论交流,以求达#21040;共识。合作结束,总结探究内#23481;时,不能只由能力好的同#23398;包办,其他成员漠然处#20043;,我根据探究内容的#19981;同程度,合理安排学生回答。#20174;而在小组内达到提出问题、讨#35770;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39064;的思路的目的,并倡#23548;组内成员要以“三人行,必#26377;我师”的思想,学习其他成员的闪#20809;点。对于在小组内存有分歧的问题#65292;再提交到集体讨论#65292;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人之长#65292;补己之短”的谦虚精#31070;。需要注意的是:
#65288;1)、对那些比较简单易答的问#39064;,学生只需经个别思考即可正确回#31572;,如若再分组讨论、交流,#26082;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23398;生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的思#32500;深度。因此,教师要尽可能#30340;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24819;象性、创造性的问题。问题的#35774;置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讨#35770;价值,需要运用各种认知方法、集#20307;合作才能解决,使学生在“#21512;作学习小组”中发展思维、开#21457;智力、提高素质。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2)、在小组#21512;作学习中,每一个#25104;员不仅自己要主动#23398;习,还有责任帮助其#20182;同学学习,以全组每#19968;个同学都学习好为目标。教师则#26681;据合作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奖励#12290;这样一来,就使小组#25104;员形成一个密不可#20998;的整体,教师要有充分驾驭课堂#30340;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38382;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并在学生#35752;论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点#25320;启发学生思维中创新的火花#65292;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思维潜力。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65292;要多渗透学法的指导。教师的最#32456;目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学#65292;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22320;创造条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25351;导,传授学法,使学生#33021;“自主探究,自主解决”。
三、合#20316;学习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12299;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20102;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23398;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25945;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26174;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24403;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19982;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20215;,学生评价与教师#35780;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19981;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20064;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31243;;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19982;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19981;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65292;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33258;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30340;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20165;评价学生的学习水#24179;,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25152;表现出的合作精神#12289;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12290;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35748;识自我,建立信心。
学会学习是一#20010;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39318;要条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师#29983;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场所#65292;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在#24072;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和对话#20013;,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33719;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12289;价值观的体验,形#25104;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其中更#22810;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学#29983;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提#20986;问题、自由地展开讨#35770;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21548;、以及进行自我反思。所有这些,#22914;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有#24847;识地构建这样一个#31526;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的#26041;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26377;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65292;在互动中互帮互学,#37027;么不仅能有助于增强#23398;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20026;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21147;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65306;1、 中国教育部#21046;定:《全日制义务教#32946;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23398;出版社2001年2#26376;版。
2、 贝尔著,许振声译#65306;《中学数学的教与学》,教育科学#20986;版社。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