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妇女心电图P-R间期缩短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832 日期:2025-08-0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妊娠期 妇女 心电图 P-R间期缩短

P-R间期缩短以往认为是短P-R间期、“正常QRS波群”综合征(long ganon及levine,L-G-L综合征),其机制是存在着房-结或房希氏束短路,即起源于后结间束的詹姆氏束,此种心电图异常与阵发性心动过速有关,随着心内电生理技术的开展与深入,詹姆氏束并不引起P-R间期缩短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本文通过对妊娠妇女与非妊娠健康体检妇女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比较分析,了解妊娠期妇女P-R间期的变化,有利于妇女围生期的保健。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0年4月至2007年1月在本院行孕期检查及住院的围生期监测,无心血管病史及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按比例抽样选取3 020例为观察组,早期妊娠占55.2 %(1 667/3 020),中晚期妊娠占44.8 %(1 353/3 020),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6.37±3.05)岁。选取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妇女2 500例为对照组,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6.49±3.12)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0,P&>0.05)。

  2.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的6511型心电图机描记常规的导联心电图,纸速25 mm/s,增益10 mm/mv。短P-R间期的诊断标准为,心电图均为正常窦性心率、心室率在每分钟60~100次、P-R间期&<0.12 s、QRS波群正常,排除预激综合征及房室交界心率可能,对于检查出短P-R间期者于分娩2个月再次复查常规心电图。

  结果

  观察组 P-R间期缩短者占7.5 %(227/3 020),其中早孕P-R间期缩短占1.2 %(20/1 667),中晚期P-R间期缩短占5.4 %(207/1 353),未孕组P-R间期缩短占0.8 %(19/2 500)。观察组与对照组P-R间期缩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4,P&<0.001);妊娠早期与中晚期妇女,P-R间期缩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13.58,P&<0.001)。P-R间期缩短者的孕妇于分娩后2个月复查常规心电图,1.3 %(3/227)的孕妇仍存在P-R间期缩短,98.7 %(224/227)孕妇恢复正常。P-R间期缩短的3例孕妇妊娠结局无异常。

转贴于

  讨论

  本文研究P-R间期缩短是指P-R间期缩短&<0.12 s、而QRS波群正常,没有与P-R间期缩短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1组心电图表现。目前认为P-R间期缩短是房室结加速传导或小房室结所致,房室结加速传导与以下机制有关,交感神经张力高,使房室传导时间缩短,不应期缩短;存在房室结旁路;房室传导加速;小房室结是指房室结的解剖结构短小,故传导所需时间短[1]。

  &<20岁的未成年人,心率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个体差异、发热、运动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拟交感药物作用等均可致P-R间期缩短。本文研究表明妇女妊娠是P-R间期缩短的原因之一。

  从本文的观察分析结果中,妊娠中晚期妇女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主要原因可能为中晚期孕妇血容量增加,需氧量也相应增加,形成组织相对缺氧,机体对缺氧较敏感导致心肌三磷酸腺中的高能磷酸键产生减少,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房室交界区传导加快,而使P-R间期缩短[2]。对于检查出的P-R间期缩短者于分娩后2个月复查常规心电图,仅有3例P-R间期缩短,其它均已恢复正常,说明分娩后随着机体对缺氧、神经内分泌等生理变化的恢复,P-R间期缩短恢复正常,因此可以认为此种改变属良性心电图改变,无需临床治疗。

  对于P-R间期未恢复正常的,可能与房室结加速传导或先天性小房室结等有关,有待进一步作电生理检查确诊。

参考文献


 1许原,李庆林,郭继鸿.心电图短P-R综合征认识的变迁[J].心电学杂志,2002,21(2):117.

  2杨钧国,李治安,杨心田.心率失常的近代概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59 - 16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