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6681 日期:2025-03-12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儿童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

  1 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1997-06/1999-06共收治肺炎患儿196例,其中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40例(20.4%),男23例,女17例;年龄1.5~14岁,其中&<5岁7例(17.5%);5~10岁22例(55%);10~14岁11例(27.5%).春季发病11例,夏季3例,秋季6例,冬季20例.诊断标准:①发热伴剧烈咳嗽;②肺部物理体征有或无;③胸片呈现不同程度肺部炎症表现;④支原体抗体阳性和/或冷凝集试验≥1∶64和/或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29),咳嗽(40),刺激性干咳(32),痉咳(2),咳嗽有痰(6),呼吸困难(1),肺部无体征(6),局部呼吸音减弱(23),有干湿罗音同时存在(9).和局限喘鸣音(2);肺外表现为乏力、胸闷、胸痛(3),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肝脾肿大(1),轻度贫血(1)和皮疹(1).实验室检查WBC&>10×109 ・L-1 8例(20%),&<4×109 ・L-1 1例(2%);Hb96g・L-1 1例(2%);ESR(30~40)mm・h-1 33例(82%);LDH及同功酶检测增高3例(8%);ALT增高1例(2%);冷凝集试验&>1∶64 31例(78%);PCR阳性27例(68%);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32例(80%);X线单侧或双侧肺门阴影增重10例(20%),斑片状浸润影侵犯下叶者22例(55%),其中右下叶侵犯15例,云絮状阴影4例(10%),ECG窦性心动过速伴心律不齐,Q-T延长及T波改变1例(25%).
  治疗与转归:入院后严格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化气道分泌物,止咳祛痰,并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伴有肺外表现者给予对症治疗,疗程平均2~3wk,体温降至正常平均时间为7d,咳嗽减轻平均时间为5d,完全消失平均时间2wk,胸片显示肺部异常吸收好转时间为2wk.   2 讨论
  支原体肺炎一般起病较缓和,病程长,患儿常有发热,体温常达39℃左右.热型不定,发热时间可长达1~2wk.咳嗽持续时间多为2wk左右,大部分表现为刺激性干咳,继之转为痉挛性咳嗽,部分呈百日咳样痉咳,少部分咳白色泡沫痰.支原体肺炎体征少而X线表现多,有时全病程无任何阳性体征,持久的阵发性剧咳为突出表现.X线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大多呈斑片状阴影,多侵犯右下叶.支原体肺炎血液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血沉常增快,并伴有轻度贫血.冷凝集试验≥1∶64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支原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间接血凝实验检测支原体抗体为特异性诊断方法,它简便易行,较为实用.血清中IgM抗体,于发病1wk左右出现,2~3wk达高峰,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滴度在1∶32以上有诊断意义[1] .
  
  支原体肺炎常伴有一些肺外表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及免疫系统、泌尿系统、骨骼肌系统.本组患儿伴有心肌炎、胃肠炎及肝损害,贫血及皮疹共7例.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普遍认为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和平滑肌组织存在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引起支原体的肺外表现[1]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无效,所以治疗支原体肺炎应选择影响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作用一类的抗生素[2] .试管内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非常敏感,临床使用能减轻症状,缩短疗程,故首选红霉素.我们对于不需住院治疗的患儿给予口服红霉素,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玉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6:339-340.
  [2]董宗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4:235-23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