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聚甲酚磺醛液治疗宫颈糜烂97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837 日期:2025-08-0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聚甲酚磺醛液 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炎症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改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也即镜下早期浸润癌。早期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改变,或类似宫颈糜烂,故在患有宫颈糜烂的患者中,应做新柏式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hip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查,除外其他宫颈疾病,诊断为宫颈炎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宫颈糜烂,以降低CIN和宫颈癌的发生。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本院妇科门诊临床表现为宫颈糜烂,病理诊断为宫颈炎的女性,年龄20~47岁,经TCT检查诊断为宫颈炎,除外其他生殖道疾病,无禁忌证的患者97例。(TCT使用的材料为北京英硕力新柏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由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出结果报告单)。

  2.宫颈糜烂的诊断方法及标准: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色浓性,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经妇科检查诊断为宫颈糜烂再经TCT检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根据糜烂深浅度分为3型。单纯型糜烂、颗粒型糜烂和乳突型糜烂。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轻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面积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1]。97例宫颈糜烂患者分型和分度,见表1。

  3.治疗方法:月经干净3 d来院,用 0.03 %碘伏溶液冲洗阴道,碘伏原液(有效碘含量4.5~5.5 g/L)棉球消毒宫颈后,用聚甲酚磺醛溶液(商品名爱保疗液,由ALTANA pharma AG D-78467 konstanz生产,规格25 ml/瓶,每克溶液含聚甲酚磺醛360 mg)浸润的棉球敷于宫颈糜烂处2~5 min,根据糜烂度深浅所敷时间不等,每周2次,6次为1疗程,1~2个疗程后(治疗期间禁性生活及盆浴)观察外观治愈或明显好转,告知宫颈糜烂好发因素。如人工流产手术损伤宫颈,卫生习惯不良等,以后生活中应注意事项等。治疗6~8个月后复查宫颈TCT。效果不明显或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表1 宫颈糜烂分型 [例(%)]

  4.宫颈糜烂治疗效果判定标准:痊愈为宫颈糜烂消失,宫颈光滑;显效为重度糜烂转为中度糜烂,中度糜烂转为轻度糜烂,或乳突型转为颗粒型,颗粒型转为单纯型; TCT检查重度炎症转变为中度炎症,中度炎症变为轻度炎症。有效,糜烂面积缩小,TCT检查为中度炎症;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无变化TCT检查为重度炎症;总有效数为治愈加显效加有效[2]。

  结果

  1.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2.8 %(90/97),随疗程增加,疗效提高,治疗结束后,经统计学处理,轻、中度宫颈糜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轻、重度宫颈糜烂及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2。

  2.不同分型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为92.8%(90/97),宫颈糜烂的单纯型与颗粒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与乳突型糜烂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颗粒型与乳突型糜烂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2 糜烂程度与疗程、疗效关系 [例(%)]表3 糜烂类型与疗程、疗效关系 [例(%)]

  3.TCT病理学诊断:治疗后6~8个月后经TCT病理学检查结果总有效率为92.8 %(90/97)。

  讨论

  宫颈糜烂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及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有关系,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又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3]。故在患有宫颈糜烂的患者中,应做TCT检查,诊断为宫颈炎的患者,除外宫颈其他疾病,积极治疗宫颈糜烂,以降低CIN和宫颈癌的发生。细胞学诊断最关键是涂片质量,传统抹片存在细胞随取材器丢失,非细胞成分(黏液、血液等)干扰和细胞重叠等,严重影响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制片革新的新技术新柏式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CT弥补了这些缺点,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使得宫颈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聚甲酚磺醛液通过高酸和蛋白凝固作用破坏细菌,选择性地引起坏死或病变组织及柱壮上皮蛋白变形,对坏死或病变组织具有选择性的凝固排除作用,能够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的重新覆盖。健康的鳞状上皮则不受影响,而柱状上皮的胞浆和细胞核可能在接触此药后发生肿胀,随后几秒钟皱缩。临床上正是利用这一药物机理治疗宫颈糜烂,将宫颈糜烂面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破坏,使其胞浆和细胞核接触此药后发生肿胀、皱缩、脱落最终为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达到修复宫颈的目的。而由医生冲洗消毒阴道、宫颈后,直接将药液浸润的棉球放在宫颈糜烂处,作用直接、安全,提高了药效和疗效,避免了因用药引起的生殖道感染的危险,且无物理治疗可能引起术后出血、宫颈狭窄、不孕、感染的可能。本文研究表明,聚甲酚磺醛液对轻、中度宫颈糜烂及单纯型、颗粒型的宫颈糜烂治疗起效快,效果好,且治疗方法简便,适用于山区缺少医疗设备的医院开展,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使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5-266.

  2刑建红,郭艺红,高梅,等.奥平、治疗宫颈糜烂148例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42):215-215.

  3韩淑梅,冯丽华,朱继红.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1560例分析.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7)529-529.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