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虎清肝颗粒治疗脂肪肝肝炎36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940 日期:2025-08-12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双虎清肝颗粒;脂肪肝肝炎

随着我国饮食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肝炎的患病率日趋增多。笔者应用双虎清肝颗粒联合硫普罗宁片治疗该病3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66例均为2005年11月-2006年10月期间本院门诊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2年10月修订的脂肪肝肝炎诊断标准[1],并排除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痛、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和血脂升高;基础疾病为肥胖和/或高血脂症。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7~68岁,平均42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4~68岁,平均41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 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活动。治疗组口服双虎清肝颗粒(北京华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80118),1袋/次,2次/d;硫普罗宁片(河南省新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0799),0.2 g/次,3次/d。对照组口服硫普罗宁片,0.2 g/次,3次/d。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2组患者检查血清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和B超,B超结果依据脂肪肝B超诊断疗效标准[2]。

  1.4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3]标准分为治愈、有效、无效。①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B超无脂肪肝表现;②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ALT、γ-GT、TC、TG下降1/2,肝脏B超脂肪肝程度减轻;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肝功ALT、γ-GT、TC、TG下降,但不足治疗前1/2,肝脏B超脂肪肝程度无减轻。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情况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转贴于

  3 讨论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可由肥胖、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硫普罗宁片是一种巯基化合物,对慢性肝损伤模型引起TG的蓄积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肝糖元合成,抑制TC的增高,能有效改善肝脏脂肪病变。中医学认为,脂肪肝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伤食碍胃,或久卧久坐,体丰痰盛,或七情内伤致肝疏泄失职,脾运化无权,水湿内停,痰浊内生,气滞血瘀而形成。有报道认为,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中痰湿内阻型和湿热内蕴型共占47.5%[4]。
  
  双虎清肝颗粒主要由虎杖、丹参、金银花、黄连、法半夏等药物组成,具有清肝利湿、化痰宽中、理气活血的作用。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虎杖、丹参、金银花等能增强肝脏功能,调整脂肪代谢[5],能使肝细胞脂肪变性恢复正常,促进脂质过氧化与转运功能,具有保肝降脂、降酶的作用。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ALT、γ-GT、TG、TC等生化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9%,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双虎清肝颗粒与硫普罗宁片联合应用为治疗脂肪肝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

  [2] 张青萍,王新房.B型超声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93.

  [3] 曾民德.脂肪肝[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2):120-122.

  [4] 王 骏,魏 玮.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J].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6):371.

  [5] 金 岚,金若敏.新编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4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