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中,徐咏梅,张青,杨国旺,唐武军,王笑民
【摘要】 目的 观察化瘀丸联合TC方案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方法 将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瘀丸联合TC方案化疗)30例、对照组(TC方案化疗)30例,观察2组血瘀证候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生活质量、化疗毒副反应、近期疗效以及血凝指标。结果 2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46.7%、37.9%(P&>0.05),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86.7%、68.9%(P&<0.05);治疗组化疗前后卡氏评分未见明显下降,对照组化疗后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肌肉关节痛轻微,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瘀证积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化瘀丸联合化疗可减低血液高凝状态,缓解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化瘀丸;化疗;晚期卵巢癌
卵巢癌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3%~27%,化疗是卵巢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顺铂或卡铂联合紫杉醇类药物已成为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卵巢癌的常用法则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晚期卵巢癌使用以活血化瘀为治疗法则的化瘀丸联合紫核醇+卡铂(TC方案)化疗的疗效及对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卵巢癌诊断、临床分期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治疗血瘀证的(试行)症状分级量化积分。
1.2 纳入标准
有明确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癌患者;分期属Ⅲ期或Ⅳ期;年龄≥30岁或年龄≤70岁;卡氏评分≥60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常;存在血瘀证;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病例选择
60例病例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2003年10月-2007年11月期间住院患者,符合上述条件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有1例中途自愿退出观察,对照组完成病例为29例。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2组年龄分布、病理及分期情况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略)
2 方法
2.1 病例分组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化瘀丸联合TC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TC方案化疗)。
2.2 治疗方法
2.2.1 中药治疗
化瘀丸(北京中医医院临床应用40余年的协定处方,由水蛭、虻虫、王不留行、草河车、白芷、生牡蛎、桃仁、赤芍、西红花、当归、延胡索、砂仁、生晒参、生黄芪和郁金等组成)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研制,北京勃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100粒重4 g,每袋6 g。治疗组每次服6 g,每日2次,与化疗同时使用,连续服用8周。
2.2.2 化疗方案
采用TC方案:紫杉醇150 mg/m2,静滴3 h,第1天;卡铂300 mg/m2,第2天。21~28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2.3 观察指标
血瘀证候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生活质量、血凝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各测量1次;每周测血、尿常规、便常规加潜血、心电图;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查盆腔CT。
2.4 评价标准
2.4.1 血瘀证候症状分级量化积分
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治疗血瘀证的症状分级量化积分。
2.4.2 疗效判定
参照WHO实体瘤的疗效标准进行判定: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3]。
2.4.3 生活质量
采用Karnofsky(KPS)评分[4]。
2.4.4 化疗毒副反应
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3]。
2.4.5 血凝指标
仪器使用库尔特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凝固法,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采用散射比浊法。
2.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
3 结果
(见表2~表6)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瘀证候积分比较(略)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略)表4 2组患者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5 2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比较(略)表6 2组患者血凝指标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晚期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血瘀证[5]。血瘀证的病理基础是血液高凝状态[6]。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抗凝及针对凝血、纤溶系统各个环节的治疗可能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播散过程[7],建议肿瘤患者在严密监测凝血状态情况下,使用抗凝药物。有研究表明,使用抗凝药物对生存期有一定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以综合治疗为主,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作为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的首选方案取得了一定的疗效[8]。美国妇科肿瘤学会(GOG)主张以紫杉醇加卡铂作为晚期卵巢癌的一线化疗方案[9]。
卵巢癌属于中医学“癥瘕”、“肠覃”范畴。《诸病源候论》描述癥瘕的证候说:“若冷气入于胞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涩……”;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癥瘕之证其“血留滞作瘀,唯妇人有之”;《医林改错》更认为腹内有形的包块,皆由瘀血所致,说明卵巢癌患者病机与血瘀有密切关系,晚期卵巢癌患者血瘀证较其他肿瘤更为多见。正如《内经》的“坚者消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卵巢癌治疗应以消癌抑癌[10]为主。化瘀丸是北京中医医院临床应用40余年的协定处方,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诸证疗效较好。方中西红花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纤溶酶活性作用,可使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重量减轻[11];水蛭能活血祛瘀,活化纤溶系统,促进已形成血栓溶解,扩张动脉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抗癌药理活性物质(如锰、镁、锌等元素)及免疫活性细胞侵入癌组织而杀伤癌细胞[12];王不留行有软坚散结、通络之效,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桃仁有活血化瘀之功,能提高血清IL-2、IL-4水平,改善荷瘤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状态[13];生晒参、生黄芪有补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全方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化瘀丸在体内抗血栓作用明显,血小板聚集功能实验亦表明抗血栓作用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关[14]。本研究显示:化瘀丸联合TC方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瘀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降低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尤其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组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6.7%、37.9%(P&>0.05);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6.7%、68.9%(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化瘀丸对晚期卵巢癌化疗有一定增效作用,其机制为:①对抗血小板聚集和瘤栓的形成,肿瘤细胞表面纤维蛋白沉积物及血小板聚集体减少、消失,使血液中存活的肿瘤细胞暴露,减少免疫逃逸,也使其直接受到血流机械冲刷损伤。②可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对主动脉的收缩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充分发挥化疗药物的作用。同时,我们观察到化瘀丸具有止痛作用,可明显减轻紫杉醇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也并未加重化疗患者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等方面的毒副反应。
综上所述,化瘀丸配合TC方案化疗,可减轻晚期卵巢癌患者血瘀证候积分,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提高化疗疗效、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七分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68-673.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3-384.
[3] 孙 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52-154,135-146.
[4] 孙 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45.
[5]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医诊断协作组.12 448例癌症患者舌象临床观察[J].肿瘤,1987,7(3):129-130.
[6] 王禹堂,王笑民,郁仁存.癌症患者的血瘀证研究[J].中医药学报,1996, 11(6):57.
[7] 陈文慧,张予辉,王 辰.恶性肿瘤与血液系统[J].国际呼吸杂志,2007, 27(8):588-590.
[8] 孙 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04.
[9] 沈 铿.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 14(3):177-180.
[10] 徐咏梅.郁仁存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6, 25(9):534-535.
[11] 刘玉明,杨峻山,刘庆华,等.红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5, 28(4):289.
[12] 于爱平,石炳兴,董春娜,等.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蛭素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2005,21:553-557.
[13] 吕跃山,王雅贤,运晨霞.桃仁总蛋白对荷瘤鼠IL-2、IL-4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4,21(4):60-61.
[14] 吴淑荣,陈宇东,周建萍,等.化瘀丸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4(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