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宫卫东,斯晓明,白俊,金兰,任军
【关键词】 胃肿瘤
关键词: 胃肿瘤;十二指肠溃疡;胃镜检查;组织学;诊断;螺杆菌感染;螺旋菌,幽门
0引言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死亡的第一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多数发生于中年以后,一般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以50~70岁多见,发病高峰为50~60岁.男性75岁以后,女性80岁以后有所降低[1] .男女发病之比为2.3~3.6∶1[1] .但40岁以下的胃癌患者并不少见,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西京医院1982-01/1999-06住院经胃镜或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40岁以下胃癌患者182例,占同期胃癌的12.98%.其中男93例,女89例,男女之比为1.045∶1.年龄21~40(平均33.4)岁.全组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144例,占79.1%;其次为反酸嗳气74例,占40.7%;恶心呕吐53例,占29.1%;上腹饱胀纳差132例,占72.5%;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41例,占22.5%;消瘦155例,占85.2%;吞咽困难幽门梗阻18例,占9.9%,腹部包块22例,占12.1%;腹水11例,占6.0%;上腹压痛98例,占53.8%.首发症状至确诊时间0.5mo~6a,平均8.3mo.胃癌家族性倾向的2例(按Amsterdam标准[2] 筛选),占1.1%.已查血型148例,其中O型36例,占24.3%;A型52例,占35.1%;B型42例,占28.4%;AB型18例,占12.2%.182例胃癌患者中Gimsa染色查Hp者共109(59.9%)例,77例查到Hp阳性占70.6%.
1.2 胃镜检查
做胃镜147名,确诊/疑诊113例(76.9%);误诊为胃溃疡14例(9.5%);反流性食管炎9例(6.1%);糜烂性胃炎7例(4.8%);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2.7%).漏误诊率23.1%.发现胃癌与十二指肠溃疡共存5例(3.4%).贲门胃底12例,占6.6%;胃体46例,占25.3%;胃窦93例,占51.1%;胃角23例,占12.6%;全胃8例,占4.4%.由此可知胃窦癌最多,其次为胃体癌.Borrmann I型4例,占4.4%;Ⅱ型17例,占18.7%;Ⅲ型19例,占20.9%;Ⅳ型12例,占13.2%(有91例未分型).167例做病理组织学分型,其中高分化腺癌6例(3.6%);中分化腺癌21例(12.6%);低分化腺癌81例(48.5%);印戒细胞癌35例(21.0%);粘液腺癌13例(7.8%);管状腺癌10例(6.0%);未分化癌1例(0.6%).
1.3 治疗
行手术治疗113例;其中根治性切除32例(28.3%);姑息性切除20例(17.7%);剖腹探查未能切除61例(54.0%).另51例行内科保守治疗;18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
2 讨论
从本资料看,40岁以下男女胃癌发病比例相近,为1.045∶1.由此可看出,40岁以下女性发病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女性,这可能与女性孕、雌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有研究[3] 证实,雌激素可通过阻断细胞于核分裂相中期,形成较多的非整倍体细胞,导致细胞癌变.另外,目前研究[4] 认为Hp感染可促使胃粘膜炎症、肠化→胃癌,较正常人有2~3倍的风险.中国人在幼年时Hp感染率明显增高,因而幼年时Hp感染后使胃粘膜病理改变,促使癌症发生.胃癌患者Hp感染率高[5] ,本组较符合(70.5%).
胃癌以胃窦部多见(占半数以上),尤其多见于年轻人.本组资料符合这一特点(51.1%).可能是因为胃窦部粘膜易遭受十二指肠返流液及更多胃酸损害,易出现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二者均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6] .
胃癌与十二指肠溃疡(DU)共存少见(占DU的0.1%~1.4%).本组二者共存有5例,占3.4%.DU以青年人多见,虽然DU的存在对鉴别胃溃疡性质无帮助,但对胃癌与DU共存认识不足,易发生胃癌的漏误诊.
血型人人具备,与遗传基因有关,又易于鉴定,提示胃癌与血型的关系,对探讨胃癌的遗传因素有重要价值,因此已引起普遍注意[7] .本组发现胃癌中A型血多见(35.14%).有文献表明癌症的增高可能是由于其有类-A抗原的倾向,O型或B型的人更容易制造出针对类-A抗原的抗体,因此A型的人防止肿瘤发展的能力差[8] .按诊断HNPCC的Amsterdam标准[2] 作为筛选家族性胃癌指标,本组中2例符合,占1.1%.对40岁以下胃癌患者应详细询问肿瘤家族史,以明确有无家族性倾向.
本组40岁以下胃癌占同期胃癌12.98%,男女比例1.045∶1.其特点:早期症状隐匿,无特异性,常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相似,且病程短[9] ,发病率低,临床医生缺少警惕性,因此极易误诊.本组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8.3mo.本组胃癌组织学以低分化癌最多(占48.50%),恶性程度高,分化差,多数患者确诊较晚[10-11] ,影响疗效.因此,临床上对患者有上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纳差,消瘦,特别是40岁以下就诊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目前,胃镜加活检仍为首选方法.本组病例胃镜初检确诊和疑诊胃癌的有113例(76.9%).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严格进行胃镜与病理学追踪检查.另外,在人群胃癌普查中,40岁以下者也应列为筛检对象,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者,更应列为重点对象.
参考文献: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87-489.
[2]Vasen HF,Fraumeni JP,Khan PM,Lynch HT.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up on Hereditary Non-Colorectal Cancer(ICC-HNPCC)[J].Dis Colon Rectum,1991;34(7):424-425.
[3]刘豫英,陈玉丽,吴 婷,李良庆,潘玉凤.52例青年人胃癌分析
[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1):28-29.
[4]Damesh J.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gastric cancer: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J].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9;13(7);851-856.
[5]Forman D.The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gastric cancer [J].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5;9(Suppl):71.
[6]唐世孝,王文兵,邓明明.内镜下804例胃癌好发部位分析[J].四川医学,1999;3(20):267-268.
[7]甘 蒂.肿瘤与遗传(综述)[J].肿瘤防治研究,1974,3(1):93.[8]王憧惺.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J].1979;2(6):97.
[9]钱可大,吴佩娟.青年人胃癌[J].中华消化杂志,1981;3(4):232.
[10]Bloss RS.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in the young adult [J].Surg Gynecol Obstet,1980;150(10):883-885.
[11]Tso PL.Gastric carcinoma in the young [J].Cancer,1987;59(9):1362-1363.转贴于
40岁以下青年胃癌182例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不同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关于尼莫地平对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 关于中药佳蓉片与雌激素对生殖系统作用的异
- 关于中药淋消宁治疗淋病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
- 关于氧杂非甾体雌激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对去
- 关于兰索拉唑和孟氏液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
- 关于单盲法观察气管拔管时脉搏氧饱和度的变
- 关于抽动一秽语综合征脑电图与遗传的关系
- 关于髁突软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体外矿化
- 关于Fcγ受体在胎盘细胞的分布
- 关于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
- 关于硬膜外镇痛对冠心病患者手术后应激反应
- 关于兔自体移植静脉狭窄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
- 关于抗前列腺特异抗原重链可变区单域抗体基
- 关于不合理用药对老年患者康复的影响及预防
- 关于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