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2305;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25945;育最重要的是“德行”。学校教#32946;,德育为先。德育是指教育者按#29031;一定社会或阶级的#35201;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23545;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19968;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36716;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30340;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20010;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开#23637;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认#35782;,增强兴趣,开发智力#65292;也有助于学校全面#25512;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2290;
#12304;关键词】教育 德育 素质#25945;育
一、破除迷#20449;、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30028;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科学世#30028;观和科学的人生观的基本#20869;容和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36777;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教#32946;,使他们懂得一点唯物#35770;和辩证法,尊重事实,相信#31185;学,实事求是,不迷信#65292;不主观,不意气用事;知道实践是#35748;识的源泉、途径、目的和检#39564;标准,使他们重视实践,注意将#29702;论学习和实践结合#36215;来,懂得事物是对立统一、#26222;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规律;教育学#29983;正确认识的崇高目#30340;和意义,帮助学生树立乐观向#19978;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和处理学#20064;、工作、事业、友谊、荣#36785;、幸福等人生课题#12290;为此,我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32032;材或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有#20851;这些方面的内容。例如:设#32622;这么一段内容,“我#22269;是世界上具的悠久#21382;史文明的国家之一,#26149;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28860;钢。但是到了近代,我国科学技术#30340;发展缓慢,在解放前许#22810;商品都需要进口。解放后#65292;我国的石油、化学等#24037;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化学科学#30740;究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阅#35835;这一段文字后,让学生来谈谈#33258;己的感想,与学生一起讨论#31185;学发展对社会、国家的影响,教师#21487;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24517;要的补充和拓展,使学生的认#35782;上升到一定的高度#65292;经过短短的几分钟#65292;得到了共识:“落后就#35201;挨打”——这是血的教训;“#31185;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23481;质疑的客观事实;“科教兴国”#21183;在必行。继而,教师进一步#24341;导学生谈谈在这样#30340;形势下,我们应该做#20123;什么,师生交流后得出:在经济时#20195;,我们不能坐以待#27609;,必须发奋学习以适应时代的#21457;展,从而帮助学生#26641;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又如在教学#30333;磷的自然时,可以讲述#36855;信传说中的“鬼火”或“天火”。#22521;养学生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又如#23398;习九年级化学(上海教#32946;出版社)《质量守恒#23450;律》时,自然而然地向学生灌#36755;“物质不灭”这样朴素的辩证唯物#20027;义常识;再如讲化学式、化#23398;方程式的书写时,要求学生不能臆#36896;。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认#35782;事物,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26159;,不主观的科学态度。
#20108;、在化学实验教学中#22521;养学生守纪守法、实事求是、严#26684;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不#30031;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30784;的一门自然科学。#23454;验课是让学生探究#21270;学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的场#25152;,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35201;阵地。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德育方面#30340;内容,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20013;的这些因素,在化学实#39564;中除了训练学生的动手和#21160;脑的能力外,也应适时融#20837;德育教育。初中学生对化#23398;实验一般觉得新鲜好奇,有的上实#39564;课时随便摆弄仪器,乱用手拿化学#35797;剂。对此要明确告诫:化学反应#26377;一定规律,必须在老师的指导#19979;,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观察#26041;法进行实验或者尝试,否则#19981;仅费时费药品,还可能产生#20005;重后果,如同人生活在社会#20013;,都要遵纪守法、讲公德,才会有#31283;定的社会秩序,不然就会造成天下#22823;乱。有的同学因对化学试剂的腐#34432;性、毒性产生恐惧,做实验#26102;袖手旁观,对此不是批评#20182;们胆小怕死,而是耐心#35828;明化学药品和化学实#39564;看似危险,但只要#25353;正确的操作要求动手实#39564;则是很安全的。这些基本#25805;作都是前人在实践中#19981;断摸索总结的结晶,有的科#23398;家为此负伤致残乃至献身。作为学#29983;要珍惜这些成果,首先要掌握#29289;质一般性质和基本实验操#20316;,才能为以后在未知#39046;域探索奠定基础。做实验时要#19968;丝不苟、实事求是,不能牵#24378;附会。有些实验,#30001;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一#23450;能看到理想的现象或结果,要#20180;细查找、分析原因,从小树立严#35880;的科学态度。要学#20064;前辈们在科学探索过#31243;中的坚忍不拔、无畏挫折、#21051;苦钻研、开拓创新、科学创#26032;、科学思维的精神#65292;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不畏艰险#12289;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19977;、大力宣扬我国灿烂的古代与现#20195;文明,激发学生爱国#20027;义情感
初中化学教材中#34164;藏着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因#27492;可以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29983;动、具体、形象的爱国主#20041;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9982;自信心。树立“为中华之崛起#32780;读书”的雄心壮志。
1.介绍#21476;代中国化学发展史和杰#20986;的发明贡献,使学生认识#21040;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24182;极具创造力的,中国是世界文明#21457;达最早的国家之一,#22312;世界科学史中占有#29305;殊地位。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30028;文明和科技进步有卓越贡献。#22312;初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不#23569;有关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65306;我国在公元前二世纪就#24050;发明了造纸术,在隋末唐初已#21457;明了黑火药,我国劳#21160;人民在商代就能制造#31934;美的青铜器,春秋时期会冶铁,#25112;国时期会炼钢,汉代会湿法#28860;铜。这些都比欧洲人早了几百到#19968;千多年。
#12288; 2.通过介绍新中国在#21270;工领域成就,激发学生#29233;国、爱社会主义情感。#26032;中国成立后,百废#20465;兴。化工行业科技得#21040;飞速发展。1964#24180;10月16日下午三时,#25105;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31532;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33735;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19968;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1967年6月17日,在我#22269;西部地区成功地爆#28856;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中#22269;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我国#20110;1965年首次合成#27963;性蛋白质(结晶牛胰#34507;素)与酵母丙氨酸转#31227;核糖核酸,卫星发#23556;升空,“神六”、#8220;神七”飞船载人成功……
3.利用#25105;国现实中的某些落后面#65292;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转#21270;为学习知识的动力#65292;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化工事业,介绍#25105;国晚清时期,外国侵#30053;者利用我国祖先发#26126;的指南针,为他们战舰导航#65292;利用我国祖先发明的火药填充他#20204;的火炮,占我们土地,杀#25105;们同胞,夺我们财宝。让他们明白#33853;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他#20204;为祖国崛起而读书的雄#24515;壮志。
四、通#36807;解题练习中提高学生#30340;思想素质
#12288; 教师在讲授新课中渗透德育的#21516;时也要经常利用习题来进行思想教#32946;,要善于找化学知识与德育#20869;容结合的一类习题进行讲解#65292;提高学生的素质。
例如,法#36718;功邪教组织的头目李#27946;志说:“他发功能使水#21464;成油、稻草变成黄#37329;”请你根据所学化#23398;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22788;。学生运用新授的知识批驳上述#35828;法,同时明白了党中#22830;国务院依法取缔“法轮功”邪#25945;组织的正确性。因此#25105;们学生除了懂得“崇#23578;科学、抵制邪教”的重要#24615;以外,更要学会如#20309;来识别各种歪理邪说,增强#23398;好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的#24847;识。
#12288;五、让德育教育在“#30740;究性学习”中延伸到课外
“研究性学习#8221;是近年来新的课程改革#30340;产物,它要求学生去#35266;察周围、关注社会、发现存#22312;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着#29992;已掌握的方法去解#20915;问题。这里蕴含着丰#23500;的德育教育的素材#12290;
#30001;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只能在适#24403;的时候利用相关的内容进行德育教#32946;的渗透,教师要善于挖掘,适#26102;渗透,使化学课“活”起来,#23398;生也动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5292;最后达到“以智寓德,以德促智#8221;的目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以智寓德,以德促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