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思想政治#25945;育 困境 对策
#1228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23545;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32946;的主渠道,承担着提高大学生#24605;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20859;重任。由于社会环境和教#32946;对象的巨大变化,使得#24605;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进一步加大#12290;主要表现在当前思想#25919;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27861;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22320;位、作用、任务和对#35937;不相适应。本文试就#24403;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22659;提出一些对策性的思考。
一、#39640;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38382;题及归因分析
1.教#32946;理念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20301;作用不相适应
面对青年学#29983;理想追求的多元趋势,志向情趣的#22810;向选择,价值观念的多种层次#65292;不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就#19981;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旧有的#25945;学理念主要表现在:第一,#25226;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19987;业教育。像专业课那样以传授#22522;础知识和理论灌输#20026;主要目的,缺乏与学生#33258;身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精神品#36136;进行交流。第二,把思想政治教育#31561;同于政治宣传。高#26657;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20110;突出党性原则,党的路线、方针、#25919;策的宣传和教育,人为地限制了#24605;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12290;第三,僵化地对待思想政治理#35770;课的基本内容,创造性不#24378;。当前的教育内容依然#22266;守在传统的思想政#27835;内涵上,涵盖面比较窄#6529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关联度不高#65292;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29978;微。
2.教#32946;内容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20219;务不相适应
教学内容主要#20307;现在教材中,纵观思想政治#29702;论课的教材,不难发现其存在的问#39064;:第一,教学内容脱离#23398;员实际,针对性不强。绝大多#25968;教学内容是对世界、国家、#31038;会等问题的解说。因问题宏大,其#35299;说不可避免具有抽象#24615;。第二,教学内容滞后,版本庞杂#12290;既落后于国内外形势#21457;展的需要,又落后于学生的思想#12289;生活实际需要。第三,#24605;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之间内容的#37325;复。这些问题是思想#25919;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主要症#32467;。
3.方法手段与新时期思想政治#25945;育的对象特点不相#36866;应
#12288;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20027;要有三种:一是“物化式”。这#31181;教育方式的最基本特征是#25226;学生当作客观物体,消极被动接受#25945;育的对象,忽视他们的人格尊严#12289;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等#38750;智力因素的培养。二是“满#22530;灌”。这种教育方式的本质是强#21046;,限制人的智慧和#36947;德的发展,只能被动地接受。三是#8220;模式化”。这种教育方#24335;最基本特征是强调教育#20869;容上标准化、模式化#12290;这种空洞和无的放矢的教育,不#20165;违背了教育的针对性、深入#27973;出的基本规律,还导致了思想政治#25945;育中“简单说教”、“硬性育人#8221;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三种教育#26041;式都是与以人为本的教#32946;观念背道而驰的。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二、#22362;持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27835;教育的实效性
现代教育#29702;念的最大特点,就#26159;强调以人为本。用现代教育#29702;念来反思我们的教#32946;思想和行为,过去我们#25226;学生当工具来打造,当容器来灌#36755;,实施的是“非人”#25945;育。如何树立以人为本#30340;教育观念,帮助学生#22312;复杂多变的社会环#22659;里进行正确的知识#36873;择和创新,实现自我价值和人#26684;的升华,是当前我们每个思想政治#25945;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2288;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21270;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23398;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观念是行动#30340;先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24615;,首要的是观念上的除旧#24067;新,使其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现#20195;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26412;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21644;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30340;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21019;造活力,最大限度#22320;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一名#23398;生都是一个具有高#24230;心理差异的在具体环境中生#27963;的实体,教育的目的在#20110;使每一名学生成为他自己,#25945;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30340;潜能。所以,我们#19981;能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29983;,而是应该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21517;学生的个性和差异#24615;,正确分析学生需要的主次性以及#24046;异性,创造条件、#36816;用各种途径满足学生#30340;正当的合理要求。
2.#26500;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内#23481;,找准问题的切入点#65292;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时#20195;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24110;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20154;生观和价值观,若真#27491;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教学#20869;容而言:首先,教学#20869;容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29702;论课不是纯知识课,#23427;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要求教师在#25480;课时,要切入学生的生活实际#12290;其次,教学内容必须突出时代感#12290;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相#23545;比较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25945;案要永远“一成不变”#65292;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的#30456;对稳定性与不断更新的关系。
3.探索以人为本#30340;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23398;着力点,增强教学的#21560;引力和感染力
一是变“物化式”#20026;“人性化”教育。教师不单是#30693;识的呈现者和知识权威的象征,而#24212;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29616;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65292;思考他们这些想法#30340;由来,并以此为据#65292;引导学生丰富、调#25972;或者是创新自己的#35299;释,从而挖掘其的学习潜能#12290;二是变“灌输式”为“对话式”#25945;育。缺乏思想和感情交流的教育模#24335;,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29702;。当前针对“灌输式”教育#30340;弊端,更多地提倡开展“对话式”#25945;育。“对话式”教育强调师生平#31561;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21452;方都敞开心扉作真诚的#20132;流。三是变“模式化”为#8220;开放式”教育。青年学生成长在改#38761;开放的年代,思想活跃、眼界开阔#65292;对新观念和新事物接受快#65292;参与、竞争意识强烈#65292;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33258;己的意见。
#12288; 4.建立以人为#26412;的服务机制,以无#24418;的力量,激励学生积极上#36827;,奋发有为
高校要贯#24443;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必#39035;建立、完善关心学生#12289;尊重学生、服务学#29983;的服务机制,促进学生全#38754;健康发展。一是建#31435;帮困机制。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23454;际情况,建立资助保障机#21046;和加大对优秀贫困学员的奖#21169;力度。二是建立健全心理#21672;询服务机制。要利用好心理#21672;询中心及心理健康网#31449;,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4110;助那些心理有障碍#30340;学生渡过困惑和迷茫期,坚#23450;人生的信念,走出困境,进而达到#22521;育人、教育人的目的。三是#20581;全学生维权机制。为了确保#23398;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65292;我们要特别关注教学质量、#20249;食标准、课余文化生活等关系学#29983;切身利益的问题,保证学#29983;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答复并#22949;善解决。
在新形势下,我#20204;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25945;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32469;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目标#65292;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学生#24605;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20849;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2749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24605;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08-06.
#12288;[2]赵明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27835;教育探析[J].东北农业大#23398;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5-46.
[3]何会#23425;,黄科.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27835;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20960;点思考[J].西南农业大#23398;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21-124.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