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毅,徐世元,许平,梁启波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多普勒;心输出量;热稀释法;测量方法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多普勒;心输出量;热稀释法;测量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择期行肺切除术患者6(男4,女2)例,年龄51.2±14.7(31~75)岁. 术前ASA分级:Ⅰ级4例,Ⅱ级2例,6例均无食管、瓣膜和主动脉严重病变. 1.2方法在诱导前、气管插管后、开胸后、单肺通气后10和50 min,肺切除及恢复双肺通气后、侧卧改平卧8个时间点,用两法同时测量CO.患者充分镇静后,将食道探头装上探头套,检查探头和探头套间无气泡后,将探头经口或经鼻插入患者食道. 当探头到达胸5、胸6两椎体间,与降主动脉相平行. 此时慢慢旋转探头,当显示屏上清晰显示主动脉前后壁,绿色的回波能量条较长,多普勒血流图形标准,血流声音响亮时,表明探头位置正确. 平卧位将静脉导入鞘置入患者颈内静脉,固定后放入110 cm肺动脉导管,接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曲线判断导管位置. 当导管进入右房后,向球囊内注入1.5 mL空气,继续进管,观察压力曲线,直至导管漂到肺动脉. 测量时,在吸气末快速(≤3 s)向右房内注入0℃的50 g/L葡萄糖溶液10 mL. 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如其中1次测量值变异大于均值的10%,则再检测1次,取4次的均值. 2结果 Hemo法测得CO为(4.9±1.1)L/min,TD法为(6.3±1.5)L/min. F值为13.31,P&<0.001. 两法测得CO差值的均值为-1.4 L/min,标准差1.1L/min,95%一致性区间为-3.6~0.8 L/min. 回归方程为Hemo=1.69+0.50 Td,r=0.48,相关系数为0.692. 3讨论 TD测量CO在过去30 a得到国内外广泛接受并用于术中、ICU的心功能监测,是目前CO测量的金标准. 近年来,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发展迅速,无创、连续和实时监测成为新的趋势. 其中,超声多普勒技术相对较成熟,国外对其临床应用的评价文章较多,但一直存在争论. Moxon等[1]对1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用Hemo和TD同时测量CO. 研究发现,两法的相关系数为0.81. Jaeggi等[2]却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09,据此认为不能单用Hemo监测CO,且目前难以替代TD. 著名医学统计学家Altman和Bland认为相关系数和回归不能正确评价测量研究,推荐采用BlandAltman 分析来评价,用95%一致性区间代替相关和回归. 分析造成本研究Hemo和TD测量结果有较大差异的因素,可能有以下这些. Hemo方面: 定位虽有多种衡量指标,但实际操作仍有一定难度;测量结果易受电刀干扰;术中吸痰、患者体位变动、手术操作也可影响探头位置,因而影响结果. TD方面,冰水的误差,冰水进入人体前温度升高造成测得CO增大;CO结果受注入时间影响,肺动脉温度基线水平随呼吸变化,因此注射冰水应与通气周期中某一点同步. 虽然研究中已经注意,但影响难以全部排除;输液速度对测量的影响 补液过快会造成测量值偏低,但因病情因素,研究中有时补液较快;病理状态的影响,如左向右分流,右向左分流亦可影响测量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