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田参胶囊的配制与临床应用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924 日期:2025-08-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叶茗,杨沛群,许少辉,陈朝俊

【关键词】 复方田参胶囊;配制工艺;质量标准;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复方田参胶囊是我院的科研方,为纯中药制剂(批准文号:粤药制字Z03021808)。该制剂具有补气养阴、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作用,治疗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外伤出血、跌扑肿痛、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获得满意效果。该制剂生产工艺简单,适合各医疗单位自制,现将其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 处方及制备工艺
  
  田七2 kg,西洋参2 kg,打粉,过40目筛,装胶囊13 330粒。

  2 质量标准

  2.1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白色的粉末,气清香、味甘甜。

  2.2 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0.5 g,加水5滴,搅匀,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5 mL,密塞,振摇10 min,放置2 h,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各含0.5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 ℃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25 mL,加热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 mL,弃去乙醚液,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 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 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西洋参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拟人参皂苷F1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各含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6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 ℃放置12 h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2.3 水分测定
  
  不得过9%,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水分测定法检查。

  2.4 装量差异检查

  ±10%,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Ⅻ C装量差异检查法检查。

  2.5 崩解时限
  
  30 min之内全部崩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Ⅻ A(P附录65)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

  2.6 微生物限度检查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ⅩⅢ 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 临床资料

  3.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和脑病中心住院患者,均经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共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7~79岁;基底动脉平均血液速度为(23.6±0.6)cm/s,左椎动脉平均血液速度为(22.9±0.8)cm/s,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22.4±0.4)cm/s。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2~75岁;基底动脉平均血液速度为(22.5±0.4)cm/s,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21.7±0.3)cm/s,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21.9±0.4)cm/s。2组性别、年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未见异常。好转:症状明显减轻,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数量减少或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TCD检查无明显变化。

  4 观察方法

  4.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复方田参胶囊(本院制剂,由三七、西洋参各等份组成),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0 d;尼莫地平片,每次20 mg,每天3次,口服;舒乐安定片,每次1 mg,每晚睡前口服。

  对照组不服用复方田参胶囊,其他治疗同治疗组。

  4.2 观察项目

  观察统计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0 d后行TCD检查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液速度。

  4.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5 治疗结果

  5.1 临床疗效

  治疗组痊愈1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痊愈率50.0%。对照组痊愈5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4%,痊愈率为20.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5.2 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P&<0.01)。

  6 体会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缺血性眩晕临床上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且有脑功能损害的表现,如头痛、颅高压、脑神经损害、瘫痪、抽搐等症状,无明显耳鸣、听力减退、耳聋。根据中医辨证多属于气虚血瘀痰阻之证。治疗当以益气活血、化痰降浊为法。复方田参胶囊系本院自制药品,由三七、西洋参等份组成。西洋参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宁神益智;三七止血化瘀、消肿定痛。西洋参以补为主,三七以散为要,二药参合,一补一散,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益气活血,健脾益肺,化痰降浊,故对气虚血瘀痰阻之眩晕效佳。

  平均流速代表搏动性血液的供应强度,很少受心率、心肌收缩力、外周阻力和主动脉顺应性等心血管因素的影响,生理意义最大,是TCD检测中常用和最有意义的参数之一[1]。本研究即采用TCD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来反映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后治疗组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西洋参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跳加快,有类似强心苷作用;三七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冠状动脉的阻力,减慢心率,降低动脉压,减少心肌耗氧量。故推测复方田参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可能机理为:增强心脏收缩力,降低椎基底动脉的阻力,并可能具有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从而扩张椎基底动脉,增加其血流量,改善脑循环,使眩晕等症状得以消除。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