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灵芝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分析进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922 日期:2025-08-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何显忠,宋迎红,谢中华

【关键词】 灵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抗肿瘤;综述

菌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绒革盖属紫芝或赤芝的干燥子实体,一年四季均可采收。现在多以人工栽培为主,多加工成丝或片备用。本品性微苦,味甘温,功能养血安神、补气益血、止咳平喘。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紊乱、风湿性关节炎、虚劳咳嗽、气喘、健忘、失眠、多梦、心气血虚、病后体弱、营养不良、白细胞减少或低下诸病、各类病毒性肝炎及各种肿瘤疾病、放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都有很好的疗效。

  1 化学成分

  灵芝孢子粉含有13种氨基酸、甘露酵、硬脂酸、棕榈酸、二十四烷酸、十九烷酸、山箭酸、二十四烷、三十一烷和胆碱、甜菜碱、类脂、有机锗及钙、镁、钠、锰、铁、锌、铜、硫等元素,含有糖类(多糖、还原糖)、蛋白质、甾类、三萜类、生物碱、苷类、香豆精苷、多种酶类、维生素等。紫芝含麦角甾醇、有机酸(顺蓖麻酸、延胡索酸等)、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等。灵芝中的多糖类包括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水溶性多糖CL-1、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灵芝糖BN3C。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发酵液的提取物中分离出100余种三萜类成分,多数为高度氧化的羊毛甾烷衍生物。紫芝含麦角甾醇、麦角甾-7,22-二烯-3P-醇,海藻糖、氯化钾、有机酸、生物碱、树脂、十七类氨基酸多糖类等。

  2 抗肿瘤作用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从树舌子实体中分离出多糖成分G-Z,并发现在可移植肿瘤的动物模型中对移植肿瘤(S180肉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4.7%。佐藤等(1977年)指出,赤芝水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有一定抑制作用,还能抑制人癌细胞株JTC-26的增殖,抑制50%增殖的浓度为125 μg/mL。Usui等也发现平盖灵芝中所含β-D-葡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

  Maruyama等报道,从赤芝中提取的水溶部分对荷S180肉瘤小鼠无论是腹腔还是灌胃给药都有抗肿瘤作用,而醇溶部分却无。分子量大于10 000者有,小于10 000者无。高斌等采用长白山树舌实体中提取的树舌多糖进行研究,表明其可使小鼠荷瘤率降低,瘤重减轻,并认为抑瘤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内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产生IL-2、IFNγ而实现。

  3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1 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赤芝能加速碘化血浆蛋白的血中廓清速度,表明它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林志彬等的研究表明,连续灌胃给予灵芝液(10 g/kg,7 d或23 d)或灵芝D6(5 g/kg,8 d),均能使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增加,灵芝液给药7 d者分别增加28%和15%,给药23 d者分别增加49.4%和81.9%。灵芝D6给药8 d,使吞噬百分率增加26.3%。灵芝液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力的作用似与给药时间成正相关。

  3.2 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从松树灵芝菌丝体及发酵液中提取的多糖灌胃给药,能增加小鼠抗绵羊红细胞(SRBC)的脾脏空斑形成细胞(PFC)数。腹腔给药可使环磷酰胺所致PFC数减少恢复正常。连续灌胃8 d可恢复小鼠因应激而降低的体液免疫功能,薄盖灵芝液在体内也能特异性地抑制小鼠对绵羊红细胞的体液免疫反应性,表现为脾抗体分泌细胞数和血球凝集效价明显下降。

  3.3 对离体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

  树舌多糖浓度为125 μg/mL时,可轻度刺激小鼠脾细胞转化。树舌多糖与ConA共同刺激小鼠脾细胞转化所测cpm值较单独使用树舌多糖或ConA组均高,而且明显高于两者之和。说明树舌多糖可协同ConA激活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薄芝液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没有直接促有丝分裂作用。但脾细胞在ConA诱导下,薄芝液对脾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浓度为25 μL/mL时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相反,在1.5 μL/mL时对脾细胞增殖反应有促进作用。

  3.4 对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马莉等发现,灵芝多糖BN3A(0.05、0.1、0.5、1 μg/mL)、BN3B(0.05、0.1 μg/mL)及BN3C(0.05、0.5、1 μg/mL)均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而且BN3A、BN3B、BN3C在不同程度上可对抗由氢化可的松和环孢霉素A对IL-2产生的抑制作用。谢大为等报道,灵芝多糖BN3C可轻度活化小白鼠脾细胞,使其增殖及IL-2产生均处于低水平;当与ConA合用时,可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

  3.5 对过敏反应及迟发性变态反应的影响

  用小牛血清加佐剂经皮下或腹腔致敏CFW小鼠,然后腹腔注射LZ-8(6.9或7.4 mg/kg),每周2次,第17天,小鼠用BSA经静脉注射进行攻击,对照组全部出现全身性速发型过敏反应症状,少数死亡。说明LZ-8可以预防但不能治疗全身性速发型过敏反应。同样,预防给药LZ-8还可以抑制由BSA致敏而引起的Arthus反应。林志彬等观察了赤芝发酵浓缩液及其不同提取部分对卵蛋白及破伤风类毒主动致敏豚鼠肺组织释放组织胺及过敏慢反应物质(STS-A)的影响。结果表明,赤芝发酵浓缩液能显著抑制这两种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且其作用强度与所用药物浓度成正比。

  4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4.1 镇静柞用

  曾有报道,小鼠腹腔注射灵芝发酵液(10 mL/kg)或菌丝液(5 mL/kg)后,经1~2 min即迅速出现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明显减少,肌张力下降。用吊笼法描记小鼠自发活动,给药后亦可明显抑制。四川医学院亦报道,给小鼠灌胃20 mL/kg,能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冷炜等发现薄盖灵芝发酵液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而且还可以加强氯丙嗪、利血平的镇静作用,拮抗苯丙胺的兴奋作用。

  4.2 镇痛作用

  河北新医大学老年慢性气管炎研究组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发现赤芝恒温渗漉液腹腔给药(10~15 g/kg)有镇痛效应。林志彬等用辐射热法测定大鼠的痛反应,腹腔注射G.SP发酵液能使大鼠的痛反应潜伏期延长37.9%,约半数动物安全镇痛。

  5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5.1 止咳作用

  河北新医大学老年慢性气管炎研究组采用恒压氢氧化铵喷雾引咳法观察灵芝对小鼠的止咳作用,结果表明,赤芝水提液、乙醇提液A和恒温渗漉液(均为15 g/kg,腹腔注射)均有止咳作用。林志彬等证实,G.SP发酵液对氨水刺激小鼠引起的咳嗽也有明显镇咳作用。

  5.2 祛痰作用

  用小鼠酚红法进行试验,赤芝水提液、乙醇提液A及恒温渗漉液(均为15 g/kg,腹腔注射)均有显著的祛痰作用。赤芝热醇提取液对小鼠的祛痰作用强度与桔梗相似。但也报道指出,赤芝发酵浓缩液并不增加气管冲洗液中酚红含量。

  5.3 平喘作用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曾发现赤芝酊、赤芝液、赤芝菌丝体乙醇提取液及浓缩发酵液对组织胺引起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解痉作用,且此作用与所用药物浓度成正比。林志彬等报道,G.SP发酵液不仅能拮抗组织胺,而且还能拮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

  6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6.1 强心作用

  赤芝和G.SP均有明显的强心作用。曾有报道,赤芝酊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强心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加强。赤芝菌丝体乙醇提取液及发酵浓缩和G.SP发酵液亦有类似强心作用。腹腔注射赤芝酊或菌丝体乙醇提取液(3 g/kg)对在体兔心有明显的强心作用,给药后心收缩力分别增加41.08%和42.70%。这种迥然不同的结果可能与制剂方法或实验条件不同有关。

  6.2 对心脏供血的影响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曾发现,预先静脉注射赤芝液(3 g/kg),对给正常清醒家兔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使心电图(V5导联)高耸的T波显著降低。在用大白鼠进行的相似研究中,赤芝子实体注射液也有类似作用。野生紫芝的酒剂、酒水制剂及人工培养紫芝酒剂亦有类似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作用,且以后者作用最强。灵芝发酵液的氨水洗脱部分能使离体豚鼠冠脉流量明显增加,静脉注射(4 mL/kg)可显著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兔急性心肌缺血。

  6.3 对血压、血脂、胆固醇的影响

  家兔饲以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在主动脉壁可形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使血清脂质(胆固醇、三酰甘油和β-脂蛋白)明显升高。四川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发现,长期口服赤芝浓缩液或糖浆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缓慢且轻,但对血清脂质变化无影响。

  7 对实验性肝炎的防治作用

  四氯化碳(CCl4)可使实验动物迅速形成中毒性肝炎,除有明显的肝功能损伤外,还有典型的中毒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表现。连续给小白鼠灌胃赤芝酊8 d,能减轻CCl4引起的病理损害,并减轻CCl4对肝脏解毒功能的损害。赤芝酒提物还能使CCl4肝炎动物升高的三酰甘油含量降低。

  8 对肠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曾观察到赤芝制剂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离体兔肠和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活动,此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加强。赤芝菌丝体乙醇提取液和赤芝发酵浓缩液能拮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兔平滑肌收缩,并对抗组织胺引起的离体回肠收缩。还有报道指出,赤芝能抑制离体大鼠回肠的活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痉挛。赤芝发酵浓缩液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之离体大鼠子宫收缩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9 对肾上腺皮质机能的影响

  对摘除双侧肾上腺的大白鼠给予复方灵芝(赤芝菌丝+银耳孢子)共4周,结果其自发性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的发病率均低于未给药的摘除双侧肾上腺的对照组。表明复方灵芝可能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10 对急性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曾发现,赤芝子实体、菌丝体及其发酵液和G.SP发酵液制剂能显著提高小白鼠耐受常压缺氧的能力。一次性腹腔注射赤芝液或赤芝发酵浓缩液还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耗氧量和死亡率。灵芝氨洗脱液(20 mL/kg腹腔注射)还可以使在低压舱缺氧状态下(相当于9 500 m高度)的大白鼠心肌ATP,含量较对照组增加61.9%。此结果指出,灵芝氨洗脱部分是灵芝发酵液提高耐受缺氧能力的有效成分。

  11 对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影响

  给小鼠腹腔注射灵芝糖D6(74 mg/kg)7 d,能促进3H-亮氨酸掺入血清蛋白和肝脏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25%和13.9%,能使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肝脏RNA增加20.5%,对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肝脏DNA几无影响。另外,小鼠腹腔注射灵芝多糖(74 mg/kg)7 d后,使3H-亮氨酸、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原嘧啶核苷分别掺入骨髓细胞蛋白质,DNA和RNA的掺入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8.5%、43.3%和45.7%。说明灵芝多糖D6在体连续给药能促进骨髓细胞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并加速骨髓细胞的分裂增殖。

  12 抗放射作用

  从赤芝子实体中提取出的灵芝液具有一定的抗放射作用。在60Coγ射线照射前灌胃给予灵芝液(10 g/kg)20 d,照射后继续给药2周,能显著降低动物的死亡率。60Coγ射线照射后,腹腔注射灵芝液(10 g/kg),虽对60Coγ射线的致死作用无影响,但可使死亡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又有学者指出,赤芝提取液腹腔注射,对小鼠经X线照射而遭受的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轻度改善照射后30 d的存活率,促进照射后小鼠体重和血象的恢复,考虑到灵芝多糖D6可以促进骨髓细胞DNA的合成,推测灵芝对放射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兴奋骨髓造血机能有关。

  13 降血糖作用

  灵芝子实体水提物灌胃给药,可以降低葡萄糖负荷大鼠的血糖水平。有学者发现,从赤芝子实体中提取的多糖B (Ganoaeran B)和多糖C(Ganoaeran C)及一些灵芝杂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Ganoeran B能够提高正常大鼠和糖负荷大鼠血浆中胰岛索的水平,但对胰岛素与脂肪细胞的结合过程无影响。给药后,可明显增加肝脏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肝脏葡萄糖-6-磷酸合成酶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但对己糖激酶和糖原磷酸化酶无影响。在对血浆中总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无影响的情况下可降低肝糖原的含量。

  14 抗凝血作用

  Michinori等报道,采用内毒素诱发大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然后给予京都(K)和小田园(O)栽培之灵芝水提物,能防止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减少,延长前凝血酶原时间,增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防止肝静脉血栓形成。体外实验发现,K和O对由胶原酶所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防止DIC的基础。

  15 清除自由基作用

  陈文为报告,薄盖灵芝注射与健康人红细胞温孵试验,发现其能明显促进2,3-DPG的生成,并呈量效关系。体外可清除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胡天喜等亦报道,灵芝子实体热水提取物既能明显地清除h3O2又能明显清除超氧自由基。

  16 毒性

  灵芝的毒性较低,赤芝和灵芝发酵菌丝体所制成的各种制剂的毒性均很低。给小鼠腹腔注射赤芝恒温渗漉液的LD50为(38.3±1.048)g/kg。给狗按2、4 mL/kg口服灵芝糖浆,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除服药后有短时间安静现象外,其他各种生化及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给大鼠按1.2、12 g/kg灌服赤芝冷醇提取液,每日1次,连续给药30 d,对生长发育、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及主要脏器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影响。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