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挖掘诗歌中的研究性课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980 日期:2023-12-11 来源:论文网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22269;,吟诗作诗是历代文人的必修课,#19978;下五千年,洋洋上万卷的#35799;集成为了中国诗坛一道亮丽的风#26223;。可诗歌发展到现在,似乎已失#21435;了它的霸主地位,#23398;生不爱读诗,老师不喜讲诗。可#39640;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三册中都有不#23569;的诗词,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23398;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20204;的主观能动作用,#24102;领他们走进诗歌鉴#36175;的大门呢?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诗#27468;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20064;的几点体会,即怎#26679;挖掘诗歌中的研究性课题。
  一  同一作者#21516;一手法在不同作品#20013;的具体表现
  提起徐志#25705;,人们就会很自然的#24819;到他的《再别康桥》,那轻缓柔#21644;的节奏仍回旋在耳际,尤#20854;是读到“那河畔的#37329;柳,是夕阳中的新娘”#19968;句时,脑海中就会很自然的#28014;现出一幅奇异的图画:清清的河水#65292;宁静的堤岸,飘拂的#26611;条,金色的夕阳,有#19968;位多情的诗人久久地凝视着#36825;一切,那随风飘曳的柳条仿佛#25104;了披着霞光的娇美的新娘……
  在这里比喻#30340;新颖贴切,使语言的魅#21147;张扬到极致,由此,我#32852;想到了他的《沙扬娜拉》:
  最是那#19968;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30340;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22768;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24551;愁——
  沙#25196;娜拉!
  并要求学#29983;谈谈“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32670;”究竟美在何处?
#12288; 经过讨论,学生们认为:日本#22899;子的“温婉细腻、柔美多#24773;、娇羞妩媚”一如微#39118;中袅娜的水莲花,在#24418;似的同时,作者赋予了它女#24615;丰富细腻的情感,#20196;人浮想联翩。
  比喻在诗#35789;中的神奇作用通过这么一比较,#23601;让学生们看得更为#30495;切,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24471;以进一步发展。课余我#35201;求学生继续寻找,在徐志摩的其#20182;诗作中的那些典型的范例,#20511;此让他们懂得比喻是诗歌#30340;灵魂,而联想和想象则#26159;连接读者和作者心灵的纽带。
  二 同一题材#22312;不同作者笔下的不同表现
 #12288;高中语文第一册选录#20102;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著名篇章《#25105;愿意是急流》,那种为了爱甘愿#29306;牲自己付出一切的爱情誓言曾#22312;一代人心中深深地#25166;下了根,我们在电影《人到中#24180;》的男女主人公身上#33021;找到最好的注脚。
  #32780;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21021;,朦脓诗派的开路先锋舒婷女#22763;的《致橡树》、《神女峰》等一#32463;发表,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新时#20195;的女性不再满足于做“成功男人#32972;后的伟大女人”,她#20204;开始走出家庭,走#21521;社会,去追求自己的#20107;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平等真#25370;的爱情,她们吟唱着“不仅爱你伟#23736;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19979;的土地”、“与其在#24748;崖上展览千年,不如#22312;恋人的肩头痛哭一#22812;”,牢牢地牵住爱情的手。谁能说#33298;婷的诗歌没有给她们以深#28145;的震撼呢?
  借助这种同#39064;材比较的方式,我要求学#29983;将课文中的《死水》、《赞美》等#25918;在一起研究,看它们是如何以不同#30340;方式表达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的#65292;这样能更深刻地让学生了解诗#27468;意象的丰富性和诗歌主题的深#21051;性。
  三 同一作者同一时期#30340;作品放在一起比较
  中国人很讲#31350;“知人论世”,要深入地了解一个#20316;家,就有必要了解他所处的#26102;代及他的处世态度,#32780;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又往往会在他的#20316;品中不经意的流露出来,#21482;要细细品尝同一作家在#21516;一时期的作品就能看#20986;他在那一特定年代的思想轨迹。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东#26187;大诗人陶渊明辞官#24402;隐后的一系列作品,如《归#21435;来兮辞》、《归园田居》(其一)、《归园#30000;居》(其二)、《饮#37202;》(其五)等无不流露出作#32773;逃出牢笼的喜悦与洒脱。而在#20013;国文学史上真正堪称隐士高人的#24403;首推陶渊明,他的诗作也成了后#19990;文人纷纷仿效的对象。
  四 同一作者#19981;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36215;比较
#12288; 由于历史的原因,#26377;些作家经历了时代#30340;变乱,思想也日渐成熟,有目的地#21435;赏析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26356;深刻地了解作家的情感#21464;化,更好地去关注时#20195;的变迁,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作品#25152;反映的社会主题。
  李清照南#28193;以前的作品如《如梦#20196;》、《醉花阴》等,#35753;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热爱生活、富#26377;个性的才女形象;反观#22905;南渡以后的作品,如#12298;菩萨蛮》、《念奴娇》、#12298;声声慢》等无不流露出国破、家#20129;、夫死的种种苦难与不幸,让#25105;们看到了一个冷峻成熟的李#28165;照。
  同样我们不妨来审视#19968;下李煜被掳前与被掳#21518;的作品,他前期的作品多#20889;自己对宫廷豪华生活的迷#24651;,后期的作品如《#34398;美人》、《浪淘沙》#12289;《相见欢》等,则#35753;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哀怨#19982;痛楚。
  五 引进歌谣诠释#35799;歌的表现手法
  我#20204;讲《诗经》时,总不忘提它#30340;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20809;把概念教给学生,学生往#24448;不得要领,可一旦引进歌谣,却往#24448;能让学生豁然开朗。
  赋,#21363;前人所说的“直书其#20107;”、“体悟写志”,也就是铺陈开#26469;描写客观事物,并表示出作者#30340;态度。我们不妨先来欣#36175;王洛宾的那首《在那遥远#30340;地方》:“在那遥远的#22320;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36807;了她的毡房,都要回头留念#22320;张望……”就是很典型的“赋#8221;的方式。同样的类型#65292;我们还可以在《阿拉木#27735;》、《大阪城的姑娘》等优美#21160;人的歌曲中去进一步感受“赋”#30340;独特魅力。
  比,也就是打比#26041;,像《还珠格格》里的唱词“你#26159;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32469;天涯”,精妙的比喻,学生一听就#25026;。
 #12288;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25152;咏之辞也”,像《敖包相会》#37324;唱道“十五的月儿升上了天空哟#65292;为什么旁边没有云#24425;……只要哥哥你耐心的等待哟,#20320;心上的人儿将会跑过来哟#22079;。”先说“月儿旁边#27809;有云彩”,再引出翩翩少年身#36793;的心上人还没有出现#65292;如此一比较,“兴”的含义与作用#20415;一下子把握住了。
  古典诗词往#24448;离我们较远,而现#20195;歌谣却离我们较近#65292;也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喜爱,这#26679;以近知远,从自己喜爱的歌曲#30528;手,去诠释诗歌的表现手法#65292;能收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我#20204;又何乐而不为呢?
  #35799;歌鉴赏是一门艺术,若能以意逆#24535;,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25163;,以自己的心去解读作者“心#28789;的歌声” ,就一定能把握#20303;诗歌的精髓,感受#21040;诗歌经久不衰的艺#26415;魅力,从而步入诗#27468;鉴赏的艺术殿堂。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