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倩,邓琳雯,裴红鸽,曹旭升,董婷
【关键词】 变体疗法;肥胖;胖性月经病
肥胖是由于先天禀赋或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的以气虚痰湿偏盛为主,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并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中医关于肥胖的认识,《内经》中有“肥贵人”及“年五十,体重,且目不聪明矣”,《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有“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素问·奇病论》中有“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的描述,即意识到过食肥甘及缺乏运动是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肥胖容易引起消渴、中风、胸痹心痛等严重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人的寿命。 肥胖对女性而言,不仅引起上述诸多症状,且其所导致的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常引起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生殖轴功能失常疾病。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胖性月经病”的发生有明显增加趋势。“变体疗法”是笔者基于20余年中医妇科临床经验总结出的治疗“胖性月经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现阐述如下。
1 “变体疗法”的含义
“变体疗法”以辨证、辨病、辨体论治,异病同治,以常达变的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变”为过程,“化”为目的,其中“变”取其变化、变更、改变之意,意为改变患者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顺应中医学关于“肾主生殖”、“调经之本在肾”,立足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基础上,补肾活血、蠲痰祛湿、消脂调经,结合针灸按摩,调其经络,顺其血脉,复其体型,以达疾病向愈的目的。
“变体疗法”治疗对象为肥胖所致的月经病,症见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等。治以补肾活血、蠲痰祛湿、消脂调经。拟消脂变体方: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苍术、香附、法半夏、陈皮、茯苓、当归、川牛膝、生山楂等。随症加减:胸脘满闷者,酌加瓜蒌、枳壳;肢体浮肿者,酌加益母草、茜草、泽兰。煎服法:冷水将药物浸泡30 min,武火熬至煮沸,改文火煎熬20 min,煎煮3次,取汁600 mL,每日3次,每次100 mL,2日1剂。针灸选穴:三阴交、关元、肾俞、内关、丰隆、血海。随症配穴:盗汗配阴郄;不寐配神门、四神聪;湿热配阴陵泉;气郁配太冲;纳呆配中脘。操作:毫针刺,补泻兼施。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 min。经期停用,1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另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改变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
2 消脂变体汤方义
消脂变体方药力重在消脂调经,以活血消脂、补肾消脂、祛痰消脂三者相结合;但脂不能遽消,经不能遽通,当培本行滞、涤痰通经。方中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皆为植物种仁,味厚质润,温阳填精,阴阳双补,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取其补而不峻,温而不燥,虚补实利,寒温热凉,湿化燥润之变通之功,寓通于补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且因具流动之性,而无腻滞之弊;苍术性燥味温,故能健脾化痰、清流洁源,脾气健旺,气血得以布达四肢,气化复常,诸证自除;香附理气疏肝,疏通经络之壅滞,更助苍术蠲痰消肿、豁痰强筋;法半夏、陈皮、茯苓取二陈之妙,理气则气顺痰消,湿去则脾旺,痰无由生,散中有收,祛痰而不伤正,并意欲劫之而先聚之;当归、牛膝活血通经,与三子相配,补肾填精,又蕴生生之气,牛膝引血下行,升降并用,更具潜消默运之功;山楂酸温,擅消腥羶油腻之积,颇具行瘀破滞之妙,为克化美容之药。诸药同用,共奏经调脂消、健体美型之效。
针灸方中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又是三阴经之交会穴,能健脾和胃、柔肝益阴、调气养血;肾俞、关元培补一身之元气,能壮火之源、振奋阳气、搜痰通络、补肾养血、调冲固任;内关健运中州、宽胸行气;丰隆调理中气、降逆化痰;血海行气活血,取“血实者决之”之义。全方旨在疏调全身气血,使营卫调和、脉清络爽、膏脂痰湿之邪无所依附而经调型复。
3 “胖性月经病”病因病机浅析
知因以治病乃治其根本,此为上医。肥胖因膏脂堆积,痰浊剧增,兼水湿、血瘀、气滞者,侵及心肺,扰及肝胆,著及肌肤,困及胞脉,加速衰老,影响生活。其发病途径如下:青年、孕妇、产后胃热滞脾,食欲亢进,水谷瘀积,化为膏脂;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溢于肌肤,阻滞经络,脾病及肾,脾肾阳虚,水湿运化无权,加重体内湿浊,瘀脂泛溢肌肤而发;或过食肥甘厚味,炙煿醇饮,损伤脾胃,湿热熏蒸,炼液为痰,痰浊膏脂瘀积,致使形肥体胖;或因肝郁日久,疏泄不利,气机不畅,精微物质不能布达,瘀积成膏脂,聚集体内,停于肌肤而发肥胖。
肥胖之人多为痰湿之体,如《格致余论》云:“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丹溪心法》亦指出:“肥盛妇人,察受甚厚,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孕,以躯脂满溢,痰湿闭塞子宫故也。”《女科切要》更有记载:“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明代《万氏妇人科》亦曰:“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元室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经一行,乃为浊,为带,为经闭,为无子之病。”脂膏痰湿壅塞胞宫脉络,经络阻滞,冲任不通,湿痰流饮困阻血海,致经血不行、推后而至或量少、稀发。
4 “变体疗法”治法释义
如上述及,肥人多痰湿,痰湿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损伤脏腑,导致脏腑功能低下,尤其是肾虚而发病。正如《医学正传》云:“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缺乏,则精血日以干涸。”傅青主亦云:“经本于肾,肾气本虚,又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耶。”肾虚不能温运脾土,水湿不运,聚湿生痰,阻碍气机,经脉受阻,冲任失调,可致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甚者闭经。因此,脏腑功能低下,特别是肾虚乃形成痰湿体质的关键,也是造成肥胖之人月经病的重要原因。《成方便读》云:“夫痰之为病,在腑者易治,在脏者难医,在络者更难搜剔。”今膏脂痰湿之邪充斥脏腑,壅塞脉络,故而提高脏腑功能、及时祛邪方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变体疗法”治疗“胖性月经病”以补肾培其本,化痰祛湿治其标,标本同治,可收变体之效。虞抟云:“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津血同源互生,血液与津液的代谢运行密切相关,痰湿多与瘀血相挟致病,故变体疗法处方用药选穴皆佐以活血通经之品。
5 典型病例
患者,女,18岁,学生,身高154 cm,体重72 kg,2007年5月14日初诊。患者15岁初潮,经期4~5 d,周期30 d,量、色、质均正常,2年来体重增加12 kg,月经周期推后,50~80 d一行,量偏少,色黯红,夹血块,偶见痛经。现已停经52 d,白带少,毛发油脂分泌多,面部痤疮,偶咳嗽,痰多色白,喜吃油腻,不爱运动,学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近20 d基础体温(BBT)36.1~36.4 ℃。B超示:子宫前后径3.2 cm,内膜厚0.6 cm,双卵巢探及10余个小卵泡,最大约0.6 cm×0.8 cm。中医诊断:月经后期;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肾虚痰瘀互结。治法:补肾活血、蠲痰祛湿、消脂调经。处方:消脂变体方。用药:菟丝子15 g,覆盆子10 g,枸杞子10 g,苍术10 g,香附10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2 g,当归10 g,川牛膝10 g,生山楂15 g,鸡血藤18 g,益母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4剂。针灸取穴:三阴交、关元、肾俞、内关、丰隆、血海。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 min,经期停用。嘱其改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改变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2007年5月22日二诊:患者此次月经来潮第1天,量偏少,色黯红,夹血块,伴下腹疼痛,白带量略增多,毛发油脂减少,痤疮消失或结痂,咳嗽缓解,余正常。上月BBT低相。继用原法治疗1个月。2007年7月2日三诊:末次月经6月25日,量较前增多,色红,血块减少,痛经不明显,余无特殊。BBT双相,高相期13 d。再用原法调治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余症状消失。B超示检测卵泡发育、排出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