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通过精炼#12289;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36896;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28145;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21453;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24605;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26395;的文学体裁。而现代#35799;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25918;,其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套,#19981;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35799;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30340;节奏。因此,现代诗歌的教学应#20174;语言、感情、意境等三大方#38754;入手。
一、#35829;读,品味节奏美
文#23398;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21487;以说是语言艺术的尖端。#29616;代诗歌的语言也常讲究精炼#12289;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23398;过程中,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29983;朗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35328;,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65292;领会诗的意境。朗读现代诗歌可分#19977;步走:
一1)初读#65292;读准字音和节奏。#35201;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12290;发音方面,要吐字清晰,准#30830;有力,分清四声;在体现#35799;的节奏和韵律方面,#24212;根据诗歌的内容和#24863;情表达的需要,运用#22909;重音和停顿。朗读也和说#35805;一样,不能一口气说完#65292;中间要有适当的停顿,#19968;方面是朗读的人需要#25442;口气,另一方面听的人#38656;要想一想,记一记,所以要有短#26242;的间歇停顿。现代诗歌又有它#30340;特点,有的三个字一#20572;顿,有的两个字一停#39039;不等,显得节奏感特别强。如郭沫#33509;《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34903;——灯——明了”,停顿#23601;是错的,因为诗句的愿意是指一#29289;——街灯,而不是指街和灯#20004;件事物,所以节奏停#39039;和重音应为:远远的——街灯—#8212;明了。停顿时还要注意一般把停#39039;前的一个字的读音拉长一点。至于#26102;间的长短,则根据整首诗#30340;节奏和意思而定,#20570;到“声断意不断,语断情不断#8221;,犹如书法行书中#30340;“笔断意连”。初读#26102;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32452;合,好、中、差搭配,学生可以#22235;、五人作一组,互相读给组员听,#32452;员之间互相点评,互#30456;纠正,读准字音和#33410;奏,达到共同进步。实践证明,放#24320;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65292;这是完全可能的事,学生的#28508;能只要挖掘出来,那是很巨大#30340;。
(二)情读#12290;即有表情地朗读,以体会现代诗#27468;的情感节奏,要求学生在朗读#36807;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24863;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35843;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因此,教#24072;要注意引导学生掌#25569;好声音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重音#36866;当增强其音量,要自然有力,恰#21040;好处,不要拖腔拉调#65292;矫揉造作。突发的大声和#21050;耳的语调会破坏朗读的#25928;果。如贺敬之的《回延#23433;》中“杜甫川唱来柳林铺#23376;笑/红旗飘飘把手。/白肚子手#24062;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12290;/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22312;亲人怀。/”这些都充分表达作者#28608;动、喜悦的心情,感情应是激#26114;强烈,一泻千里。读时节奏应快,#35821;调显得昂扬向上。#21448;如《桂林山水歌》中“#25307;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8212;—伏波山下还环洞,宝珠久叩门声#8230;…”浮现在眼前的仿佛就是#36947;不尽的沧桑历史,表达作者面对#32769;人山发出了对祖国漫长历史中的#24863;慨,读时节奏应舒缓,语调低沉#65292;好似“历史在这里沉思”,犹如山#38388;潺潺溪流,在娓娓倾述……情读,#21487;在小组初读的基础上进#34892;,让每个组员按自己的理解#21644;体验去朗读诗歌,每个小组#20877;推选出一位代表参加组#19982;组之间的朗读比赛#65292;全班同学一起来评价,选取出最佳#26391;读选手。这个环节要尽#21487;能地挖掘学生对诗歌的#29420;特感受和体验,多#40723;励和表扬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2290;
(三)复读。即反#22797;朗读,体会诗歌节#22863;展示的美感。这就要求把#25569;好轻重感、韵律感#65292;把作者所要强调交代的情#24863;重音读出来,例如#12298;桂林山水歌》开头写道的:
云中的神啊,雾中#30340;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23665;!
情一样深啊#65292;梦一样美,
#22914;情似梦漓江的水!
通过反复#26391;读,学生可以从“#31070;”、“仙”、“情#8221;、“梦”等字眼感受到桂林秀丽山#27700;的个性:神姿仙态,如情#20284;梦,迷离奇妙,妙不可言。#31070;仙谁都没有见过,但云雾中影影#32496;绰出现的仙女形象,#21796;起了人们那种捉摸不定的美感#65292;而情和梦也是不确定#30340;,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65292;就可以去想象那最深沉的情爱和#26368;美丽的梦境,从风姿#32496;约的桂林山水图中,体会作者热#29233;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读出语言美#30340;感受。当然,朗读#30340;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学生个#21035;读,可几人学习小组读、#21487;全班齐读,可分角色读等#31561;,还可以让学生选自己最#21916;欢的一节或几节来读,读出情感#65292;读出韵味。通过多层次#12289;多形式朗读,让学生深刻地#20307;会诗歌所具有的韵#24459;美、节奏美。而朗读又培养了学生#23545;母语的语感,对诗歌的感#24735;,学生从中受到熏#38518;,从而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25805;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0197;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31215;极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20877;趁热打铁将学生引向#26356;高的鉴赏层次。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品清,挖掘感#24773;美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27468;,诗歌的感情包含#22312;字里行间,体会诗歌的感情可以#20174;词语的感情色彩入手,抓住关键词#35821;(即“诗眼”)所蕴含的丰富感情#65292;比较各种不同句式表达感情的#19981;同效果,就可以挖#25496;出感情之“泉”。例如贺敬#20043;的《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25918;/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20010;“抓”字,一个“贴”字,鲜明#22320;道出诗人对延安的深情,“#19981;放”和“紧紧”两个词则进#19968;步把这种感情推向更高的境地,表#29616;诗人对延安的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12290;
此外#65292;体会现代诗歌的感情还#21487;能从分析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21644;所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入手#12290;诗歌的抒情方式基本上有#20004;种:一是直抒胸臆,二是#20511;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往#24448;是通过选取生活中典#22411;的景物,最激动人心的#26102;刻或场面,凭借具体鲜明的形象来#25234;发感情(情思)的。如艾青的#12298;礁石》就是借“礁石巍然#25402;立”的形象,暗示了诗人#23545;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26292;力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赞#39042;。
三、司境,体#20250;决境美
意境包括“意#8221;和“境”两个方面#65292;“意”即“志”,也就是诗中#34920;达的思想感情。“#22659;”即形象,也就是诗中描绘#30340;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两者结#21512;,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它既#21253;含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包#25324;了形象中蕴含的发人深#24605;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12290;因此,意境就是作#21697;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22659;界,是作家的思想感#24773;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26524;。如余光中的《乡愁》,读这首#35799;时,读者就能从一枚#23567;小的邮票、一张窄窄#30340;船票、一方矮矮的#22367;墓、一弯浅浅的海峡等联想到那#20221;浓浓的思乡之情,那对祖国的#28145;深的眷恋,以及对两岸#32479;一寄予的热切的期盼。#36825;便是诗中具体可感的形象邮#31080;、船票、坟墓、海峡其特征去感悟#35799;的意境,进入诗的意境,#20351;诗中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24773;我恰当的评价,这是一个养分的环#33410;。首先,引导学生#36827;入意境可以通过创造诗歌教#23398;的课堂气氛或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21644;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35937;,或者运用生动的语言#25551;述诗歌的内容等等。#32463;上这些环节以往都是由教师来进#34892;,其实完全可以由#23398;生来操作。尤其是现在信#24687;技术已引进课堂,有些可以让一部#20998;有能力的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25110;学生的理解)去制作成相应的课#20214;(包括描述诗歌的内容),再由#25945;师运用到课堂上,这样对学#29983;的吸引力会更大,那些作了#35885;件的学生有一种荣誉感、#25104;功感,而另外一部分的#23398;生则充满了好奇和渴望,#20174;而能更好的、更深的#12289;更高的、更有效的激发出他们学习#30340;热情。如《天上的街市》这道诗#65292;教学时可展示诗中想象天街#19978;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65292;提着灯笼在闲游的画面(#25110;投影展示,或录像展示,或#31616;笔画勾勒,或多媒体课件展#31034;),同时,教师(或学生)作#30456;应的解说,然后让学生闭目遐想,#21435;想象天街上自由、幸福、美好#30340;生活。其次,感悟诗#30340;意境时,可以通过推敲语#35328;,琢磨构思,研究修辞手#27861;等,来认识诗中所创造的形#35937;的意义及审美价值。推敲语#35328;要善于抓住“诗眼”#65292;即养分的词语,了解其丰富的含#20041;,不仅了解字面上意义,还要了#35299;字里的内在含义,即所#35859;“言外之意”。在琢磨#35799;的构思上,要了解#35799;人凭借什么事物或表现#25163;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34920;达自己的理想、愿#26395;。如《天上的街市》作者#24819;象天上有美丽的街#24066;,街市上有世上没有的珍奇,天街#19978;的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12289;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和传说中#30340;牛郎织女的故事是迥然同的#65292;而作者正是通过大胆的艺术#24819;象,把牛郎织女这个古#32769;的民间故事进行了根本改造,使#29275;郎织女成为自由、#24184;福的化身,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天#19978;乐园,从而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29983;活的理想和愿望。诗中#29275;郎织女的形象塑造起到#20102;积极的意义。教师#22312;教学当中可让学生反复诵读#65292;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35752;论,通过讨论—总结—再#24635;结,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这个环#33410;,教师要放开学生的手#33050;,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有#26102;教师稍作点拔即可#65292;一般来说都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2290;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诵读、品情、悟境——浅谈现代诗歌的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