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管插管意外脱管25例原因及预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728 日期:2025-03-23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关键词】 气管内插管法
  【关键词】 气管内插管法;脱管; 原因;预防
  1临床资料
  199701/200412气管插管脱管患者25(男18,女7)例,年龄50~84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11例. 脱管判断:①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血气分析示PO2下降、PCO2上升;原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明显增多,呼吸费力,人机对抗明显;患者心率、血压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等; ②呼吸机监测显示:呼出潮气量低于设置潮气量10%以上,气道压由于人机对抗及会厌阻挡等原因在脱管早期下降不明显;③听诊两肺呼吸音较低,但对称;④导管口距门齿距离明显拉长;⑤吸痰管插入不畅. 当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出现上述情况,在呼吸机管道连接紧密、气囊无漏气的情况下,用少许棉丝放于患者口腔旁,如棉丝飘动明显,证明气管导管已部分脱出,即导管前端(出口处)已露在声门上方. 导管脱落为:①固定不当10例.临床上固定气管插管,多数是用胶布交叉固定在鼻部或面颊部. 患者由于出汗或面部油性分泌物多,胶布的粘性容易受到很大影响,发现不及时就可能导致导管松脱;②翻身、吸痰、口腔护理检查多等操作致导管部分脱出3例;③患者体形肥胖、颈较短,插入时位置过浅2例; ④患者因疾病或对口插管不适应等,烦躁明显,配合不良4例;⑤气囊放气时未专人固定气管导管3例;⑥呼吸机支架固定不良3例.
  2讨论
  当气管导管脱落至体外或自动拔管,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危险性不大,但若无自主呼吸,则可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心跳骤停. 当气管导管未完全脱落至体外时,则可产生上呼吸道堵塞征象:呼吸极度困难,并伴有严重的缺氧和发绀、烦躁,时间稍长可因窒息造成心搏停止[1]. 尽管有小部分病例导管脱落后脱机成功,但气管导管脱落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2]. 由于导管脱落后情况紧急(特别是拔管有1%~5%的患者出现中度喘息,其原因多由于喉头水肿引起[3]),加上大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插管,这时候患者几乎均有缺氧烦躁表现,在此情况下气管插管难度加大,会造成气道的损伤;而患者自行拔管时因为充胀的气囊以及导管前端斜面的刺激,100%的病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气道损伤. 气管黏膜的损伤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若伤及较大血管,对患者又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同时,再次插管的后续问题,如延迟脱机、增加医疗费用、加重并发症、死亡及医疗纠纷等,将会给医患双方带来不便. 导管脱落的预防为:①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器确保ET管(气管插管)的定位;②呼吸机支架固定妥当;③加强责任心,勤观察,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及气囊放气时,应专人妥善固定导管,直至操作完及气囊重新充盈好. 每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注意检查气管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 ④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导管脱落;⑤选择合适的人工气道,经口气管插管因存在清醒患者较难耐受等诸多缺点,故非紧急情况可采用经鼻插管利于口腔护理同时减少脱管. 气管切开病人配合更佳,易耐受. 总之,高度重视气管导管滑脱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责任心,切实作好各种预防导管措施,以提高危重症的救治质量及成功率,对于危重症救治是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 蔡映云. 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106;174.
  [2]朱志芳. 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28;238;255-256.
  [3] 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87.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