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719 日期:2025-03-22 来源:论文网
作者:陈云莉, 樊有忠, 张录兴, 柳荫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人
  1临床资料
  200101/200412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153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 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 115例. 诊断均符合WHO的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和其它非心肌缺血性胸痛病例. 患者分为老龄组(>61岁)67例,年龄61~85(平均68)岁;低龄组(≤60岁)86例,年龄35~60(平均52)岁. 观察指标包括:观察病史、主要症状、体征、心梗发生率、胸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主要易患因素,治疗方法及转归. 结果反复发作心肌缺血性胸痛、胸闷患者中老龄组67例,病史1 a以内,2~3 a和3 a以上的分别为10,20,37例;低龄组86例中上述分别为40,27,19例. 153例表现多以胸痛、胸闷、气短为首发症状. 在无典型胸痛病史中,老龄组16例,低龄组8例. 老龄组并发心力衰竭21例,低龄组并发心力衰竭10例. 老龄组67例中高脂血症26例(38.8%),高血压 30例(44.7%) ,糖尿病 27例(40.3%);低龄组86例中上述分别为 19例(22.1%) ,12例(13.9%)和28例(32.6%). X线摄片以心胸比例>50%或心血管系统出现钙化现象为阳性[1-2],结果阳性93例,其中老龄组阳性率78.3%(36/46),低龄组阳性率61.7%(29/47). 4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老龄组15例,(多支病变13例,单支病变2例),低龄组27例(多支病变13例,单支病变14例). 心电图改变在老龄组ST段抬高15例,ST段压低34例,无改变18例;低龄组ST段抬高31例,ST段压低12例,无改变43例. 以药物治疗为主,溶栓治疗12例,老龄组、低龄组各6例,疗效无差异;支架植入10例,老龄组3例,低龄组7例,低龄组1例出现支架植入后AMI,改行搭桥术. 死亡11例中老龄组10例,低龄组1例.
  2讨论
  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病变由稳定向不稳定转化,继而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组疾病. 包括UA,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4种临床情况[3]. 本组资料显示老龄ACS患者病史长,AMI发生率高,症状不典型,伴随症状多,常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率高. 有研究证实老龄AMI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并有很大的变异[4]. 本组资料显示老龄ACS患者无典型心绞痛者明显高于低龄组,是因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因合并糖尿病以及反复心肌缺血导致侧支循环建立,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或不典型心绞痛,部分患者心电图还可无明显的STT改变,极易造成诊断延误[4-5]. 另外可能与老龄患者多器官功能减退、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痛觉不敏感,反应迟钝有关. 故有冠心病史的老龄患者若出现难以解释的行为改变,急性脑供血不足征象或眩晕,不明原因的心衰或休克,脑卒中伴严重心律失常或左心衰,消化道出血伴心率缓慢者,要及时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排除AMI的可能性[4]. 老龄ACS患者胸部X线检查阳性率较低龄组高,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硬化,心影增大,主动脉结突出,主动脉迂曲;符合老龄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改变. 老龄ACS心电图异常率高于低龄组,老龄组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老龄无ST段抬高ACS较ST段抬高ACS 更为常见. 老龄组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明显低于低龄组,而阳性率高于低龄组,这是因为决定老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介入治疗风险相对较大,导致冠脉介入治疗入选病例受限,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冠心病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老龄冠心病患者可从冠脉介入治疗中获益,有研究显示,与药物治疗相比,高危老年冠心病患者获益更大,目前认为冠脉介入治疗无年龄限制[5].
  

参考文献


  [1] 李海斌,陈士良,李志木梁.冠状动脉病变早期临床诊断的多因素分析[J].心脏杂志,2003,15(4):333-335.
  [2] 韩亚玲.心血管病介入诊断治疗600问[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0-135.
  [3] 吴力.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00,(3):129.
  [4] 刘金,郭新,王荣,等.长春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调查(附1887例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2, 3(18):285.
  [5] 袁宇,李胜利,赵国安.血脂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5):287-288.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