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是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者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呼吸抑制和休克。笔者现对2006年5月-2006年9月收治的急性发热患者使用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或清开灵注射液+常规内科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和分组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史、面色潮红或苍白,部分患者血压偏低,四肢湿冷,呼吸快或不规则。按就诊先后次序将急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组与清开灵注射液组。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15~50岁,平均30.5岁;清开灵注射液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6~52岁,平均33.1岁。所有患者就诊时间最短30 min,最长6 d。
根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3型。中等度发热:体温38.1~39 ℃;高热:体温39.1~41℃;超高热:体温41℃以上,呼吸快,血压降低,可发生肺炎、休克、心衰、尿少或尿闭。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组与清开灵注射液组中等度发热患者分别为3例、4例;高热患者各14例;超高热患者分别为4例、3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等常规内科治疗,同时监测生命体征。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组:注射用清开灵(冻干)0.4 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组:清开灵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开始治疗后,每15 min观察记录一次体温,直至体温完全正常为止。
1.3 疗效指标
①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由开始治疗到体温正常所需时间;②症状消失时间:由开始治疗到伴随症状全部消失所需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tata7.0统计软件,所有数值均以x±s表示,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治疗前组间均进行齐同性检验,均有可比性(P&>0.05)。
2 结果
2组均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100%。2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头痛、流涕、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见表1,注射用清开灵(冻干)和清开灵注射液组比较,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针剂是由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运用现代制药工艺研制出的全新剂型,是经过对清开灵提取新工艺、成药生产工艺、中药生产中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药物中间体的质量控制、药效成分性筛选、中药皮试等方面的研究而研制出的一种安全、稳定、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小的中药注射制剂。它由金银花、板蓝根、栀子、水牛角、珍珠母及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等成分组成。其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胆酸、猪去氧胆酸镇静、抗过敏、抑菌;金银花、板蓝根、栀子清热解毒、宣肺解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金银花、板蓝根、栀子有抗病毒、抑菌抗炎、解热降温作用;水牛角、珍珠母平肝熄风、清热解毒。诸药配伍,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脑开窍之功效。还可促使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改善患者通气功能,达到减轻咳嗽症状,缩短病程的目的[1]。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注射用清开灵粉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在退热方面具有独特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良丽,张 葵,欧江琴,等.清开灵粉针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