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ommittee,Beijing 100763)
摘要 陶行知健身思想是他#29983;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20513;扬健身的目的,是为了造成#20581;全的公民和 健康的#27665;族。运动锻炼、养护、卫生预防#12289;营养及休息是其健身的主要#20869;容与手段。陶行知健身思想具有对#35937; 的普遍性、作用的基#30784;性、实施的可行性、思#24819;的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 陶行知,健身思想,#29305;征
The Study of Tao Xingzhi's Thinking
on Physical Fitness
Zhou Zhijun1) Pan Zhichen2)
Abstract Tao Xingzhi's thinking on physical fitness is anorganic part of his life-education theory.He advocated thatthe aim of physical fitness was to foster healthy citizens and robust na tionalities.Physical exercises,health maintenance,epidemic prevention,nutrition and rest are the
main contentsand means of his thinking on physical fitness.Tao's thinkingon physical fitness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universality ofthe objects,functional fundamentality,operational feasibili tyand thinking liberality.
Key words Tao Xingzhi,thinking on physical fitness,character
* * *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代史#19978;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值此纪念陶#20808;生逝世50周年之际,研究#21644;探讨他 的健身思想#65292;对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推#36827;全民健身计划的全#38754;实施是非常有益的。
1 陶行知健身思想的基#26412;内容
健身这一概念,陶行#30693;早在40年代就已提出来了。健#36523;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较为#22797;杂的社会现象 。#23427;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37096;分,是构成个人生活方式的一项重#35201;内容。它是以运动为基#26412;手段,辅 之卫生#19982;营养等,以追求身心健康并参与#25913;造世界为目的的一#39033;实践活动。
纵览陶行知献身教#32946;的一生,他健身思想#30340;内容是非常丰富的#12290;他曾用一系列相近的概念来表#36848;自己的健 身观#65292;如健康、康健、厚生、体健、#20445;健、健全、身心两健、健全#20043;身躯、锻炼体魄、养生而不杀#29983;、建立健 康之堡垒、#36896;成健全的民族,等等。恩格斯在《#33258;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门#31185;学都是分析个别的运动形式 或一系列互相关联#30340;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65292;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24418;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27425;序的 分类和排列”#12290;据此,我们在研究#38518;行知健身思想时,把#23427;放到与生活教育理论、与运动锻#28860;、卫生营养等广 泛的联系中加以分析,#36827;而探讨和把握陶行知健身思想的实#36136;。
1.1 健身与生活#25945;育 陶行#30693;的健身思想与他的生活教#32946;关系极为密切,大体经历了以下#19977;个阶段。第一 阶段#65292;1927年以前,从批判传统的#25109;害身体的“残废教育”“杀人教#32946;”中发现“活的教#32946;”和“生活教育” 阶段。陶行知自幼生性#27963;泼,少年时常与小伙伴在一#36215;作踢球游戏。据友人回#24518;,陶行知常常说:“健康#20043;精 神寓于健康之#36523;体,休闲时间要多活动,#38203;炼体魄”。他目睹传统教#32946;的种种弊端,针贬它是“吃人#30340;教育” ,“#20174;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21463;下来,便等于一个#21560;了鸦片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33021;提,面黄肌瘦,弱 不禁风#65292;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32771;、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35797;,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20102; ,手也瘫#20102;,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20063;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26448;。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25945;学生自己 吃自#24049;。”他揭露中国旧教育#26159;“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8221;,结果是“拼命读书,始有#36817;视,继而驼背 #65292;始而吐血,以至于夭折。”#38518;行知不仅对传统教育予以无情的#25256;击,而且善于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26032;世界, 提出他的“活的教育”、“#29983;活教育”主张,五#22235;运动后,在批判传统教育#2001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24605;想逐步萌 发#36215;来。1923年他在致程仲沂信中#35828;:“体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的#65292;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目的。学生#26159;学习 人生之道的人,#23398;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是断断#20046;不可的。”后来他在#32473;胡适的信中又写道:“人生第一#35201;事 是#24247;健,第二要事是康健,第三要#20107;是康健,”并说过#65292;“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30340;中心,我们深信健康是#29983;活 的出发点,#20063;是教育的出发点”,揭示健康#19982;人生、与学问的关系。这充分#35828;明了陶行知的健身思想是他#30340;生 活#25945;育思想的先导,没#26377;健身思想的形成,就不会有生活#25945;育理论的问世。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第二阶段,1927年#38518;行知健身思想与生活教育理论#20132;互作用,紧密结合和系#32479;化阶段。1927年3月,陶#34892;知 创办晓庄师#33539;学校,这是他的健身思想#19982;生活教育理论有机结合、相#24471;益彰的新阶段。从理论#19978;看,这时的健 身思想已经与#29983;活教育理论密切结#21512;、水乳交融,成为#29983;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20998;。这首先表现在生活教育 的目标上,即:1)#24247;健的体力;2)劳动的身手;3)科学的头脑;4)艺术的兴趣;5)团结自治的精神。他还#22810;次将 康健#21644;生活连起来说:“是#24247;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65292;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32946;”,“过康健 #30340;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他#22312;《教学做合一下之#25945;科书》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的以文#23383;为中心的教科书, #32780;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26032;教科书,即以健康生活、劳动生活#12289;科学生活、艺术生活、改造社会#29983;活为新教科书 的内#23481;。从实践看,晓庄#23398;校始终把健身运动贯穿于教#23398;实践全过程。每天早晨五#26102;半至六时半全体学生练习 “拳术”,根据#21508;人体质和兴趣,分别学#20064;刀、枪、剑、棍,进行跑步、徒手#20307;操等活动。并经常举#21150;学校以 及联村运#21160;会,进行跑山、举#30707;担、玩石锁、跳远、跳绳#12289;掷球、提水竞走、30m赛跑等各#39033;运动。正象他在《 萧#22330;工学团一周年纪念联合运动会歌#12299;中所写的“踢的是@①子,打#30340;是拳头,放的是风筝#65292;砍的是斧头,挑 #30340;是粪桶,舞的是锄头,玩的#26159;石担,攀的是山头”。这些健身#27963;动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教#32946;的精神。在这 一阶段,陶行知#30340;健身思想继续给他的#29983;活教育理论以深刻影响,在生活#25945;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首#35201;的和基础的 地位#65292;在实践中他已将健身#20869;容自觉地纳入了平民教育、普#21450;教育运动之中。
第三阶段,1938年以后陶行知#20581;身思想借助于生活教育实践进一步#28145;化与发展阶段。一二九运动后,办#23398; 条件异#24120;艰苦,陶行知仍大力#23459;扬“健康第一”的健#36523;主张,在学校坚持开展跑步、#36339;高、跳远、投掷手#27060;弹 、游泳、跳#32499;等体育健身活动。#36825;一阶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35770;发展到时间上几乎关涉#21040;人类古今未来、个体 #20043;终身,空间上几乎#35206;盖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22218;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12290;同样地,他的健身#24605;想也相应地大大 拓展了。1942#24180;7月,陶行知作了《每日四#38382;》的重要讲话,号召全体师生每#22825;都要问一问自己的#36523;体、学问、 工作、道德“有没有#36827;步?有,进步了多#23569;?”他的这些可贵的思想主#24352;和我们今天正在推#23815;的终身教育、终 身体育是高度一致的#12290;
1.2 健身与运#21160;锻炼 #38518;行知早在1919年任南京#39640;等师范教务主任时,曾在报告实施#24503;、智、体的教育概 况中认为“体育为德智二育#22522;本”,应“以养成坚强之体魄,充#23454;之精神为标准”。并提出“养护所#20197;培养元 气,锻炼所以#25805;训筋骨,医治所以矫正体#26684;”的健身方法。具体#23454;施则实行分食、体操课#12289;早操、课外运动、 兵操、拳术、诊#30103;预防等。后来在育才学#26657;还开展有田径、球类#12289;国术、游泳、游戏、童军操、露#33829;、远足等 健身活动。专聘有#27494;术和游泳教员,对学#29983;进行运动指导。陶#34892;知要求要学生做的事,#25945;职员须躬亲共做,他 #33258;己经常参加跑步、登#23665;、徒手体操、游戏和武术#31561;各种健身活动,有时还和#24072;生一起参加集体游戏和跑山竞 赛。
陶行#30693;倡导运动健身,强调教学做#21512;一,使之融入到实际#29983;活之中,重视追求健身的实#38469;效果。如1932年 5月,他在《申报》自#30001;谈专栏撰文描述拳#26415;说“鹤子门的拳用力在臂;蛇子门#30340;拳用力在腰;豹子门#30340;拳用力 在胸;虎子门的拳用力在背;#40857;子门的拳用力在周身”。#38416;释不同拳法对锻炼身体#30340;作用。他还针对教师#27611;杏 秀落#27700;被淹死的事,在《教育者的#26426;会与责任》演讲中说“学校讲#27714;体育,该问此种体育是否增加学生#30340;体健 ,使他们不致#26377;种不测之事发生?”强调健身的#23454;效性和实用性。
1.3 健身与卫#29983;、营养 陶行知一贯#20027;张“以提高卫生教育的效力来代#26367;医生,保证健康”#12290;他认为健身 ,除运#21160;外,首推卫生。卫生者,“保卫生#21629;”也。他在《每日四问》中阐#37322;:“卫生的首要在#39044;防疾病,卫 生教育就在于#25945;人预防疾病,减少#30142;病。卫生教育做得好,虽不#33021;说可以做到百分之百不生病的效果#65292;但至少 是可以减少#30334;分之九十的病痛”。为了“建立#31185;学的健康堡垒”,他提出#35201;筑起“三道防线”,一是制造扑#28781; 病菌绝除病菌#21450;携带病毒者之工具,二是实施#29615;境卫生,三是赤裸裸#30340;靠着身体的力量与病菌#32905;搏。同时陶行 知主张防重于治#65292;认为“善战者不战而退#25932;之师,故一分预防胜于十#20010;医生”。他把“卫生教#32946;之普及”列入 重要议#20107;日程,并制定了一套较全面的#26377;关卫生教育管理的规章制#24230;,使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1229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为达到健身的目的和#25928;果,陶行知指出“营养要充#36275;,环境要卫生”,二者#30342;不可忽视。因为:“用营养 来防止疾病#20043;加重,总比爆发后的医#27835;要经济得多。”强调卫生营养对健#36523;的重要作用。
陶行知一方#38754;鼓励人们要积极参与运动实践,另#19968;方面又提醒人们要注意休息、养#25252;,他认为“适当的休 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之一#65292;万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就是#31561;于在与生命开玩笑”。他还把劳#36920;结合的主 张#65292;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21407;则,诸如:从容工作#12289;学习为原则,紧张#31361;击为例外;拿休息来预防疲 劳,重于拿#20241;息来治疗疲劳;对于元气#23452;多储蓄,对于健康切勿透#25903;;操劳不要超过体力之限度;病#26410;愈工作 不可太紧张;#21147;所能及者,尽力为之,力所不#33021;为者,修养以待之,等等。#38518;行知关于劳逸结合思想的#28145;刻之 #22788;还在于充满着辩证法思想#12290;他在《在晓庄》序中#65292;希望书作者“恢复健#24247;之后,要把一生的事,#21248;在三十年 里从容的干,不要#25226;一生的事挤在三年当中急急的干,#26377;时,不干的干比干#30340;干还重要的多”,他用通俗的语 言深刻揭示出事业#19982;健康、当前与长远、劳#21644;逸之间深层的辩证关系,他对健#36523;与卫生、营养、休息#31561;相互关 系的独到#35265;解。对我们全面理解健身#65292;建立科学的健身观具有#21551;迪意义。
2 陶行知健身思#24819;的主要特征
通览陶行知的宏论#21313;卷,纵览其整个教育#29983;涯,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的健身#24605;想具有以下4个主要特征:
2.1 健身对象的#26222;遍性
2.1.1 健身主体具有终身性 陶行知主张#21253;括健身在内的生活教育,是#8220;积日为年,积年为#32456;身”的,是 “与生同来,与死同去”的#65292;“是整个寿命的教育,不是短#21629;的教育”。陶行知所说#30340;整个寿命的教育,也#26159; 对他健身主体终身性#30340;恰当表述,因为生存和健身总是#19982;人生始终的。他曾指出“做一#20010;整个的人”的首要要 素就是“要有健康#30340;身体——身体好”,“而残废的—#8212;他的身体有了缺欠,他当然不能#31639;是整个的人”。而 健身的任#21153;就是塑造“健全的人——既无疾病#65292;又不残废”。这个任#21153;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20026;不仅不 健全的人需要健身,而#19988;由于人的活动特别是生#20135;劳动,往往会造成人身体的不均衡#21457;展,给本来健全的人带 来某种意义上的不健全,#24517;须要用长期的健身运动#30699;正之。陶行知认为#65292;“矫正不规范动作的练习是通#36807;体育 进行的”。#27491;如毛泽东所说“善其身无过于体#32946;”,因此,健身无疑将#20276;随人终生。
2.1.2 健身#30340;主体具有全员性 陶行#30693;强调应该“把儿童健康当做幼稚园#37324;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 师应当做健康#20043;神”,同时不能“把教#24072;的健康忽略了”,#24182;提出全民性的健康健身要求,#20182;说,“要保持每 个分子生理与心理之#20581;康”。做到“把国民的康健#31435;一个稳固的基础,#21483;个个国民都有血钯,有生气#65292;有精神 ,都能抵抗#30142;病,扫除障碍,战胜困难”。可见#65292;陶行知所谈的健身主体,从#24188;稚园儿童到成人,从学校师生 到社#20250;上的每个分子,个个国民,具有#22823;众性、全员性。
2.1.3 健身#23545;象具有恒久性 陶行#30693;比马寅初早20多年#25552;出少生、优生、优#32946;的主张。无论是健身主体#30340; 终身性#36824;是全员性,都是与个体生命共始终#30340;,因而是暂的、有限的。而人种是#23545;人生的超越,这就使健身问 题与全#20154;类联系起来了,使健身主体由#26377;限进入无限,使健身对象#20855;有了恒久性。
2.2 健身实施的可行#24615;
健身不仅在#30693;,更在于行。陶行知健身思#24819;的特点之一,正在于他自身具有#30693;行统一性,即实施的可行性 。具体表现在:
2.2.1 目标明确,#26377;的放矢 陶行知指出#65292;“体健是人生的一个最要目的,#20063;是学问的一个最要目#30340;”, #8220;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但#20182;所主张的健身目的远不止只为#20010;人健康,纵观他不同时期#23545;健身的种种论 述,陶行知健身主张具有#26356;重要的社会目的。#22823;体可归纳为:一是#36896;成健康的民族。二是培养普遍的军#20107;能力 ,保卫#22269;家。三是征服自然,#25913;造社会。可见陶行知倡扬健#36523;,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健康,而且#19982;整个民族的 兴衰和人类的发展进步紧#23494;联系在一起。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2.2 创造条件,因#38475;就简,量力而行 健身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20214;。但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12290; 陶行知曾在《败家#23376;的体操》中写道:“进城考学#22530;,学会拍网球,洋人发大财#65292;老子叹气卖老牛”。批评#20102; 不顾客观条件#30340;做法。他主张健身应因地制宜、#21019;造条件、因陋就简,#20182;提倡学生选择一些#19981;一定花很多钱, 实用性强的健身项目,如#28216;泳、爬竹竿、跳远、游戏等#65292;甚至“走来走去练习脚步#20063;于康健有益”,这#23601;根本 不用花钱也能健#36523;了。
2.2.3 掌握规律#65292;讲究方法,订立标#20934; 健身运动也有#35268;律可循,它是目标与方#27861;的辩证统一。陶行知在 实践中探索了#19968;系列行之有效别具特色#30340;方法,诸如成立各种形式的体育#32452;织,完善各项运动设施,选择#24418;式 多#26679;的运动项目,“建立健康#30340;堡垒”,推广卫生运动,施行“学#26657;卫生计划”,制定“育才#21355;生教育二十九 事”,引导师生“每日#22235;问”,进餐实行分食制等。此#22806;,他还总结介绍国内有关人体#27979;定标准、身体检查标 #20934;及运动测量标准,以指导人们进#34892;科学的健身实践。
2.3 健#36523;作用的基础性
2.3.1 健身与生命质量 健康与长寿是对#20154;的生命在质和量两个方#38754;的积极要求。健康是长寿的#20445;证和必 要条件,长#23551;是健康的发展结果和趋势#65292;这两者统一的情况又与健身#36816;动有着密切联系。陶行#30693;主张要“锻炼 自己之#36523;体,使之强健”,同时他#36824;认为,“从来人的死#65292;多是由病的。考病之由#26469;,不外两种,一是由#20154;的 操#21171;过度致伤身体而殒命;#20108;是由人的卫生上没有讲#27714;,以致出了毛病,终至因而送命”#12290;所以,他要求对身 体#24212;“预防”“保护”,#21435;谋永久的生活。陶行知对健#36523;与生命的质和量关系#30340;认识是全面而深刻的。
2.3.2 健身与全面#21457;展 首先,陶行知指出#36523;心两健,缺一不可。他主#24352;“以养成坚强之体魄#65292;充实之精 神为标#20934;”。他认为,身体上的#29983;活固然要紧,精神上的生#27963;也是要紧的。健身从#26412;质上说是自然属性和社会 属性#30340;统一,健身的过程——运#21160;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25152;以,健身的效果也必定是精#31070;和物质的统一。 其次,陶行知#35748;为“体育为德智二育基本”。1923年他在《致程仲沂》#30340;信中说:“先生所说做学问有三要#32032; ,一体#20581;、二天才、三财力,很有见地。#8221;说明他对程关于身体健#24247;是做学问的首要条件的看法是赞许#30340;。陶 行知还#25226;讲卫生求体健与培养人#33391;好的生活习惯,陶治人们高#23578;的思想情操联系起来,把健身看成#26159;德育的基 础。并且指出#65292;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精#31070;面貌对于健身具有重要的反作用#12290;他关于健身与全面发展关系的#35748; 识充#28385;了辩证法精神,是科学的。
2.4 健身思#24819;的开放性 陶#34892;知的健身思想的开放性,主要#34920;现在它向实践开放,向#29983;活开放,向历史开 放,向未来#24320;放,向世界开放。
陶行知的健身思想,#24402;根结底来源于生活#23454;践。例如,他提倡#28216;泳运动,发起筹建“#20013;华杏秀游泳社”, 就是根源于生活中发生了#19968;位女教师落水不能自救#65292;同行多人也无人相救,眼睁睁看着#22905;淹死的一次偶然事故 。又如,他在30年代初对武术特感#20852;趣,也非偶然,而是与当时国难当#22836;,需要强身自卫密#20999;相关。
关于向历史和未#26469;开放,两者是相互联系的。#38518;行知认为,我们虽然#29983;活在今天,但今天是昨天的继续#65292; 我们既要拥有历史#65292;又要“造就成健全之#27665;族,以适应二十世纪的世界#12290;”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36923;辑上讲,继 承过去与#21019;造未来是统一的,任何一种真#27491;向生活实践开放的思想理论,#24517;定具有历史继承性#12289;与时俱进性、 自我超越性、#31185;学预见性,因而具有顽强#30340;生命力。
关于面向#19990;界,可从陶行知与#32654;国著名体育家麦克乐#30340;交往和卓有成效的合作#20013;略见一斑。陶行知在为出 席世界教育会议而写的英文#35770;著《民国十三年中国教育现状#12299;中特书一笔,“在国立东南大学#21450;中华教育改进 社赞助下,由麦克乐教#25480;指导的大量研究,或许是今年#36827;行过最重要的研究,”这表明#65292;陶行知虽然反对不切 合中国国情的洋化#25945;育,但并非反对汲取外#26469;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后者则是开放#30340;。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3 小#32467;
综上所#36848;,我们认为,陶行知的#20581;身思想是丰富的。从渊源看,陶行#30693;健身思想是伴随他的生活#25945;育理论 形成与发展#30340;,并成为他整个教#32946;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倡#25196;健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身心健#20840;的人,同时 具有鲜明的社#20250;目的。他主要通过各种#24418;式的运动锻炼、卫生#39044;防、营养、休息、养护等多种途径#20104;以实施。 锻#28860;、养护和医治结合是陶行知健身#26041;法之精要。
#38518;行知健身思想有对象的普遍#24615;、作用的基础性、实施#30340;可行性和思想的开放性等基本特#24449;。研究和借鉴 他#30340;健身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体育#25913;革,坚持从国情出发,推进体育#30340;社会化,全面实施#20840;民健身计划具 #26377;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全集#65294;第1~10卷.成都#65306;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周志俊.陶#34892;知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安#24509;师范大学学报,1984(4)
3 胡小明.陶行知与体#3294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9(4)
(收稿日#26399;:1996—06—14)
字库未存字注#37322;:
#65312;①原字毛勾上加聿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