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分析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906 日期:2025-08-1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真武汤;慢性肾衰;文献计量学

笔者借助中国现有期刊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检索系统,并结合手工检索,查出建国以来(1949-2006年)有关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文献,试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收集到的文献分别从分布年代、期刊来源、文献内容、作者所在机构及地区分布情况、剂型特点5个方面分析其文献计量学特点[1],以期客观评价建国以来运用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检索工具与方法

  以“真武汤”为主题词检索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1949-2006年共有1707条记录,筛选出与慢性肾衰有关的记录有68条。以“真武汤”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1979-2006年共有491条记录,与慢性肾衰有关的记录有45条。以“真武汤”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在1979-2006年共有849条记录,与慢性肾衰有关的记录有48条。以“真武汤”为关键词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06年共有367条记录,与慢性肾衰有关的记录有35条。以“真武汤”为主题词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1994-2006年共有232条记录,与慢性肾衰有关的记录有25条。

  另外以“Zhenwu decoction”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未见有关报道,以“真武汤”为主题词检索民国中医药期刊数据库未见有关记录,民国以前中医期刊也未见报道。

  根据以上结果,手工查找有关期刊并进行核对,查漏补缺,排除重复发表及无关的文献,最后查出1949-2006年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运用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的文献101篇。

  2 文献统计分析

  2.1 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

  文献的年代分布:1949-1959年2篇、1960-1969年1篇、1970-1979年6篇、1980-1989年24篇、1990-1999年44篇、2000-2006年24篇。年代分布特点:论文主要集中在1980年以后,1949-1979年的30年间共9篇,仅占57年研究文献数的6.93%,是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研究的初始阶段。1980-1989年论文增为24篇,平均每年2.4篇,说明我国在此项研究上比较活跃。1990-1999年仍然呈平稳递增趋势,达44篇,平均每年4.4篇,占总数的43.56%,说明这方面的研究仍比较活跃。2000-2006年论文数24篇,虽较前稍有减少,仍然有不少研究成果。

  2.2 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

  101篇论文分别登载于50种期刊,其中载文量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有4种,分别为《陕西中医》10篇,《中医杂志》7篇,《新中医》7篇,《四川中医》6篇,占全部文献总数的29.7%,其中《陕西中医》收录文献最多,占全部文献的9.9%。登载4篇文献的期刊有3种,文献量12篇,占文献总数的11.88%。登载3篇文献的期刊4种,登载2篇文献的期刊9种,登载1篇文献的期刊29种;登载3篇、2篇和1篇文献的期刊数占载文期刊总数的58.42%。由此可见,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的研究论文在各级各类期刊上都有发表。对照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版)》,101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37篇,仅占36.6%,说明大多数论文发表级别不高,论文质量有待加强。

  2.3 作者所在机构、地区分布情况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全国共有88个机构进行了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的研究,其中发表2篇以上(含2篇)的机构有陕西中医学院5篇、长春中医学院3篇、中国中医科学院2篇、河北医科大学2篇、广州中医药大学2篇、南京中医药大学2篇、福建医科大学2篇、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2篇、四川省中医研究院2篇。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全国有25个省市区开展了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的研究,具体分布情况为陕西12篇、河南、广东、四川各8篇、浙江7篇、北京、吉林各6篇、湖南、福建各5篇、江苏、辽宁、山东各4篇、黑龙江、河北、江西、广西各3篇、重庆、上海、内蒙古各2篇、山西、安徽、湖北、云南、青海、新疆各1篇。可见,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的研究在国内得到比较广泛的重视。

  2.4 研究内容的分类

  通过查阅全文,按实际研究的内容可以将上述文献分为3类,临床研究76篇,占75.25%,对临床运用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临床研究文献中最多的是个案报道,有31篇;专病专方的研究17篇、通过辨证分型使用真武汤的研究有28篇。但以上研究中均没有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研究质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综述及理论探讨22篇,对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的辨证运用规律等方面也进行了探讨。真武汤的实验研究开展较少,仅有3篇,均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采用了整体动物实验和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 2.5 真武汤的剂型特点
76篇真武汤临床研究文献中均使用汤剂,未见其它剂型。

  3 结语

  综合以上文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57年来运用真武汤加减防治慢性肾衰的研究逐年增加,临床研究文献最多,其次为综述及理论探讨,实验研究方面亦见有少量报道,说明在研究思路上逐渐有新的突破。从文献的期刊分布来看,101篇论文分别登载于50种期刊,除少数集中发表外,许多文献分别发表在各级各类不同的期刊上,研究者所在机构和地区分布也比较广,说明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从文献类型来看,以临床研究为主,尽管建国以来有关临床研究持续不断,但多以个案报道为主,研究样本小,诊断及疗效标准也不统一,尚未见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的报道。另外,在Pubmed数据库中未见到运用真武汤防治慢性肾衰的临床或实验研究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的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很少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李 竞,杨香英.我国肾脏病学文献(1990~1999年)统计分析[J].医学情报工作,2002,23(5):264-264.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