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性及方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489 日期:2023-12-06 来源:论文网

在漫#38271;的绘画史中,人们借助解剖学,#29289;理学的色谱规律等知识#65292;已经把绘画中的写实性发展得#28107;漓尽致 。随后,人们又发现#33258;己同时也失去了一#20123;人类原本的情感和意识,于是绘画#20013;出现了现代派。现#20195;派画家不 满足于#23545;客观的写实性描绘,扬弃纯写实#24615;,追求直觉和潜意识活动,把人的#20869;心的情感、情绪通过外#22312;的形 象、符号,用不#21516;于前人、不同于别人的方法#36827;行描画和表现。儿童由于不受现实#32463;验的约束,也未形成固定 的思维模式,#20182;们在绘画中常常画出与人#20204;主观认识相反的形象,恰#22909;与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手法#26377;着相似之处 ,发人深#37266;,令人喜爱。但他们#30340;这种表现通常有两种#32467;果:一种是自生自#28781;,原因是受到了客观世#30028;的异化 ,潜意识#30340;萌动渐渐地消失了。另一#31181;则受到外界对绘画作品像不像标准#30340;指责,自我受到挫伤,#28176;渐地重新 受到客观#29289;象的束缚,原有的主观感受也荡然#26080;存了。这是非常遗憾的。
  实际上#20799;童的这种自我表现意识是#38750;常可贵的。它可以帮助儿童#35748;识自我,追求和实现#33258;我价值。这种可 贵的自信力将为儿童的心智发#23637;奠定良好基础,使他们#22312;竞争的社会中得以生#23384;。美术教学中引入表现性美术 教学思想便可帮助儿#31461;发展自主意识,充分调动#20182;们的情感情绪,投#20837;美术活动,表现性美术教学#24341;导儿童在 绘#30011;活动中以客观物体为引体,充分发#25381;主观想象,并不断将#20854;补充扩大,从而达#21040;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展儿 童自我意识和培育完#21892;健全人格的目标。
一 传统美术教#23398;与表现性美术教学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写#23454;性的绘画造型能力。以专业美术#20154;员的造型能力为目标进行的课程#35774;计,对观察 和表现#37117;设定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25569;比例、透视、体积、明暗、构#22270;、质感、色彩等造型艺术的#22522;本 知识,还要#20570;到能准确真实地描绘#35266;察对象。这种教学方#27861;作为职业美术教育#26080;可非议,它对造型#33021;力的要求 也是美术教育#20013;必须要考虑的。但如#26524;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把它移植#21040;儿童美术教育上,则往#24448;达不到预 期的结果。其中造型技能技巧#30340;难度,是理解力还不强的儿童,#29305;别是低龄儿童难以#36798;到的。它容易把儿童已 有的艺术直觉,潜意识的艺#26415;创作活动压制下去,使儿童的艺#26415;思维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中。
  以#32032;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思#24819;,把儿童美术教育看作是#38024;对全体儿童的基础教#32946;。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员 ,而是提高受教育者#30340;审美素质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30340;艺术性思维和最基本的美#26415;造型能力。表现性美术教 学较好地体现了素质#25945;育的这一宗旨。其原则是#20511;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21463;。表现性美术教学摆脱了单#32431;传 授造型技#33021;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写实性#30340;写生教学,它在教学中提#20513;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在写#29983;作业中,它要 求学#29983;不仅仅要观察事物的外在#24418;象而且能联想到与观察对象相关联#30340;其它事物及自己与观察对象之间#30340;某种 联系并把#23427;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它鼓励学生在#35266;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65292;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将观 察视点扩展,#36827;行超现实的表现。学生#22312;创作式的写生作业中#23398;习基本的造型技能。这种教学#26041;法,充分发挥 了学生#30340;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30340;艺术冲动,培养了审美#33021;力。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24049;的艺术感受 ,使每#20010;学生都能自由地表达#20182;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这种方法还可#20197;用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从而#20351;儿童审 美意识和审#32654;水平得以发展。儿童在#36825;些活动中确立了自信心,这些活动#20013;没有失败者,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 中充分展现#33258;己的艺术感受。表现#24615;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审#32654;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26368;基本的造型能力 。具备了这#20123;品质的学生,无论将来#20182;们从事什么职业,#37117;应得益于这种美术教育。
二 表现性美术教#23398;的实践
  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23398;家罗恩菲德指出:“教师的目标#26159;激发更多的思想,扩大参照#26694;架,以便使儿童自 #24049;的经验内容变得更精#30830;复杂。要做到这点只有向儿童#25552;供更多和仔细观察的机会和用于#26631;示和改善监别力的 必要词汇,并能#29992;发展新观念和观察能力#30340;方式启发他们。而只#29992;一种机械的方式指导他们画画是#36798;不到目的 的。”这是#32599;恩菲德在美术教学中#25552;出的一个革命性观念。它把激发更#22810;的创作思想作为教#23398;目标,把发展新 观念和观察能力#20570;为教学目的,它表明用单一#30340;美术教学形式是达不#21040;这一目标和目的的。在这#19968;理论指导下 ,为探求多种#19981;同的美术教学形式#65292;笔者对中低年级美术课中的写生课#20316;了新的尝试,引导学生按表#29616;性美术 教学的要#27714;,观察对象,表现对象#12290;
  1.以特征为#20027;线的观察和表现
  传统写生课的观察#65292;要求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比#20363;等客观属性。是一种以客#35266;性为标准的被动的观察方 式。其结果是在观察阶段#23601;制约了学生的思维#27963;动。而对描绘对象特征的变形夸张#65292;则在绘画艺术中比#27604;皆是 。这种#23545;事物主体特征的概括把握及在这一#22522;础上对其进行的变形#22840;张等艺术加工,是艺#26415;审美心理中重要素 质之一。#22312;美术教材第六册写生“仙人掌”一#35838;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对原#25945;材的教法做了新的尝试#21644;改动。引 导学#29983;在观察仙人掌基本#24418;态的基础上,继续观#23519;它的特征——主茎上交错生#20986;许多茎片,茎片上有一组一#32452; 向外放射生长的小#21050;。然后要求学生不拘泥#29616;有的植物形象,充分运用仙人掌#30340;特征,在画面构图上对#20185;人掌 的形象#36827;行任意组合。学生在作业#20013;表现出了十分丰富多彩的构成组合#12290;有的强调仙人掌生长的茂密拥挤#65292;有 的突出刺的尖利,#26377;的把一盆花扩展成多盆花,有的#21017;把盆栽的侧人掌“移植”到原始沙#28448;环境中。全班40#20010; 学生的画#38754;形态各异,特征鲜明。这#31181;教学思路是:只要求#23398;生掌握对象的基本特征,不#20570;其它方面的具体要 求,留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和#34920;现契机,让学生充分#34920;现自己的直觉感受,任意组合植物#29983;长的状态,置换植物 的生长环境。这样的观#23519;与表现方法把学生从纯客观、纯自#28982;的观察与表现手法中解放#20986;来,极大地调动了学 生在观察中的主动性,学#29983;不仅观察了解物体本身#65292;还要意识到与它关#32852;的其它物体与环境,#20174;而延伸了学生 的视觉空间,#20351;学生的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
  2.联想性#35266;察与表现
  艺术作品的魅力之一就#26159;通过艺术形象引起观赏#32773;种种审美联想。绘画者在其创#20316;过程中也会产生种#31181;联 想,并通#36807;他的作品把这种联#24819;与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出来。儿#31461;天真无邪的天性与好奇心,#20351;他们在绘画时 #26356;容易产生各种联想。联想性观察就#26159;要求学生在观察物体基本属#24615;的基础上,逐渐忘掉#29289;象的自然属性,联 #24819;它的情感或它与其它事物的相#36890;之处,然后再进行艺术上的加工#19982;发挥。
  在“不同姿#21183;的手”这一课上,#31508;者改变了过去仅引导学生观察手#25351;、掌骨、手腕等解剖部位#30340;做法。而 是#20808;用手做了几个不同的#23039;态让学生联想其代表的情#24863;含义。攥拳头表示愤#24594;或力量,兰花指表示放松和优#32654; ;挑大姆指表示赞#35768;。还通过做手影游戏#65292;引导学生联想手与其它事物#30340;联系。这使学生的思维表现得#38750;常活 跃#65292;他们根据不同的手形#65292;通过与其它事物的联想,将手表#29616;为和平鸽,老鹰,大树,蛇#32676;等。赋予手以艺术 生命。正如杨丽萍的舞蹈#65292;舞蹈者用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孔#38592;、大树,表现水与火。人体的各#31181;姿态,通过观 赏者的审美联想转化为#20854;它形象的艺术再现。
  什么样的观察将决定会#26377;什么样的表现。如果我们要#27714;学生的观察是建立#22312;纯客观的基础上,就把学生#24341; 入一个以#23458;观为尺度的现实世界,#34920;现的结果将比较单一。#22914;果要求学生的观察是带有主观#32852;想性的,我们就 能#20805;分挖掘学生潜在的、丰富的内心#19990;界,调动起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20351;学生运用变形的手法完成对描绘对 象的超额观#34920;现。达到“鼓励学生运用发散#24615;思维,超脱常规的成习,去#30475;待我们司空见惯,习#20197;为常的经验 世界,发现组织和#21019;造新的形象。”(摘自尹少淳#20808;生语)的效果。使学生的#23545;客观事物的自我感觉能#21147;得到 进#19968;步培养,绘画的表现形式#36827;一步丰富,内心的#24773;感表现与绘画能力同时#36827;展。
  3.超现实性观察与表现
  这种观察#19982;表现要求学生不满#36275;于客观提供的条件#65292;还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将观察范围#20877;扩大,再补充。比 如#8220;画眼睛”一课,可让学生通过镜#23376;观察自己的眼睛,观察别#20154;的眼睛。看眼睛是由哪些形组#25104;的。然后再 观察在瞳孔中看见了什么。进#32780;联想眼睛看风景,看动物等时#65292;瞳孔上会留下什么形象。经过这#26679;的引导,学 生的作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30011;面,有的眼睛里装着满#22825;的乌云,有的眼睛里#35013;着洁净的冬天,有的眼睛#35013;着美 丽的花朵。还#26377;一名学生画出了眼#30555;中自己的形象及自#24049;眼睛中映射出的外部#19990;界,生动地表现了大眼睛小世 界的特殊关系。超现实#24615;观察用已有的形象作为框架,#28982;后替换其中一部分,再#21152;入还未发生或在异地已#32463;发 生的#24773;景作为补充和夸张。作为眼睛的本#20307;这时已经演变为一个具#26377;引体和联想功能的特殊画框,恰#20284;古代园 林#38548;墙上的透窗,为学生的自由联#24819;提供了新的空间。用#32654;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德的#35805;来说就是扩大经验范#22260;, 在新的#32463;验范围内加进已有的旧的经验,使#23398;生感到既新奇又不陌生。激#21457;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把静态#30340;形象 #21464;为动态的形态。把未来的和将要#21457;生的意念变成现实。使思维跨越时#38388;、空间达到超越现实的神奇意境。#36825; 种表现性#30340;写生教学即有一定的写生意义又#26377;大量的创作性活动。是以客#35266;为引体,以主观为主导的实践#27963;动 。“把#23398;生的参与化为学习#30340;积极性。”(杨景芝)把学生游戏#30340;天性迁移到绘画活动中。
  4.#19981;同视角的观察与表现
  由于人们习惯了按部#23601;班的生活规律,易对周围的#29289;象感到平淡乏味。换个角度去观#23519;和认识事物,可激 发起学生的兴#36259;和乐趣,笔者设计了“餐具中的#25105;”一课,引导学生#20174;不同的反射物里观察自己#12290;如从墨镜里 看景物,看自己,小小的眼#38236;装着大世界。学生会发现改#21464;自然界某些事物的比例后会#20135;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奇 特。从#19981;锈钢的勺、叉、锅盖的表面#30475;自己和周围景物的映象时,由于#36825;些器皿表面凹凸不同,于是映#35937;中人 的某一部分被#25289;长、扩大和分离,学生会惊喜地发#29616;自己的形象被改变了,#20182;们开心地笑,尽情地画,生动地 记录了那一不#23547;常的时刻。这一课使他们认识到通#24120;的视角看到的仅是#29983;活中的一部分,看物象,看#19990;界还有 更多的视角#12290;换个角度,换个方式观#30475;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则好似#29992;三棱镜观看阳光,会分化出七彩#39068;色,使 学生获得一#31181;全新的感觉。寻找不同视角#35266;察物象,特别是从那些非常#35268;的角度去观察,就会获得新的感受#65292; 新的信息。使#23398;生既掌握物体的常见形态,又知道#29289;体在特殊环境中的形态,不断地#25193;大认知范围,积累经#39564; ,使心智与美术能力#21516;步成长。
  5.#26500;成式的观察与表现
  平面构成是#29616;代美术的产物,它有意打破#29289;象的自然秩序,按绘画#32773;主观审美意识进行重#21472;组合,具有超 然的装饰趣味。#22312;这一思想指导上笔者改#38761;了人物头像写生这#19968;课。画人物头像较#38590;,人的面部是学生最熟#24713; 的同时也#26159;最难画的。学生的观察易#20572;留在局部,难以把握#20154;物头像的整体和心#29702;特征。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 ,改画完整头像为部分头#20687;,让学生从不同形状的镜子里画#33258;己脸的上半部、下半部#12289;左半部、右半部。然后 利用构成的#26041;法把镜子和镜中的形象重叠排列#22312;一起造成好似误入#38236;子商店,使画面中#20174;镜子里到镜子外都流 动着自我的影#23376;。画面效果奇特有趣。这种方法#19981;同于一般的写生,减弱了对形#20307;整体把握的难度,把学生#30340; 表现能#21147;转移到对局部形的基本认#35782;和基本表现,强调的是构图#19978;的形式美和思维上的超前,#25216;巧的难度相对 降低了,易于学生表现。其#32467;果是构成的组合美感#25552;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得#21040;了充分展示和发挥#12290;构成式的表 #29616;与电影画面叠映与镜#22836;切换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22788;,又如有的连环画在单#39029;画面上叠映了许多相关画面来表 现同时#21457;生的多个事件的表现手#27861;。构成式的表现信息量大#65292;加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21487;不受时空限制 ,任#24847;组合画面,但又要遵循形式美的#26500;图法则。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6.拟#20154;化的观察与表现
  儿童#21916;欢童话故事,喜欢看动画片。#20182;们喜欢让静止的画面都有生命,#37117;会动,会与他们玩耍。他们#30340;思 维常处于一#31181;现实世界与幻想世#30028;之间。这种状态正#26159;艺术表现的最佳状#24577;。把拟人化的表现手#27861;引人写生教 学#26377;助于发展儿童的想#35937;力,并将这种想象力转化为艺#26415;表现。在写生茶壶、茶杯时#65292;除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 形状,观察比较和进行形状组合#22806;,笔者还引导他们看茶具#20687;什么,联想它们与人和动#29289;等其它物体相似之处 ,思维的缺口#34987;打开后,学生的创作#24605;维异常的活跃,他们热情#22320;将茶壶把变形为一条叉#33136;的胳膊,把壶嘴变 #24418;为伸出的另一条胳膊,壶盖也成#20102;小帽子。还有的学生#25226;茶壶变形成大象茶壶。茶壶会自动#21521;水杯里倒水, 水#29664;四溅,童真童趣油#28982;而生。有了这样的启发引#23548;,在画工具的写生#35838;上上,学生便大胆地改#21464;了物体的正 常比例关系,钳子变成了#19968;个硕大的拱桥,汽车#20174;钳下通过。建造工程中的大#26725;没有一个工人,锤子、钳子#12289; 锣丝刀自动操作,塑#36896;了一个奇异的童话世界。这种拟#20154;画法在写生教学中的引入犹如发#37237;粉,使学生想象的 细胞迅速膨胀,使他#20204;有意识地把不同形状的物#20307;连在一起,创造出崭新的形#35937;。拟人化的观察与写生#25913;变了 #36807;去画什么看什么想什#20040;的单一模式。在这一#25945;学活动中,学生看#21040;的虽然是静态的物体,但要#32852;想到它的拟 人的动态#34920;现及与人的关系,并用绘画形式#34920;现出来。
  7.美术欣赏中的观察与#34920;现
  欣#36175;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37096;分,它是提高培养人们文化#20462;养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生中开展#32654; 术欣#36175;活动,不能照搬成人美#26415;欣赏的模式,必须依照#23567;学生的心理发展阶#27573;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使 学生在欣赏他人的作#21697;时,把自己的情感#24773;趣加入进去,与作品、作者、与自#24049;的同伴交流,通过作#21697;,引起 联想,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22320;对作品评头论足,使自己成为美术#27427;赏活动中的主角。
  (1)参#19982;性的美术欣赏
  学#29983;欣赏一幅作品时,#35201;求他们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内容、主#39064;还要看它有什么不足,需#35201;怎样改动和完善 。例:第四册教材第三#39029;上的欣赏作品“破纪录”一画#65292;画面上表现的是一个跳高运动员#21363;将跳过三米高度的 一瞬间,画面中远处的小观#20247;睁大眼睛,屏住呼吸,#32039;张观看着跳高运动员的动作。欣#36175;这幅画时,学生们表 示喜欢看#20154;物的动态,当谈到画中有什么可#20197;改进的地方时,有的同学#25552;出运动员跳高高度#34920;现得不突出,应 该在#36523;后加云彩表示他跳得特别高。还#26377;的同学说远处小观众表#24773;都一样,“要是我害怕时#23601;用双手捂着脸从 手指缝里看”。学生纷纷发#34920;自己的见解,把自#24049;的经历感受带进作品欣赏过程#20013;。有了这样的引导#27427;赏,许 多学生对名#23478;名画也敢于提出自己#19981;同的见解和改进意见,无#24418;中增强了自己对艺#26415;作品的理解和艺术感受#12290;
  参与性欣赏调#21160;了学生的主观性感受,#35753;他们以其亲身感受和经历#26469;体会理解作品,在补充完善作品#30340;同 时,完善自己的#24773;感表现,达到与作#21697;交流的境界,避免了以往欣赏课中#30340;被动接受他人情感,而自己则#23436;全 是局#22806;人的欣赏模式。教师在参#19982;性欣赏活动中要注#37325;鼓励学生了解作品,并敢于对作品#25552;出自己的看法。让 学生了解美术中#27809;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和欠缺#20043;分。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大加赞#25196;。对有欠缺的想法提#20986; 补充和修改意#35265;。对一时提不出什么意见的学生#20063;不要轻意否定。留#32473;学生课外思考的余地#65292;这样有助于维护 #23398;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由我感#21463;导入的美术欣赏
  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中#65292;常常有一些学生不#29233;发言。原因是当他#20204;看到欣赏主体形象后,产生了思#32500; 定势,对欣赏主体形#25104;了一种固定的,先入#20026;主的理解。使进一步#30340;赏析思维活动受到阻滞。针对这一#29616;象, 笔者改#21464;了以前先看作品后谈感受的作品#27427;赏模式,一开始先不让学生看原作#21697;而仅把作品题目告诉学生,#35753; 他们讨#35770;该怎样表现这一题目。以第#20845;册第二页“大街上真热闹”为#20363;,这部作品以过街天桥为主体,#30011;面表 现#20102;天桥拥挤的人群,天桥下川#27969;不息的汽车。课上先#35753;学生依照题目根据自己#30340;感受体验,从不同视角描述 自己表现这一主题时#30340;构图。有的同学描述三层立交桥互#30456;交错,行驶着不同的车辆的#28909;闹情景;有的描述#20174; 司机驾驶#23460;里看汽车排队,看行人通过#26426;动车间空隙过马路的拥护场面。待#23398;生的想法基本成形后,再让学生 翻开#20070;看要欣赏的作品。#35753;学生观察比较什么地方值#24471;自己学习,什么地#26041;自己的想法比原作品要好。这样#37027; 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33021;排除思维定势的影#21709;。加入到欣赏活动中来。
  表现#24615;要素在美术欣赏教学#27963;动中也是一种积极活跃的#22240;素。它既能联结欣赏#32773;与作者的情感,又能#35843;动 和发#23637;学生的情感情趣。它使#32654;术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从静坐#35266;看的被动模式中解脱#20986;来,使欣赏课变得生动 活泼,使学生以自己#30340;感受体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27427;赏活动。
  在表现性美术欣赏教学活动#20013;,学生在接受了学科知识教育的同#26102;也接受了自信心理#30340;暗示,使他们敢于 #23545;名家的作品提出自己的#30475;法和建议,认识到艺#26415;作品中没有唯一的标准,在作者的#31508;下是结果,在欣赏者的 眼中则还可以#21457;展。这也有助于培#20859;学生接纳他人意见和敢于提出#38382;题的良好品德和学习态度。#36825;也是罗恩菲 #24503;倡导的统整观念在艺#26415;教育中的体现。
  #20197;上的教学实践是在#25945;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22312;传统和写生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30340;认识能力,按照新的 #24605;路做的一些教学上的尝试。希望能#20026;素质教育的开展做一些具体的开拓#24037;作。通过表现性美术教学工作#25105;有 以下几点体会:
  (1)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十分#30830;定,目标的含义包括思维和技#27861;两个内容。用最适合学生#24515;理特点的方法去激 发#23398;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生内容#24863;到既新鲜又不太陌生。能够做到这#19968;点需要了解全体教学对#35937;的文化 背景。#22914;他们喜欢看的书,电视节目,喜#27426;玩的游戏,喜欢幻想的事物等。以#24863;受、情感、表现欲#20026;先导,给 予学#29983;更多的思路,为他们#25552;供更宽更广的思维空间。
  (2)在辅导过程中,尊重学#29983;的思路和构想,对他们#30340;错误想法,也要想办法巧#22937;地化误为正,不要轻意地 否定学生的构思#65292;尽可能地发现其中可贵的闪#20809;点,然后加以扩大,肯定#20182;们的优点,指出不足,让他#20204;全面 了解自己作业的#23454;际情况和将应怎样展#24320;和整理画面;在学习的过#31243;中不断调整、再现、完善自己#30340;表现欲。
  (3)教会#23398;生使用点、线、面、色#23436;整地表达形象之间互相#20381;托的关系。根据学生作品#30340;实际情况分析画面 上的主次、节奏。疏密#12289;秩序、对比、和谐等艺术规#24459;,帮助他们用一定的#25216;法建立画面的整体关系#65292;把美术 知识要素与自#24049;的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24182;有所创新。
三 #34920;现性美术教学和素质教育
  表#29616;性美术教学十分有益#20110;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25945;育的重要内容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30340;培养,注意学生 个#24615;的发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34920;现性美术教学不以统一的标准#21644;模式来要求学生,而是让#23398;生充分显示 #21644;发挥自己的个性,#40723;励学生创新,学会不同于它#20154;、不同于己的新的思#32500;方法。学生在课堂内的体验,经过 教师的启#21457;,扩展延至课堂外。思维活#21160;始终处于一种非常活跃#30340;状态中,通过这种训练,使#23398;生的思维活动 #31215;极,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65292;还会分化、扩大和#21457;展。使学生希望表现的#21407;望得以实现,善于表现的才能得#20197; 施展。
  表现性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对#25152;要描绘的各种物象进#34892;转换夸张。从而创作出新的#24418;象。扩大了学生的经验 世界,扩充和完善了他们的#30693;识结构。培养了他们#30340;自主能力。使他们在绘画中不#20165;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12290;更 是亲身经历了#19968;种不同以往的审美活#21160;。
  表现性美术教学引导学生从#21508;种角度去观察物象#65292;将自己的情感和关注渗透到对#38745;态世界和动态世界的观 察中去。它一#21453;以往以机械的、纯#23458;观的态度来观察表现对象#30340;模式。加强了人与物交流,易于#22521;养学生对生 活的热情#21644;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建立#36215;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
  我国美术教育比起其它学科教#32946;要年轻的多。美术教学很难对学#29983;的表现做出量化的标准。#20294;它涉及面很 广,涉及#21040;造型技能技巧、审美意识、儿#31461;心理发育,甚至包含一些#21746;学上的观念与认识。美术教#32946;对学生的 潜在影响是其它学科不#33021;替代的。尤其是表现性美术#25945;学观念,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以#32654;术学科自身内容为 中心的教学观念。它#21253;涵了美术学科中基本#36896;型要素,美感训练等诸多内容。#36890;过美术的形式从另一层面,另 一视角,让学生来观察#19990;界,描绘世界。同时#22312;这一活动中使学生#23545;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它将#20351;教师更尊重儿 童#30340;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65292;摒弃揠苗助长的实用主义观念。#23562;重儿童已有的经验世#30028;。不断在帮助他们充实#21644; 扩大#20799;童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否#23450;他们或用成人的经#39564;取代他们的经验。尊重儿童自#20027;意识。尽可能地留给他 们自由发挥的余地#21644;空间。这种教育将不仅给儿童用艺#26415;手段表现大千世界#65292;表现他们内心世界的能力,同时 也通过这一独特#30340;艺术教育活动促进了儿童健全人#26684;的发展。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