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滋肾育胎丸;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月经不调、多毛、不孕等,多囊卵巢因慢性无排卵导致不孕,且发生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功能性无排卵患者逐年增加。西医用氯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促卵泡成熟已获得较高的排卵率,但因西药治疗价格昂贵、方法复杂,且卵泡细胞质量较低而影响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流产率高等不良反应而不受患者青睐。笔者将96例PCOS无排卵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氯米芬、氯米芬及滋肾育胎丸两种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观察其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发现滋肾育胎丸对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2005年3月-2006年6月本院不孕症门诊患者。选取标准:已婚2年不孕妇女,平均年龄27.6岁。排除男性不育因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无异常,基础体温单相,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2~3,并经B超进一步证实为多囊卵巢无排卵性不孕患者,共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2 观察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周期的第5~9日,每日口服氯米芬50~150 mg,连续3~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月经第5日起加用滋肾育胎丸[由菟丝子、续断、巴戟天、杜仲、熟地黄、鹿角霜、枸杞子、阿胶、党参、白术、大枣、砂仁组成,广州中药一厂生产,批准文号:ZZ-5089-粤卫药准字(1994)第111153号],每日2次,每次5 g,连用20~30 d,月经期停止服用。连续3~6个月。
全部患者临床配合观察基础体温测定及宫颈黏液拉丝试验,根据临床检测血雌二醇(E2)、孕酮(P)的波动,给予排卵期指导性房事,并用彩色B超自月经第8日开始观察卵泡生长、破裂、排卵、妊娠以及流产情况。
3 结果
2种方法对促卵泡发育及排卵均有效,且有相当比例的妊娠率,但观察组妊娠率更高,流产率也比对照组低,结果见表1。表1 2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略)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元气之根,又为冲任之本,且主生殖。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化生气血,运化精微,起到后天养先天的作用。故脾气健旺则肾气旺,肾精充沛,任通冲盛,经脉调畅,方能有子。所以,治疗不孕症使用先天与后天同补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实验研究显示,补肾方药能使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腺垂体、卵巢孕激素受体由阴性转变为阳性[1-2];尚可升高子宫内膜上皮及间质内的糖蛋白和脂类含量而增加内膜的营养,提高子宫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含量[3],增加卵巢、子宫血液供应[4]。滋肾育胎丸是传统补肾安胎之方,以补肾阴肾阳为主,佐以补气健脾养血。方中菟丝子为君药,性味辛甘平,入肝肾二经,《名医别录》谓“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能补肾益精固胎”;党参健脾补气;鹿角霜补元阳、生精髓;配以巴戟天、杜仲、续断补肾固冲;枸杞子、熟地黄、阿胶养肝滋血;白术、大枣补气健脾;砂仁理气调中。全方肾、肝、脾、气血同治,以益冲任之本,能起到很好的促进卵泡发育、诱发排卵之功,特别是与促排卵药氯米芬同用,较单纯西药促排卵组提高了排卵率、妊娠率,并降低了流产率。
【参考文献】
[1] 孙 斐,俞 瑾.中药天癸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血及垂体促性腺系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6):350-352.
[2] 李桂娴,史小林,张亚滨,等.中草药促排卵汤对小鼠卵巢及子宫内膜作用的组织学研究[J].生殖与避孕,1995,(6):429-433.
[3] 肖东红,杨守范.育阴灵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 1996,13(1):33-34.
[4] 陆 华,刘敏如,李春梅.养精汤促卵泡发育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