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现代科技发展#65292;重视吸收新的知识
化学的发#23637;除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具有#37325;要的理论意义外,还与国民经#27982;、人类生活及社会#30340;进展有着非 常密切#30340;关系。在面向21世纪#30340;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21161;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20892;业、衣着、环保、医疗#12289;交 通等#29983;产和生活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21183;决定了化学在新的科学技#26415;革命中具有十分重要#30340;地位,其中突出 的是化学与材料科学、能源#12289;环保科学、生命科学、#20892;业生产等的联系。所以#21270;学教育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65292; 就应#35813;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这#20123;新的知识引进教材,纳#20837;教学体系。
#26448;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37325;要标志,新材料的发明#21644;利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非常重大。#22914;果没有半导体材 料的#24037;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30446;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现代化的高#28201;、高强度结构材料就没#26377;今天的宇航工业, #27809;有低损耗的光导纤维就#27809;有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光#36890;讯……凡此种种说明新材料是新兴#25216;术的基础,是高新 技术的突破口。新教材用一定#30340;篇幅以必学、选学、阅读或资料#30340;形式编入了这方面的有关知识。#22914;在“硅” (第#20108;册第七章)中增加了“新型#26080;机非金属材料”,向我们展示#20102;高温结构陶瓷、半#23548;体陶瓷、光导纤维等 材料的性能和它#20204;在现代原子能工业、半导体#24037;业、激光、电子、航天等科技领#22495;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21450;今 后的研制方向。随#30528;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24050;从传统的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26009;及合金材料发展为#21253; 括稀土金#23646;、贮氢金属、金属结构材#26009;等在内的金属材料体系#12290;为使中师生了解这一发展,教材#22312;“几种重要 的金属#8221;(第二册第九章)中编入了#8220;新型的金属材料”#20316;为选学内容。原有教材对#26377;机高分子材料的介绍只 限于#20256;统的塑料、合成橡胶#12289;合成纤维三大类,而事实上高分子#26448;料种类的增多和产量的增长远远#36229;过无机材 料。所以对新型的有机#39640;分子材料进行适当介绍,对于开阔#23398;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是很有#24517;要的。教材在第二 册第十#20108;章中选编了光敏性、导电性、#29983;物活性等高分子材料。为体现化#23398;学科特点,对这些功能高分#23376;材料 的性能和用途#30340;叙述主要突出了与#21270;学的关系,如用感光树脂#21360;刷制版来实现印刷工业#30340;完全自动化,利用高 分子膜淡化海水等。
能源是#32500;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发#23637;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20197;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 有充足#30340;能源。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常#35268;能源已无法满足需要,人#31867;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一方面#35201;想方设法 提高常规#33021;源的使用效率,另外#35201;积极探索和开发新型#33021;源。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65292;化学学科发挥了巨大的 优势。教材在“烃”(第二册第#21313;章)中编入了“新能源的开#21457;和展望”简要介绍#20102;太阳能、核能、生物能、 海洋能、氢能等几种#26032;型能源的基本知识及其#21457;展情况。配合“原电池及其应#29992;”教材在阅读中介绍了几种新 型化学电池#30340;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65292;生产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24179;持续提高的过程中,环境保护#24050;成为当前和未来一项 全球性的重大#35838;题,保护和改善生产与生态环#22659;,防治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是我国#30340;一项重要国策。化学与环 境有着密切#32852;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27745;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25945;材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中有机 地渗透了#26377;关环境知识。如在氧族元素中增加#20102;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减少和恶化#23545;人类、对环境的危#23475;等内 容;#32467;合硫的氧化物的性质,教材叙述了#37240;雨的形成及危害;在氮族#20803;素中,分析了氮氧化物#20316;为大气的主要 污染物的来#28304;、危害及其防治;在石油和煤一节#20013;教材指出了燃煤造成的#27745;染、“三废”对大气、土壤#12289;水域 的污染方式#65292;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造成#30340;危害。在“环境保护”#65288;第一册第四章)一节中,教材比较#20840; 面地介绍了环境污染#30340;主要方面:大气污染、土壤污染、#27700;碱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物、#25918;射性、噪声等污 #26579;及其防治的重要措#26045;。以使学生了解环境#21644;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35782;到环境污染的严重#24615;,环境保护和 环境#25913;造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增强#20102;学生的环保意识。
此外,教材#36824;充分挖掘当今科学#21069;沿新研究项目所包含着的#22522;本知识和基本理论#65292;使中师生逐步学会用已 经掌握的知识和概念去接近#21644;理解前沿科学的新发现。如教#26448;在叙述碳的同素异形体时#24341;进了C[,60],#25945;材还 #22312;选学中编入了化学元素与人#20307;的关系、8 千#19975;年以前的琥珀化石中#30340;空气成份与现代空气成分的#21306;别等知识 ,以期使中师化学教#26448;更具时代感。
二、适应培养现代人#25165; 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渗#36879;
自然界本#36523;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整体,我#20204;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能源、材料#12289;生态环境等很难把它们#32477;对 归属于#26576;一学科领域,因为它们都#26159;综合性问题。各传统#30340;分科课程,长期以#26469;已形成了体系的完整性#21644;逻辑 的严密性,#26377;它们不少的优点。但由#20110;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25925;不易使学生从知识整体与#32852;系中来理解 和掌握知识,而易与现实脱#33410;,不利于学生把学习与认识世#30028;和改造世界的实际需#35201;结合起来。
为适应培养现#20195;化人才的需要,教材在叙述新增加#30340;材料、能源。环境等知识时#65292;注意了与其它学科#30340;交 叉。在介#32461;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12289;超导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时结合了#19968;些物理学知识,在彩#33394;摄影中用到了加 色法成色原理和减色#27861;成色原理;在石英#26230;体的重要用途中提到了压电效应#31561;;在叙述呼吸作用、固氮、酶以 及三大营养#29289;质时联系了有关生物#23398;知识。
中师化学#25945;材在保持自身的知识结构#30340;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36824;注意了与初中化学和小学自然#30340; 纵向联系。如初中#21270;学是中师化学教学的基础#65292;小学自然中的很多知识如#31354;气、氧气、二氧化碳、溶液等都是 初中化#23398;的内容。但仅靠初中化学的#23398;习,学生将来难以#32988;任小学自然的教学,特别#22256;难的是不能独立完#25104;有 关实验的教#23398;任务。所以教材通过有关#23454;验习题和选做实验与初中化学#21512;理衔接。在系统元#32032;化合物知识的某 些章节中,通过选#23398;、阅读、资料以及讨论#39064;对小学自然的有关教学进行深入#23398;习和研究,使中师化学教#23398;内 容和教#23398;方法能适应小学自然教学改#38761;的需要。
三、着眼提#39640;全面素质 落实各项能#21147;训练
中#24072;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考虑#36866;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和#22521;养高层次小学教师#30340;需要,为了体现 师范教育的这#19968;特点,新教材具体确定了#20197;下能力训练的要点。 #36716;贴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30830;地认识事物的能力#12290;细致、正确的观察可以使#23398;生获得完整、全面的感 性知识,它是记#24518;、表达的基础和前#25552;。
中师化学教材#27880;意培养学生浓厚的#35266;察兴趣,使学生养成乐于#35266;察、自觉观察的习惯。如教#26448;的序言从一 开始就教#32946;学生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30340;需要结合起来,要研究小学生可能#25552;出哪些与化学有关的问#39064;?要重视 激发#23567;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在#20840;书中,配合教学内容的一#20123;演示实验不少饶有#36259;味,如“焰色反应”#12289;“蔗 糖碳#21270;”、“彩色喷泉”、“点火成蛇#8221;、“火箭”等这对于深化#25945;学内容,激发学生的#35266;察兴趣是十分必要 的。
研究化学是以#23454;验为基础的,教材#20849;安排了87个演示实验#65292;25个学生实验,18个课外#23454;验与制作。在这些 实验#25945;学的过程中,有着#20016;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24341;导学生熟悉观察的原则、掌握观#23519;的方法。如对于 气#20307;的制取实验,教材注意了教会学生#35266;察的顺序;对于某些#27604;较复杂的有机反应#23454;验,教材指出了观察的重 点;对于诸如#8220;钠和水反应”,“氨#27668;易溶于水的反应”等实#39564;,教材要求学生全面观察现#35937;;对于浓、硫酸 #19982;铜的反应,浓、稀硝#37240;与铜的反应等实验,教材引导学生#23545;现象进行对比观察。
教#26448;还通过习题要求学生对周围生活和#33258;然现象进行广泛的观察,如要求学#29983;课后观察家庭中养金鱼的水 是如何进行简易处理的?#29983;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有哪些腐蚀现#35937;及常用于钢铁制品的防腐#34432;方法。
在观察知识条目中出现了“空白#8221;,这些“空白”主要是让学生通#36807;观察实验现象后归#32435;填写的。
2.培养学生的思#32500;能力
思维能#21147;是智力活动的核心,#33391;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发#23637;学生的联想能力和#30693;识迁移能力,开拓#23398;生的思 路,加深学生#23545;所学知识的理解和#35760;忆。
中师化学#25945;材中包含了辩证唯物#20027;义观点的丰富内容和我国化学#21270;工的伟大成就,这#23601;要求我们对学生进 行辩证唯物主义#19990;界观和热爱社会主义#31062;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为#31038;会主义现代化的献身#31934;神,培养他 们#22312;顽强、自觉的学习中#24418;成积极思维的意识。
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中师化#23398;教材保持了相对完整、#29420;立的知识结构体系。#22914;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23433;排 上,保持了适当#30340;知识面,侧重于介#32461;各族中的重要元素及其化#21512;物的知识,突出了物质结构、元#32032;周期律、 #21270;学平衡、电离、氧化还原等#22522;础理论对学习元素#21270;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理#35299;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 关系以及元素在周#26399;表中的位置三者的关系,#20174;周期律的角度介绍相关的#29289;质的共性及其变化规律。对#26576;一具 体物质#65292;教材是以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为重#28857;,以此带动物质的制取、用途等#30693;识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从各#31181; 元素,各族#20803;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通过#20998;析、综合、比较、概#25324;、判断、推理等过程发展思维能#21147;。
教材适#26102;介绍了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改革#65292;以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它们的#27491;确性和绝对意义的内涵的同#26102; ,认#35782;到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及其相对#24847;义,进而诱发学生的科学思维#33021;力。如在原子结构中#65292;教材简介了 从汤姆逊的“葡#33796;干蛋糕”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21407;子有核模型→玻尔的旧量子#21270;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 型的发展这一系列人#31867;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12290;
教材#36824;在每章小结中引导学生对#19968;章的知识联线成网#24402;纳知识链,通过精编与各类#30693;识联系较密切的习题 训练学生思维的逻#36753;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30340;动手能力
根据大纲规定,中师生不仅#35201;会作实验还要求会自#21046;简易教具和利用代用品,会指#23548;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 #65292;这就必须要求具备较#24378;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22521;养和提高教材是从#20197;下几方面落实到实处的:
一是增加动手实验的#26426;会。化学实验和制#20316;具有很强的技能性,没有反复多#27425;,认认真真的严格训练#26159;难 以达到要求的#12290;所以教材在确定必修课教学内#23481;时,充分注意了实验的比#20363;。如讲授课时与演示实#39564;个数之比 为3∶1.84,大于现行高#20013;化学教材中的3∶1.02;学生分组#23454;验的课时占总课时的19.2%,大于原中师化#23398;教 材中的17.9%#65292;更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20013;的12.5%。
#20108;是确保实验内容的#22810;样性。仅以学生实验为例,教材中#23433;排了基本操作训练;元素化合物知#35782;的验证性 实验#65307;与小学自然教学内#23481;有关的实验习题;体现实验教学#28789;活性的选做实验;旨在#36827;一步培养动手能力,鼓 励课外研究和提高的#35838;外实验与制作。
#19977;是强调实验和制作设计的应用性。#25945;材中的实验内容具#26377;明显的应用性,特别是在小#23398;自然教学和课外 活动中的应用(如#31895;盐的提纯、空气成#20998;的测定、氧气的制取和性#36136;,自制蒸馏水,自制教#20855;),在生活中的 应#29992;(如配制消毒液,自制甜酒酿、#21270;学刻字、自制雪花膏等#65289;。
为了使学生动手#33021;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大纲强#35843;了实验考查的必要性,教材中编排#30340;有关实验习题 可供教师在实验考查时#36873;用。
4.培养学生的表#36798;能力
培#20859;语言表达能力是素#36136;教育的任务之一,提高#20840;民族的口语素质是现代#21270;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22909;的 语言表达能力#26159;合格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37096;分。大量事实说明,在掌握了#19968;定的学科知识,一定的教 育理论水平的条件#19979;,教育、教学效果在#24456;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30340;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65292;为此提高和培养师#33539;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6159;中师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教材上、下册设置#20102;多处讨论、资料、选学#31561;栏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练习、#32452;织讨论、讲述化学史料 等方式和#36884;径培养、训练学生的#34920;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3258;学能力是学生综合能#21147;的体现,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65292;文盲不再是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65292;而是没有自 学能力的人。由于#23398;习时间有限,学习门#31867;偏多,所以中师生在校#23398;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有#20102;较强的自学能力 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工#20316;中继续学习提高,以便创造#24615;地完成教学任务。
#20026;落实培养自学能力#30340;训练,教材在内容的#32534;辑上重视了知识的#36923;辑顺序与学生生理、#24515;理发展状况及认 知规律的有机结合,使教材本#36523;具有利于学生自学的#29305;点。教材的编写形式生动#27963;泼、图文并茂,设置#30340;学生 学习活动栏目#22810;样,这些均为学生创设#20102;强烈的自学条件。教材#32534;配的习题也考虑到有利于#22521;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如向学生推荐#31185;普读物,要求学生通过学习#25910;集有关资料,练习编写小学自然#35838;教案等等。
师范教育不#20165;要形成学力,也要塑造现代化的#20154;格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23637;。为此化学教材在强化政 治思想教育,对师#33539;生进行科学意识、科学#31934;神、科学态度方面的教育#20063;作了探讨。
综上所述,新的中师化#23398;教学内容方面充实#20102;相当比例的现代化因素#65292;这是中师化学课程改革的重大#36716;折 。让我们在深刻领#20250;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65292;认真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65292;使中师化学教学改革跨上 一个新台阶.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