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 临床分析
意外妊娠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人工流产的疼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妇产科医师及患者,无痛人工流产的开展解决了这一难题。
对象和方法
1.对象:2006年 8月至2008年2月来我院门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620例。年龄18~36岁,平均26岁,孕6~10周,平均妊娠1.7次,超声显示宫内妊娠。将620例患者随机分成无痛人工流产组320例和普通人工流产组300例。术前常规体格检查,无人工流产禁忌证及各种内科合并症,无麻醉药及全身麻醉禁忌证(过敏体质,过敏性哮喘史,麻醉过敏史)。并签署负压吸宫术及麻醉知情同意书。
2.方法:受术者术前禁食水6 h,排空膀胱。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由高年资麻醉医师实施麻醉。术中持续面罩给氧,行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先静脉推注芬太尼1~2 μg/kg,1~2 min推完,待术者消毒铺无菌巾行双合诊后,再缓慢静推丙泊酚1~1.25 μg/kg,1~2 min推完,至孕妇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孕妇出现肢动或皱眉时追加丙泊酚20~30 mg。手术按计划生育手术常规操作进行。对照组行普通人工流产手术。 3.评价标准:疼痛程度分为4个等级[1]。O级,无痛或仅感下腹、腰部酸胀,表情自然或有皱眉;Ⅰ级,下腹轻微疼痛,表情略显痛苦,低声呻吟,可忍受;Ⅱ级,下腹部明显疼痛,大声呻吟,勉强忍受;Ⅲ级,下部疼痛剧烈,甚至大声喊叫,被动体位,不能忍受。观察术中疼痛情况,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
结果
1.一般情况比较:无痛人工流产组与对照组年龄、孕周、孕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术中疼痛情况:无痛人工流产组疼痛程度均为O级,手术时无痛或仅感下腹、腰部酸胀,表情自然或有皱眉,总有效率为100.0 %(320/320);对照组疼痛程度O级为0.3 %(1/300),Ⅰ级为13.3 %(40/300),Ⅱ级为84.7 %(254/300),Ⅲ级为1.7 %(5/300),总有效率为0.3 %(1/3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无痛人工流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2组一般情况、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比较(±s)
转贴于讨论
人工流产的疼痛主要是由扩张宫颈口时对宫颈的牵拉疼及吸宫时对宫壁的刺激引起的疼痛。而无痛人工流产解决了这一难题:芬太尼起强效镇静镇痛作用,丙泊酚使患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使宫颈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使患者对宫颈扩张痛及吸宫痛无任何反应。但有文献报道[2],丙泊酚注射时间为20~40 s,呼吸暂停发生率高达23 %。在我院的32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有2例发生呼吸抑制,经抢救脱险。因此芬太尼、丙泊酚注射时间应控制在1~2 min,术中实施心电监护,施术的医院应具备一定的综合抢救能力。
总之,注射芬太尼、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受术者无任何疼痛,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使受术者的痛苦降到了最低水平,值得在有一定规模和抢救能力的医院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景颖,谢淑文.利多卡因对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1,7(4):210.
2王玲,任洪智,叶铁虎,等.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4(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