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运动干预社区老年人高脂血症效果评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8176 日期:2025-10-14 来源:论文网

【摘 要】目的 研究饮食与运动对社区老年人高脂血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对100 例社区老年高脂血患者进行6个月的饮食与运动干预行为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TG、TC 等生理指标下降,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
论 饮食与运动干预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凭其地缘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和防治指导服务,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高脂血症;饮食治疗;运动行为
目前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危险因素的影响,以高脂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据有关统计,我国目前高脂血患病率达18.6%。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服用降脂药可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但长期服药产生的副作用不利于健康[1,2]。日本动脉硬化学会也已于2007年修订了《动脉硬化性疾病预防指南》,其中建议对高脂血症早期人群的干预应以饮食与运动为首选,而对半年后仍未达标的患者才考虑药物治疗[3]。高脂血通常是以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环境因素等为主引起的,因而通过科学地调控、改变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可有效预防、降低和治疗此类病症。而在诸如此类慢性病症的防治过程中,社区医院可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平价、便捷的健康管理和防治指导服务[4]。本文对100 例饮食与运动干预的社区高脂血症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 例评估对象均为近年我科高血压、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脂血病症住院患者;其中男42 例,女58 例,年龄60~85 岁,平均72 岁。通过对以上患者健康信息中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病患者中均具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静坐、肥胖等因素占较高比例,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康档案


其内容包括:①基本情况:个人一般资料;既往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嗜好等;②血脂检查记录;③健康问题记录。
1.2.2 干预措施
对其中愿意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参加饮食与运动干预的100 例高脂血患者制定详细可行的干预措施,分为:①饮食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建立“四低一高”的饮食习惯,即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②改善生活方式:减肥、戒烟戒酒;③运动干预:改变静坐方式,坚持有氧运动,合理控制运动强度、次数和持续时间。
1.2.3 效果评价
6 个月后,对该组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主要以生化指标为评价依据,包括,TC、TG、LDL-C与HDL-C。
1.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结果均以x±s 表示,干预前后各指标变化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干预前后本组100 例患者血脂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干预后,患者的TC、TG、LDL-C 和HDL-C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各项指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饮食与运动干预,患者高脂血症各项生理指标均趋向正常,证实了运动与饮食干预能有效调节血脂,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体内脂类主要经食物消化后吸收积聚,以TG的形式贮存在体内。控制饮食和低热量饮食既可抑制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减少TC 的合成,又能使急速敏感性酯酶活性增高,使脂肪中TG 分解成非酯化脂肪酸及甘油。当机体运动时,TG 以各种形式进行氧化和分解,脂肪中的酯酶活性增高,血脂相应降低。这是饮食与运动干预高脂血症的生理机制。而普通患者对此知之甚少。因此,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通过饮食与运动干预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能有效防治高血脂症。
统计显示,本组研究对象中只有18%的患者对高脂血症的防治有所了解,但并没有内化为自觉行为。可见,宣传高脂血症的生理机制及高脂血作为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的危害程度,普及高血脂症的治疗方法,尤其是饮食与运动干预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社区卫生服务在高脂血症的防治中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大有可为之处[4,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缺乏健康知识,居民肉类、蛋类及糕点类食物的平均摄入量与血清TC 呈正相关。经统计,本组研究对象中72%的患者每天或经常食用蛋类、糕点类和肉类,且食用油、盐的摄入量偏高,而对果蔬类食物的摄入量相对偏少。对高脂血症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有:控制饮食,低脂食物,不饱和脂肪酸食物,低动物蛋白饮食,低糖饮食,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食品。做
到少肉多菜,少食多嚼,少盐多醋,少糖多果,戒烟戒酒。
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喜好以静坐方式聊天、看电视、玩牌等。本组研究对象中平均每天静坐超过5 个小时者占57%。运动干预主要指增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打太极、打门球、打乒乓球、跳健身操等。社区医院可向所属社区居民宣传推介运动干预疗法,包括运动形式、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细节[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凭借自身地缘优势,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讲座,设立健康教育橱窗,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和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材料,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信息,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健身的理念,使居民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有氧运动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从而有效防治高脂血症。

参考文献


[1] 王洪礼,宁莉,门昆,魏殿军.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0,2 (16):583-84.
[2] 米占山.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200.
[3] 曲智(译).日本动脉硬化性疾病预防指南(2007 年版)[J].日本医学介绍, 2007,28(7):4.
[4] 蔺大明,殷雪莲.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在高脂血症护理中的作用[J].职业与健康,2010, 4(26) :475-76.
[5] Kelly RB. Diet and exercise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lipidemia[J]. Am Fam Physician, 2010,81(9):109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