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487 日期:2023-12-06 来源:论文网

内容提要 幼教改革从理论实践上对幼儿#32654;术教育提出了一系列#24102;有根本性的问题。该文认#20026;幼儿美术教 育的#23454;质是以艺术施教,借艺#26415;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以及人性和#31038;会性。并在此前提下,分析了对#24188;儿美术教 育#30446;标的已有阐述,指出其不科#23398;及模糊之处;点明了幼儿美术教#32946;的独特性质以及与其它美术教育#30340;区别, 揭示出幼儿美#26415;教育的实质是创造性的造#24418;活动。最后对幼儿美术#25945;育目标进行了独到的阐#36848;,在一定程度上 拨清了为此而生的种种误解。
* * *
  人们对事#29289;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23637;和完善起来的。这种过程是一个#30001;现象到本质,由外延到内涵的 演变过程。随着#25105;国10年来在幼教领#22495;改革的加深,幼儿美术教育从#25351;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24418;式都发 #29983;了很大的变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37325;视。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30340;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20174;两个方面推 动了幼儿美术教#32946;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23545;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带#26377;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22269;美 术教育理#35770;方面的薄弱,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38382;题尚不能在广大教#32946;者的头脑中形成清#26224;的认识,例如,幼儿 美术教育的本质特#24615;的问题,就是一个阻碍人们#27491;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问题。对于#36825;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30340; 关于幼儿#32654;术教育目标的研讨,无疑会促#36827;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35770;的进步和实践的发#23637;。
  教育实践中的很#22810;问题都和教育指导思想以及#38598;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教育目的有关。#31508;者在从事10余年的 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28145;感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22240;此提出对幼儿美术教育#30340;目标如何阐述的问题,#24076; 望通过#30740;讨,获得共识。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26469;的学习和发展作好各种准备#30340;教育。它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12289;智力、情感、思维、 语言、品德、美#24863;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36807;各种各样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的#12290;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 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24188;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儿#32654;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34892;的教育,也不 是为少数#26377;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而是在#24635;目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目的,所#20197;可称之为目标。
  目标是教育思#24819;最典型、最集中、#26368;概括的反映,美术教育发展到今#22825;,其教育指导思想也有一个演#21464;的 历#21490;过程。
  将#22270;画、手工等活动纳#20837;教育课程之内开始于#19968;个世纪前的英国和德国,由#20110;产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深#24863; 工艺教育的需#35201;。在当时,美术被#35748;为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20351;头脑细密,又能掌握很多#30693;识和技术的学科, 所以初期的美术教育都#26159;以技能教育为出发点的,而#19988;都从几何形入手,然#21518;进入写生,对幼儿也以同#26679;的方 法去#25945;,只不过难易不同罢了。
  20世纪初,#24456;多心理学家对儿童#30340;美术研究开始兴盛#65292;如凯尔仙修泰那(Kerschenstener)等,#20182;们积 累#20102;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65292;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32946;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27861;郎兹·西泽克(Cizek)#25552;出了 #38761;命性的主张,提出#19981;要给儿童强加成人的思路和方法,#35201;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进#34892;教育,并使儿童的创造性 得以实现。在以#21518;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美国的罗温#33778;德(Lowenfeld)也对#32654;术 教育理论作出#31361;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20154;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30340;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 育的基础#65292;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29983;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22522;本态度。”罗温菲德也认为艺术#25945; 育“不是#20026;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26159;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在#33402;术心理学的领域里,美国的#40065;道夫·阿 恩海姆(Rudo If Arnheim)对视觉与#35748;识与思维的深入研#31350;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30340;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正如 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乃#26159;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27809;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22495;的创造 思#32500;都将是不可能的。#8221;
  与创造性的#32654;术教育相呼应的是以德国包豪斯#65288;Bauhaus)造#22411;设计学校为代表的现代造型艺术潮#27969;。包豪 斯将一切造#22411;领域里共同的基础内容作#20026;学习内容教授给学生,#21462;得了效果并推动了#8220;构成”的发展,这不但 对生产和造型艺术有#26497;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美#26415;教育。图案、手工#36825;些教育内容被重新加以#35748;识。抽象化 、象#24449;化的表现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也逐渐#34987;认同。美术教育同人的生产#21644;生活愈加密切,美术教育的范畴广#20026; 扩展。
  综上所述#65292;今天世界上的美术教育#24050;由写实和抽象两个方向#21457;展而来,并和心理学、教育学#30456;结合,成为 以#33402;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36896;力、人性与社会性的教育。“通过#33402;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国家#32654; 术教育的指导思#24819;。

  我国幼儿#32654;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20013;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35201;》中对美术部分的阐述上#65306;
  “在幼儿观#23519;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19978;,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12289;纸工、自制玩具等) 充分表现自己#23545;周围生活的认识和#24863;受。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20852;趣以及对大自然、社#20250;生活、美术作品中的 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30340;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37096;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25484;握使用美术 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对于这一阐述,可以认为是我#20204;过去对幼儿美术教育目标#30340;认识。笔者认为,首#20808;应肯定这一阐述的意义 ,它在促进我国幼儿美#26415;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65292;而且还将具有参照意义。#21516;时也应指出,时代发展 了,认识也发展了,#36825;一阐述已不适应今#22825;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29702;解以及未来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65292;主要 意见有以#19979;几点:
  (一)#26410;脱离以成人对美术的理解来看待#24188;儿美术活动,以客观反映论对#24453;幼儿美术活动,因此不适合幼 儿美术活动的心理特#28857;与表现特点。必然将幼儿美术引#20837;写实的模式之中。
  (二)文字表述抽#35937;和概括不够,反而使活动范畴#21463;到局限。如“绘画、手工(#32440;工、泥工、自制玩具等 )”这些#24418;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动来概括。再#22914;“观察力、想象力”,我#20204;知道,幼儿美术活动#20250;有助于智力的 发展。智力中就包含有观#23519;力、注意力、记忆#21147;、想象力等多种因素,因此,可以#29992;智力来概括。
  (三#65289;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的一种#33021;力,也是美术教育最为突#20986;的一种功能特征,但在表述中因平#21015;的关 系,难以#28165;晰地认识和记住这一重要的#30446;标。
  对于以大#33258;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19977;个领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26159;不错的,但是幼儿美#26415;教育中的 美育#20869;容重要的是对幼儿#36827;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视觉对#24418;式美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区#21035;于其它美育形式的主 要特征。#21478;外,用“欣赏力”一词,是过#39640;的目标,幼儿的美育主要#22312;于培养幼儿对美的#20107;物的知觉与感受, 尚难达到欣赏力的程#24230;。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根#25454;以上几点意见,笔者认为,#25105;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应重新修正#12290;
  为使目#26631;及其阐述更为科学,我们首先必#39035;对幼儿的美术活动的#24615;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众所周知,#24188;儿 美术#19981;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和中、小#23398;的美术教育也不同,这并#19981;是难易程度或循序渐进#30340;问题,而是由 幼#20799;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他们#19981;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33394;、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30693;觉 样式的把#25569;和理解去表现。幼儿美术#22914;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19968;样,是他们认知和#34920;现的一部分,可以说#23427;是 一种#28151;合体,它既是幼儿自身本#33021;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35748;识的反映,既是体#36136;、智力的体现,又#26159; 情感、态度#30340;表达,既是游戏、#21448;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12290;幼儿美术教育正是#22522;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这种 混合体的特点,#22240;此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29305;性。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12289;促进认知、发展智力#12289; 提高#25163;、眼、脑的协调性#21644;手的灵活性。促进#21019;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31561;。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20316;用 在于它具有培养创#36896;性的功能,这种功能是#36890;过造形活动实现的。造形是幼儿美#26415;教育的核心,是幼儿#32654;术教 #32946;区别于其它教育(如语#35328;、数等)最重要的内涵。

  造形活#21160;是人类一种最基本#30340;活动领域。从原始社会的石#22120;、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态的#35270;觉艺术,人类 的造形活动随处可见,它和#20154;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20063;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33021;力。人类的造形活动最 重要的特征是#33021;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34892;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12289;求美的特点,它是#20154;的本质需 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26412;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36896;性的造形活动源于人#30340;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22312; 其中起着重要的作#29992;。视知觉本身具备着#19968;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21644;理解能力,尤其是#20316;为一种创造 性的思#32500;。它是经过知觉的#36873;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32780;造形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30340;感性材料,又有通 过造形活动的过程,#20307;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29616;实化。因此,造形活#21160;有助于人的创造力#30340;发展。
  人的造形活动离不#24320;实践,科学家为大脑机能定位的研#31350;和认识规律的研究表明,大脑与#22806;界存在着某种 一致的关系,大脑皮#23618;的活动取决于脑细#32990;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形成自#36523;的代码(图式),用来译解和#21453;映对 象世界,#36825;样,经常接触某一事物的人就形成#20102;对该事物的代码,例如#65292;经常听音乐的人,就#24418;成对音乐的代 #30721;,而不接触音乐的人头脑中#32570;少编码,自然就难以#35299;码,也就只能听见#65292;而听不懂音乐。创造性#30340;造形活动 也是#22914;此。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在创#36896;性的活动中才能建立起创造#24615;的代码,因此,尽管说#36896;形活动有助于培 养创造力,但美术教育中#27169;仿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达#21040;这一目标。因为在活#21160;中对技术的追求已经束缚住了自#20027; 性的探索性#30340;表现的可能性,使其不能#24418;成创造性的代码。
  造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9421;义指造型艺术,与美术#20114;用。广义则泛指无论有无美#30340;要素,凡人类利用一切 可视可触的材料在#31354;间或平面上做出看得见,摸得到#30340;形象或物体。如果我们从#24191;义的意义上去看待幼儿美术 活动,则除#20102;图画和手工以外,幼儿的很多游戏#27963;动都是造形活动,例如,孩子在雪#22320;上用脚踩出花样、用插 塑积木摆出各种形态,在下过雨#30340;水沟上筑坝,在沙子堆#37324;造城堡等等,这些活动#23545;于创造性的造形都是#20855;有 意义的。因此#65292;广义的造形应是我们对幼儿美#26415;活动所持的态度。由此出发#65292;也更为容易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 内容并与其它教育活动#32467;合起来。
  #24188;儿的造形活动是与#28216;戏分不开的,他们对#38543;手搭合的树叶、纸片、小棍极#24863;兴趣,对能够通过#33258;己的主 观意志改#21464;一种材料的形也极#24863;兴趣,如果我们把#23401;子看成是小小的原#22987;人,就容易理解他们为什#20040;会对形式 多样的美术活动那样感兴趣#20102;,他们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28216;戏的需要,而且得到了#20851;于物质世界的真实信息以 及自己与世界交#27969;的方式。每一种新材料#25110;新式样的接触和体验都会使他#20204;形成深刻的记忆并影响#20037;远,所以 增强幼儿对各种适合他们#24180;龄特点的造型材料的体验,#26159;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24037;作,从这种体验中就培养出造 型艺术的基础感觉。
  幼儿在造形活动#20013;的表现可以分为“意象表现”和“#26426;能性表现”。这两#31181;表现在活动中都是依赖视#35273;形 式实现的。也就#26159;说,幼儿在造形中的着眼点是美术#30340;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对“形#8221;(形状、色彩、构 成要素等)以及由“#24418;”引发的联想感兴趣。例如,#24403;孩子在涂鸦期能画#20986;圆形时,他并非要画什么东#35199;,而 #21482;对这种最简单的能把图与底区别开#26469;的“形”感兴趣。在以后出#29616;的象征性符号和各#31181;各样的形象样式及组 织形式中也是以形的变化和#20851;系为基础的。他们对手工活动#30340;态度也是如此。他们对泥工、折#32440;等活动的兴趣 在于这#20123;可变形的材料能够实现他们造#24418;的意愿,从而体验到创造“形”#30340;快乐。
  幼儿在#36896;形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20063;离不开他们对美的认识#21644;感情,他们对美的认识是肤浅的,#20294;却是基 础#30340;,因为美的内涵是通过形式体现#20986;来的,造形艺术为幼儿对#32654;的认识,尤其是视知觉对美的#24418;式的认识提 供了条#20214;。因此,美术教育本身就含#26377;美育的内容。当然,#32654;育不仅通过造形活动,#23427;还需要其它教育活动才 能实现,但造形活动中的美#32946;作用是重要的,因为它为#24188;儿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可以现实化的#35270;觉的美感表现形 式。
  幼儿在造形中表现出#30340;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自主的活#21160;,自由地表现是创造性产生的必#35201;条件。幼儿表现 出#30340;创造性是幼儿主观欲望和想象的#20135;物,如果在活动中是为#20102;自己的表现而做或画#65292;他们会自然地将心#37324;的 美的情感流露出来#65292;从而产生自然、诚实、大#32966;、朴实、直率、稚#25305;的特点,尽管这些作品在一些人眼#37324;是幼 稚可#31505;的,但它所具有的个性和#24515;意是明确的,而模仿成人的#33402;术的作品则失去这些最宝贵#30340;东西。所以,幼 #20799;美术活动应更多地#32473;予孩子自生性,教育者#30340;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条件并启发诱导#20351;其实现这种创造,而#19981;是 简单地教他们#29031;猫画虎。
  综上#25152;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26159;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以此#20026;中心来考虑就容易展开其它教育#21151;能。所以 应重视#36890;过这种人类最基本的#27963;动来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对幼儿美术#25945;育的本质特性的研讨有#21161;于教育目标的阐明,而#25945;育目标的阐明有助#20110;更新人们对幼儿美术 #25945;育的认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25945;育内容、方法的改革#65292;使幼儿美术教育能#24320;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以往#34892; 之有效的教育经验#21644;方法也能以新的认识去总结出规律#65292;予以继承和发展。
  笔者认#20026;,幼儿美术教育的#30446;标可以这样来阐述:通过适合幼儿#29305;点的绘画、手工等造形活动,使#24188;儿在 体验造#24418;材料和造形表现的过程#20013;萌发美感和创造力,促进幼#20799;的认知、智力、技能与#31038;会性发展。
  对于#36825;一表述,希望得到幼儿教#32946;界同行的批评指正。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