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瘀血汤的实验与临床分析进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923 日期:2025-08-12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下瘀血汤;综述

下瘀血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组成为大黄二两、桃仁二十枚、虫二十枚(熬、去头足)[1],方中大黄荡涤瘀血,桃仁活血化瘀,虫逐瘀破结,三药相合,共奏活血逐瘀、攻坚破积之功效。原方主治“干血著于脐下者”,用于妇人产后瘀血内结腹痛以及心腹疼痛等证;现代广泛用于许多病证。笔者对其实验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 实验研究

  1.1 抗纤维化
  
  用四氯化碳诱导SD大鼠发生肝硬化,观察下瘀血汤对其防治作用,结果显示,与秋水仙碱相比,能明显提高大鼠的生存质量,增加体重,显著降低死亡率,在保护肝功能、抗肝细胞损伤方面也优于秋水仙碱[2]。下瘀血汤对四氯化碳加乙醇诱导SD大鼠形成的实验性肝硬化具有干预作用,下瘀血汤组、秋水仙碱组虽然抗肝纤维化程度相近,但在干预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提示干预脂质过氧化反应是下瘀血汤防止肝硬化作用机制之一[3]。以下瘀血汤加黄芪、当归自拟化积汤,观察其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调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肝脏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活化的HSC数量大大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显著弱于对照组。认为化积汤可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阻断肝纤维化的进程[4]。
  
  采用5/6肾切除法制作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给予下瘀血汤治疗,其对CRF大鼠肾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计数、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具有抑制慢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作用[5]。从下瘀血汤对CRF大鼠肾组织结构的影响看,该方能减轻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明显改善肾脏的组织结构,疗效与洛汀新相似,且优于大黄,为临床合理运用其延缓CRF提供了一定的依据[6]。采用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在佛波酯(PMA)刺激表面清道夫受体A(SR-A)上调后,用加减下瘀血汤的含药大鼠血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该含药血清能抑制由PMA刺激的HMC SR-A表达的上调,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作用明显增强。这对减少脂质在肾小球内的沉积、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有重要意义[7]。

  1.2 抗氧化

  利用肾大部分切除法制作大鼠CRF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下瘀血汤有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起到改善肾功能、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CRF的作用。从而证实,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的过量沉积,可能是下瘀血汤延缓CRF的作用机理之一[8]。建立链脲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下瘀血汤进行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24 h尿蛋白、血清一氧化氮(NO)、血清及肾组织匀浆SOD和丙二醛(MDA),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显示下瘀血汤可以通过降低血糖、增加SOD的活性及NO来保护肾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9]。

  1.3 改善血液流变学

  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CRF模型,灌胃下瘀血汤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方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显示其具有明显改善CRF存在着的高凝状态,从而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因此,改善血液流变学可能是下瘀血汤延缓CRF的作用机理之一[10]。

  1.4 改善肾功能

  下瘀血汤可以显著降低5/6肾切除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显著提高尿渗透压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可以明显改善大鼠残余肾的代偿性增生;具有升高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量,对延缓CRF病变有重要意义[11]。

  2 临床研究

  2.1 妇科
  
  以下瘀血汤治疗恶露不行致蓄血发狂,加生大黄、红花、黄连、酸枣仁、菖蒲、生甘草;少腹血瘀腹痛,合活络效灵丹加减;瘀阻胞中而漏下不止,加酒制大黄、川牛膝、红参、生甘草[12]。以下瘀血汤加三棱、莪术、延胡索、乌药、赤芍、淫羊藿、水蛭、党参、当归、生黄芪,采用活血化瘀散癥,佐以益气补肾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其中治疗后痛经完全缓解16例,明显改善18例,有改善2例,无效4例,止痛效果达90.0%;盆腔肿块或结节消失2例,明显缩小10例,有缩小16例,肿块依旧12例,反有增大2例,有效率66.6%;其中治疗后受孕2例[13]。应用下瘀血汤加川芎、赤芍、香附、当归、生地黄、枳壳、怀牛膝、牡丹皮、穿山甲,按不同证候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具有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祛瘀消癥之功,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4]。采用下瘀血汤加芒硝、牡丹皮、旋覆花、葱茎、茜草、益母草、山楂,治疗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50例,痊愈3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8%[15]。

  2.2 内科

  2.2.1 肝病

  以下瘀血汤为主治疗血瘀内结之肝硬化,使肝脉血行通畅,瘀血得化,瘀化则血行,血行则瘀去,肝气疏畅而脉络无所阻碍,则积聚散而癥瘕消[16]。下瘀血汤加黄芪、茯苓、白术、当归、白芍、甘草、鳖甲、丹参、柴胡、茵陈、鸡内金,治疗肝硬化蛋白异常60例。经3~6个月治疗后,全部患者腹胀、乏力、纳差等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血清白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17]。
  
  肝硬化腹水多为肝病日久,邪毒久羁所致。下瘀血汤加丹参、茜草、三七、龟甲、鳖甲、西洋参、白术、生地黄、牡丹皮、白茅根、茵陈,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扶正与逐邪兼施,利水与化瘀并进,配伍诸药,祛瘀不耗气,利水不伤阴[18]。下瘀血汤配伍炒白术、炮山甲、丹参、炙黄芪、醋鳖甲、党参、茯苓、炙甘草,临床辨证加减治疗早中期肝硬化患者120例,其中54例显效,60例好转,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19]。用下瘀血汤加黄芪合安体舒通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但远期随访中复发率高[20]。
  
  下瘀血汤加郁金、丹参、白花蛇舌草、忍冬藤,即活血化瘀为主配合解毒中药治疗肝硬化3个月后,e抗原(HbeAg)阴转率较高,表面抗原(HbsAg)阴转率亦较理想,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达83.3%[21]。

  2.2.2 肾病

  用下瘀血汤治疗肾络瘀阻型慢性肾炎58例,并与潘生丁治疗的31例作对照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7%,对照组为38.7%,该方不仅能改善此证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能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减少24 h尿蛋白量[22]。

  2.2.3 胃病

  下瘀血汤加生黄芪、白芍、白术、枳壳、川芎、香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痊愈11例,显效13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23]。予下瘀血汤加甘草、水蛭、黄芩、石斛、知母,治愈证属瘀热搏结、热耗阴伤的顽固性胃脘灼热患者1例,未再复发[24]。

  2.2.4 冠心病

  用大黄、桃仁、虫按3∶5∶3比例配制成蜜丸,予1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口服治疗。研究表明,该方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中的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水平,说明其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进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及预后[25]。

  2.3 外科

  2.3.1 狂犬病

  段氏[26]认为狂犬病证,大抵如狂如癫,是为瘀血所致,用大黄、生桃仁、虫、炙斑蟊,共为面,合黄酒、蜂蜜,空心顿服。临床治愈该病1例。

  2.3.2 乳糜血尿

  以桃仁、大黄、虫为主药,根据伴有症状的不同进行辨证,配以补气、益肾、清热,标本兼治、虚实并举。观察50例肉眼血尿或镜检血尿,持续1个月以上经多种方法治疗未愈的病例,服本方后一般5剂见效,服药1个月后有46例血尿消失(镜检无红细胞,乳糜试验转阴)[27]。

  2.3.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用下瘀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40例,证属肝郁火旺、瘀血阻络型,用下瘀血汤合龙胆泻肝汤化裁;证属脾虚湿蕴、瘀血阻络型,用下瘀血汤合补中益气汤化裁。结果,痊愈2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0%[28]。

  此外,有报道称,用下瘀血汤治疗瘀血凝结所引起的额头痛、胁痛、腹胀、腰痛、痹症等多种病症,每获良效[29]。

  3 结论与展望
  
  下瘀血汤是破血逐瘀的经典方剂,凡瘀血内停、瘀阻经络之证均可因证辨证施治。目前关于下瘀血汤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其临床疗效的,从文献报道来看,单纯活血化瘀疗效一般,同时配合补气行气、养血和血、健脾益肾、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法,每能取得疗效。同时,其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还有待于深入探讨,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 艾 华,郭晓东,张丽艳,等.金匮要略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1-12.

  [2] 钦丹萍,蒋挺英,韩建新,等.下瘀血汤防治肝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6):19-21.

  [3] 钦丹萍,蒋挺英,任永葆,等.下瘀血汤对实验性肝硬化及其脂质过氧化反应干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25-27.

  [4] 管 珊,李森林,李振方,等.自制化积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6,46(17):64-65.

  [5] 柴可夫,李 慧,楼基伟,等.下瘀血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PCNA阳性细胞、Ⅳ型胶原、FN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 10(3):140-142.

  [6] 柴可夫,李 慧,楼基伟,等.下瘀血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结构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3,21(8):1246.

  [7] 陈洪宇,童孟立,王永钧,等.加减下瘀血汤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2):67-70.

  [8] 柴可夫,李 慧,楼基伟.下瘀血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自由基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3):142-144.

  [9] 柴可夫,覃志成,李 慧,等.下瘀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6):344-345.

  [10] 柴可夫,李 慧,楼基伟,等.下瘀血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2):103.

  [11] 柴可夫,李 慧,楼基伟,等.下瘀血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0):597-600.

  [12] 胡先发.下瘀血汤临床应用探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0,14(2):16.

  [13] 朱振华,孙融融.加味下瘀血汤治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J].四川中医,2001,19(5):49-50.

  [14] 周洪前.下瘀血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6例[J].四川中医,1995,(2):37-38.

  [15] 李永丽.下瘀血汤加味治疗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5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5):61.

  [16] 俞娴秋.以下瘀血汤为主治疗肝硬化的体会[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8,12(1):13-14.

  [17] 刘云先,付连超,吕治国.下瘀血汤加味治疗肝硬化蛋白异常6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2):728-729.

  [18] 万廷信,盛延文.加味下瘀血汤治疗失代偿肝硬化验案二则[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1):32-33.

  [19] 董昌将,陈向荣.加味下瘀血汤治疗早中期肝硬化12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1,(8):339.

  [20] 林瑞钦.黄芪下瘀血汤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J].福建中医药,1996, 27(2):24.

  [21] 李绮章.下瘀血汤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37.

  [22] 李 慧.下瘀血汤治疗肾络瘀阻型慢性肾炎58例[J].中国医药学报,1997,12(4):33-34.

  [23] 高雅文,沈国良,于潇土.下瘀血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6):46.

  [24] 赵复国.仲景下瘀血汤治愈顽固性胃脘灼热[J].四川中医,1995,(2):34.

  [25] 王保申,刘革命,周建合.下瘀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栓素B2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6,26(4):38.

  [26] 张青森.段富津教授运用下瘀血汤治愈狂犬病1例[J].中医药信息, 2002,19(3):14.

  [27] 陈果然.仲景下瘀血汤在持续性乳糜血尿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4,8(1):25-26.

  [28] 王菊凤,许文捷,袁 岚.下瘀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0):53.

  [29] 彭述宪.下瘀血汤的临床运用[J].湖南中医杂志,1991,7(2):20-2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