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65306;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首先#35201;确立两个新的语文教学观,#21363;:一是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65292;二是变课本语文为生活语文。在#36825;样的语文大世界中,学生的#24773;感、态度、价值观才可得到充分体#29616;,他们的喜、怒、哀、乐#36825;情意经常充溢于学生心中,实现了#35748;知与情意的统一,同#26102;也培养了学生乐观的#29983;活态度、求实的科#23398;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20174;而激发学生对真善#32654;的追求。
关键词:#35838;程改革 理性语文 生活语文 人文性 工具性)
课#31243;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32780;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26159;教学。在新的课程#25913;革理念下,作为基#30784;教育的中学语文应#22312;反思传统,审视现实#30340;基础上,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这#26159;真正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必然选#25321;和基本保证。
就目前我地区初中#35821;文教学的现状,谈如下两个观#28857;:
一、#21464;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全#26085;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3454;验稿)》中关于语#25991;课程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6530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20855;,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529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25991;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20035;至当今一些语文教师乃把语文仅#20165;看作“工具”,习惯于以教师为#20013;心的“物本”教育,重视对#35821;文的肢解分析,爱好从主题思想、#27573;落大意、写作特点到课后练习,#23383;、词、句、篇、语修逻文全#26041;位“拉网式”的教育,使#25991;科教学“理科化”,致使复#26434;的文化内容变成简#21333;划一的结论,这种非#24863;情、非人文教育造成学#29983;厌学的情况比较普遍#65292;语文老师受欢迎的并不#22312;多数。确认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30528;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35299;和运用祖国语文的#33021;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25991;化。相对自然而言的广义的“文化#8221;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22810;维概念,学生接触到的#35821;文都是文化的载体#65292;怎样尽快从过去或当前单#32431;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中#35299;脱出来步入人文教育,#24182;达到工具性和人文#24615;的和谐统一呢?
一是弄清“工具#24615;”和“人文性”的概念和二者之间#30340;关系。我认为,可#20197;这样粗略理解:工具性告#35785;我们“是什么”,人文性#21017;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36753;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30683;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65292;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21487;能造就“立体”的人#65292;高素质的人。
二是要全面关#27880;学生的发展。目前#19990;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无#19968;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23637;,指向以能力和个#24615;为核心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能力,#19968;般包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21147;、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0998;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33021;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33021;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所说的个#24615;,一般是指:自信#12289;进取、诚实、正直、认真、踏实#65307;坚强、勇敢、严谨、求实、#23485;厚、谦虚、关心、合作、乐观#12289;奉献、批判、创新等良好个#24615;品质,这也是一个人美好的#36947;德品质,是人性中淳朴善良的#21697;德,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不#20165;仅是引导学生学到知识,#25552;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这其#20013;让学生体悟到如何做人,如#20309;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甚至是完#32654;的人。如果学生能从能#21147;的发展中学到做人的#36947;理,那他们必定是受益终生#30340;。
三是#32473;学生提供一个提升人文品位#30340;环境,需从三方面入手:
第#19968;,发挥教师本人的人#26684;力量。教师自身要有#39640;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30340;学识,以及博大的胸怀#65292;以此来影响学生。
第二,备课#26102;,要充分备学生,#28145;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65292;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为#20154;文内容的多维性,会在不同的大脑#37324;产生不同的反应,这#26159;正常的。正如:一千个人读《#21704;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25945;学目标的设计上也必#39035;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20840;面发展着想,到学#29983;中间去,了解他们的需#27714;。
#12288;第三,把握好课堂教学这#19968;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教#24072;应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23637;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12289;探究的学习方式。教#24072;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不#24799;命是从,建立起民#20027;、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语#25991;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30001;、民主、尊重、信任#12289;友善、理解、宽容、#20146;情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38829;策、鼓舞、感化、#21484;唤、指导和建议下,#24418;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20307;验。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变#35838;本语文为生活语文
长期#20197;来,语文课本一直作为教学#27963;动的主要媒介,是学#29983;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65292;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25454;。“以纲为纲,以本为本”#19968;度成为教学和评价的标#20934;尺度。这种对教材的顶礼膜#25308;,最终导致学生总是生活在书#26412;和现实的双重世界#20043;中。其实,现实世界是#35821;文的丰富源泉,中学#29983;学习的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26159;学生“自己的语文”。课#26412;中的语文也只应是生活语文#30340;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29992;。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20204;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27963;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25991;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21488;。它只是在喻示,任何现实的、有#24847;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学生#29983;活的素材,都可成为#23398;生语文学习的内容,都#20855;有鲜明的教育意义。#25152;以说,语文学习的外#24310;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在#23454;际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20174;课本走进生活呢?语文课标“施实#37096;分”的“教学建议”#20013;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23454;践性和综合性”。为实#29616;其要求,教师应沟#36890;课堂内外,充分利#29992;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23637;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20064;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36341;的机会。可增设“#35821;文大世界”这一语文校本#35838;程。可根据学生需求设置#35838;时,或每周一节,或每#26376;一天。其课程内容来自#22270;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32593;络,来自本地区的自然#12289;人文、社会等课程#36164;源。其课程形式可以归结为:
#65288;一)专题研究:可#25630;“专家工程”。在初中#19977;个年级中广泛进行此项#24037;程,涉及的范围很广,#30740;究的领域很大。根据本地区、本校#12289;本乡镇可确定如下专题:“玉#30000;的动植物”、“玉田#21439;城的规划”、“玉田#30340;社会治安调查”、“××村的经#27982;收入”、“×村民的学历状况#8221;、“××村老年人状况#8221;、“玉田环保调研”……
(二)语文#27963;动:可定期搞,如:故事会、#36187;诗会、演讲会、读#20070;报告会、作品欣赏研讨会(名#23478;名篇或学生自己的成功之作)等#35821;文活动。
(三)组建文学#31038;团和语文专题组:如先锋社团#12289;时事报道社、散文诗社、#35821;文板报组、广播宣传组#12289;图书互助组、影视评论组,这些组#32455;为好爱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21644;交流的场所,为语文教学开辟#19968;片广阔的天地。
在语#25991;大世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20215;值观都可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21916;、怒、哀、乐这情意经常#20805;溢于学生心中,实现了认知与情意#30340;统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乐观的#29983;活态度、求实的科#23398;态度、宽容的人生态#24230;,从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步入人文,走进生活——谈新课程中语文教学观的转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