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9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γ球蛋白(γ-G)、抗SS-A、抗SS-B抗体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4年1月-2006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均符合2002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Revised Intenational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j·gren's Syndronme,2002)。39例全部为女性患者,其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3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16例;年龄17~73岁,平均52.97岁。从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3个月~22年,平均8.8年。
2 治疗方法
用生脉注射液(四川宜宾制药厂生产,川卫药准字1998第013498号)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5 d为1个疗程;同时用胸腺肽注射液(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0046296)6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5 d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见表1~表3)表1 39例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变化(略)表2 39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略)注:转归率为症状完全消失的比率。表3 39例患者抗SSA、抗SSB抗体的阳性率[例(略)]
转贴于5 讨论
国内外医学者普遍认为干燥综合征与自身免疫、遗传、病毒感染、激素等因素有关。有文献报道,免疫因素是患者抑制性T细胞减少,及有抗SSA、SSB等抗体的主要原因。干燥综合征的最常见症状是明显的口眼干燥、乏力、嗜睡、消瘦,反复发作的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但其临床表现远不限于此,由于病变侵犯的器官不同而表现多样,任何系统、任何器官都可能受到累及,而肾受累招至肾小管病甚为多见。本实验所观察患者中,口干、眼干、乏力者占100%,关节痛者占92.3%,胸闷者占46.2%,心慌者占33.3%。干燥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多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类风湿因子(RF)、抗SSA、抗SSB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一样,该病有正常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产生对自身抗原的高滴度IgG抗体,90%以上存在高γ球蛋白血症,IgG、IgM、IgA三种均可升高。
干燥综合征类属于中医学“燥证”范畴,《素问》中有“燥胜则干”、“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的记载。本病的病因是先天禀赋异常致素体阴虚和后天感染邪毒而致津液生化不足,阴血亏虚,津液枯涸,致使清窍、关节、经络失于濡养。基本病机是虚、瘀、痹、燥。阴虚津亏,精血枯涸,或津液失于敷布导致脏腑孔窍失润,故阴虚为本,瘀、痹、燥象为标。津液属阴,亦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气血周流于全身而发挥滋养濡润作用,本病以阴亏液耗为本,故养阴生津润燥是其主要治法。生脉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方中人参补肺益气生津为主药;麦冬甘寒,养阴清肺而生津为辅药;五味子酸温,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宁心安神为佐药。
胸腺肽是胸腺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多肽类物质,主要活性成分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胸腺α1(Tα1),Tα1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BRM),它可以促使骨髓产生的干细胞成长为能够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T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各种淋巴因子如α、β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外,胸腺肽还可以调节NK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功能,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目前常用于结缔组织疾病的辅助治疗。
应用胸腺肽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口干、口渴等症状明显改善;IgM、IgA、IgG降低不显著(P&>0.05),γ-G改善明显(P&<0.01),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γ-G升高者疗效更好。结果提示,胸腺肽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应用可以作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手段之一,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