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28799;烂文化的文明古国#65292;汉赋、唐诗、宋词、元曲#26159;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丽遗产#12290;在这些作品中隐含#20102;许多难以言传的世界观、人生观#21644;价值观的精深含义,给后人以#21551;迪,给后人以广阔#30340;思维空间,让我们去思考、去发挥#12289;去开拓。特别是我们#20013;小学课本中所选的那些作品,#37117;是古典诗词作品中的精华#12290;在教学过程中给予#27491;确的引导,会在学生#30340;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2290;
#12288;一、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助于树#31435;正确的人生观
#12288;哲学家弗兰克尔说#36807;:“文明社会是通#36807;人文科学来思考重大问题的。#8221;人文素质教育是语言教学#30340;重要内容,现代语言学的研#31350;告诉我们:语文本身不仅是一种#24037;具,还是人本身,是#20154;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22312;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65307;不仅是“器用”还是“道体”;#23427;满含主体情感,充满#20154;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35328;的基本属性。在这方面古典诗#35789;起着不容忽视的作#29992;;屈原的“路漫漫其修#36828;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0340;精神曾鼓舞多少炎黄#23376;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30495;理,革故鼎新;王勃的“海内存知#24049;,天涯若比邻”流露#30495;挚质朴的朋友之情成为#20154;们称道传颂的佳句;杜甫的“安#24471;广厦千万间,大庇天#19979;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对天下贫#33510;人的同情心和阔达的襟怀,使人感#35302;至深;孟郊的“谁言寸草心,#25253;得三春晖”,吟出了普通#32780;崇高的母爱,成为#21315;古绝唱;陆游的“最喜#23567;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65292;从心灵深处流出了诗#32705;对幼儿的舐犊之情;李清照的#822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27668;概和文天祥的“人#29983;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28009;然正气,曾激励多少#20013;华儿女面对淫威,威武不#23624;,视死如归。所有这些古诗词渗#36879;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29233;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教育学生#22312;当前信仰危机、道德#27814;丧、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持正#30830;的人生观、价值观,洁#36523;自爱,健康发展。
除此#20043;外,学习李白、杜甫的诗#27468;不但使他们了解作品反映的#31038;会内容,表达的思#24819;感情,讴歌爱国主#20041;等丰富内容;而且还可以领略到李#30333;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色彩和#26460;甫沉郁的创作风格。从而提#39640;学生的文学素养。#23398;习《石灰吟》、《咏煤碳》#65292;于谦的那甘洒热血、自我牺牲的#31934;神,在今天难道不能#28608;发学生的崇敬之情?#23398;习这些传统文化中#30340;瑰宝,可陶冶学生的#24773;操,提高学生的修养,让他们受#25945;于潜移默化之中,得#30410;于身心愉悦之时,对学#29983;的整体素质会产生积极的#24433;响。
#12288; 二、培养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24179;
“#35799;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30340;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21270;精神的集中体现。”(吴功正《#20013;国文学美学》)诗#27468;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30340;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29702;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35799;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欣#36175;到不同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27700;平:
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65292;真情才能铸真景,#30495;挚浓烈的感情来源于艺术家对现#23454;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是#31215;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24847;蕴的审美感情,古人说:“#27668;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24418;诸舞咏。”只有客观事物使作家#8220;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20041;,非长歌何以骋其#24773;。”(钟嵘《诗品#12299;)的时候才会有好诗诞生,李后主#30340;《虞美人》被词评论家王国维推#23815;备至。他说:“……后主#35789;,真所谓以血书者也。”#65288;王国维《人间词话》)“春#33457;秋月”,多么温馨和富有#35799;意的季节啊,但诗#20154;却丝毫无留恋之心,#8220;何时了”,怎么还不结#26463;呢!诗人之所以如此悲观和绝望是#22240;为南唐灭亡了,诗人不再#26159;南唐君主,而成了别#20154;的阶下囚。“雕栏玉砌”虽然#36824;在,但已物是人非,“问君能#26377;几多愁,恰似一江#26149;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19978;看这属于比喻,事实#19978;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34920;现吗?许多人喜爱李后主#30340;这首词,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30340;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12290;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12299;中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自然事物#65292;通过高度艺术概括组成一幅极其#20932;凉的清秋逆旅图,典型概#25324;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游子感伤#20043;情,诗人在“真”的基础上所#33719;得的体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24833;,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于是它#34987;称为“秋思之祖”#12290;
#24847;境美:“意境”即是#25351;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28342;与统一。王国维说:#8220;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21482;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24773;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27491;如朱光潜所说:“情景相生而#19988;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31216;情,这便是诗的境界”。①#22914;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19981;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20043;悠悠,独怆然而悌下#12290;”全诗直抒胸臆,一气呵成,动人#24515;魄,尽管诗人没有描写具体的人#20107;、景物,然而一个登高望#36828;、仕途失意、满怀悲愤之气的文#20154;形象不是跃起然纸上吗#65311;再联系诗题《登幽州台歌》苍茫#30340;大地,悠悠的天空,#39640;耸的幽州台,也不是#28165;晰可见吗?又如李煜抒发#20182;亡国之恨的词:
“林花谢了春#32418;,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12290;胭脂泪,留人醉,几#26102;重。自是人生长恨,#27700;长东。”
这首词,起句反复使#29992;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春#32418;,胭脂等颜色写;#27743;水如蓝,林花似火,正是#20154;生得意须尽欢的青春季节。世界的#28799;烂,似乎涵泳着未来的美丽和#36745;煌。然而春日的胜景总是苦#30701;,寒雨如抽,夜风如#20992;将春红和春红所象#24449;的一派浓情斫尽,春景锦缎似的#23481;颜一瞬间憔悴殆尽,美丽永#36828;如梦一样稍纵即逝,不#21487;把握。“太匆匆”用的叠字叠#38901;,韵调迂徐舒缓,犹如心#28789;深处沉重的叹息,透#38706;出一种彻骨生命的寒意#12290;这种利用美感的差异性和外物荣#26543;与心境哀乐的矛盾#65292;以乐景写哀,使作品中的情与景相#21453;相成。将亡国之恨烘托渲染得更加#24378;烈。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节#22863;美: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20048;性是最强的,黑格尔说:“#33267;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22240;为章节和韵是诗的#21407;始的唯一的愉悦感#23448;的芬芳气息,甚至比#25152;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词藻还更#20026;重要。”②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21644;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20154;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33410;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21160;和生活节奏的张驰#20915;定了诗的节奏。我国《诗#32463;》中所描写的“砍砍伐檀兮”正#26159;伐木的节奏,李白的《蜀道难》#8220;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19978;青天。”我们可以通过节#22863;起伏发现诗中所包含的起伏的感情#65292;《蜀道难》开头突兀沉雄#65292;显然表现的是见蜀道高#21361;的惊惧情绪。全篇节奏较慢,#36215;伏不平,通过节奏的变化给人们以#32654;的享受。至于李清照的《声#22768;慢》连用七对叠字“#23547;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24808;惨戚戚。”则更是千古绝唱,#23427;把诗歌的音乐性与诗人#30340;内在情感相融合,恰#21040;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24773;感的流动。这首词之#25152;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有#30528;动人的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22240;为这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恰#24403;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23396;独、空虚、悲苦、凄#20937;的精神状态。“寻#23547;觅觅”写词人的心情寂寞,似#26377;所失,茫然寻觅精神慰藉的心#29702;情态。而寻觅的结果呢?依然#26159;室空无人,一片冷清。“凄#20932;惨惨戚戚”进一步写诗人#24551;愁悲伤。因此从词的#22806;形来看,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38899;乐效果,而从词章#25152;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36825;短促而抑郁的声调传达的#27491;是词人凄凉悲苦的心绪,情景交#34701;,回味悠长。
三、发展形#35937;思维,提高想象力
诗是用#35821;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35937;的,因此,诗的语言凝炼#12289;生动、含蓄。如贾#23707;的《寻隐者不遇》#8220;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22312;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短短二#21313;个字,却有人物、有环#22659;、有情节,经过几问几答,诗人想#25214;到“隐者”的迫切心情和童子自然#20043;至的答话神态毕现于读者眼前,而#37027;位与青松、白云为伴,#20197;采药为乐的隐者的形象令人遐想不#24050;。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只用了两#2147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23467;粉黛无颜色。”不#20165;凝炼,而且给人以极其#40092;明的形象感。不论是抒情诗,还#26159;叙事诗,诗人总是凭借诗歌#20013;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如#21476;诗词中的“菊”、“松”、“春花#8221;、“明月”等根据诗#20013;的形象,依靠自己的生#27963;感知和想象力去体味其中的#24773;感。黑格尔说:“如果说到本#39046;,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35937;。”(《美学》)高尔基也说:“#33402;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艺术家的#24819;象应该是飞腾的,跳跃的#12290;诗人王维的诗,正如苏轼所说的那#26679;,确实是“诗中有画,画中#26377;诗。”“江流天地外#65292;山色有无中。”展现了一幅气势#30917;礴,造化自然的山#27700;画卷。在这里,诗#20154;的想象是飞腾的,一个“#22806;”字,把这一巨幅画卷的空间拉#21521;了无限的远方,创造了一个“黄#27827;之水天上来”、“惟#35265;长江天际流”的画境;而山色的#37027;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情景,又#39047;有点象印象画派的描绘,从郁郁葱#33905;的朦胧山色中给人产生一种身临#20854;境而又超然物外的感觉。“#22823;漠孤烟直,长河落#26085;圆”。短短十个字紧紧抓住事物#30340;形象特征,跃然纸上#30340;是一派莽莽平沙、#27978;水斜阳的塞外风光。这种诗#24773;画意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联想和#20877;创造余地。总之,依据诗中的#24418;象,通过想象我们也就能在#26377;限的篇幅里领略到无限宽广的艺#26415;内容。
中国#21476;典诗词满纸留香,让#20154;回味无穷,以上这三个方面#26159;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65292;在欣赏诗词时带给我们的有#26102;是一种只可意会不#21487;言传的境界。但是通过学习我们从#20013;可以领略到某种新鲜的思绪,特#21035;的体验,获得了某种微妙的感#35302;,进入了某种悠远的意境。觉得#21535;诵起来嘴里是香的,抚摸起来手上#26159;香的,嗅一嗅空气是香的,这#20123;香气不会随着书籍印制,#23681;月的长久而消失,相反,它历#20037;弥新,经过了时间的消磨,更#21152;清纯,更加醇厚。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