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抽动一秽语综合征脑电图与遗传的关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6754 日期:2025-03-13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作者:张朝凤,曹文辉,邓兰秀


【关键词】 抽动一秽语综合征
  关键词: 抽动一秽语综合征;脑电图;遗传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独生子女,父母健在,无离异,同意参与.共16例患儿及其父母,(TS)患儿均符合DSM-TV诊断标准,即18岁前发病;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一种以上发声性抽动;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出现;病程超过1a;排除风湿性舞蹈病,肌阵挛EP,癫痫,肝豆状核变性和病毒感染的脑炎等.男10例,女6例,年龄6~14岁,病程1~2a,部分患儿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行为问题,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例,占18.8%;伴夜惊1例,伴强迫行为2例.有抽动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族史5例,占31.2%,其中父亲罹患2例,母亲罹患1例,双亲罹患2例.
  
  1.2 方法
  采用四川产ZN16A全数字化无笔无纸记录脑电地形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估计法安放电极,选用单双极导联,进行清醒状态下长达25min以上的常规及脑电动态观察,且加过度换气,睁闭眼;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再进行睡眠后连续描记,11例属自然入睡,5例在服水合氯醛后睡眠描记.历时45~60min后唤醒,继续动态观察10min.32例父母描记方法同上,其中描记到睡眠状态25例,余7例未能入睡.EEG分析参考黄远桂等编写《临床脑电图学》中的诊断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患儿EEG异常11例,占69%.其中背景脑电波慢波化3例,额颞占优势的局灶性慢活动增多5例,过度换气时慢波演变现象明显(爆发性高波幅慢波并有早期突破和延缓反应1例,棘波发放1例,睡眠EEG异常(纺缍波缺如1例,).父母EEG正常12例,异常20例(轻度异常11例,中度异常5例,重度异常4例).明显高于抽动障碍阳性家族史(χ2 =4.176,P&<0.05)其中双亲EEG异常6例.EEG正常的5例TS患儿的父母EEG异常3例;EEG异常的11例TS患儿的父母EEG异常17例,有明显差异(χ2 =6.5532,P&<0.05).
  
  3 讨论
  遗传在TS的发病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TS家族成员中,抽动障碍的发病率约40%~50%,国内仅有26%,本组为31.2%,均低于国外文献报告.本EEG显示,TS患儿父母中EEG异常率为62%,显著高于抽动障碍阳性家族史的比率,而且,有EEG异常的TS患儿,其父母的EEG异常率亦较高,因EEG是一种客观的大脑电生理指标,EEG的个体特异性由遗传因素所决定[1] ,因此,对TS患儿及其一级亲属的EEG探讨,可视为对TS遗传学探讨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宋伟宏,张远惠.脑电图的遗传性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1;24:301-303.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