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646 日期:2025-03-22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作者:李文英,谭学礼,刘丽青,周勤鹏

  【关键词】 超声介入;组织活检;乳腺肿块;针吸
   1一般资料
  200303/200604本院就诊的乳腺肿块女性患者56例,年龄18~64(平均36.2)岁. 肿块病灶共计59个,其中单发病灶54例. 肿块直径10~51 mm. 仪器为美国GE公司的LOGIQ400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5 MHz,穿刺活检针为18 G,30 mL玻璃注射器. 在常规消毒及局麻下,用18 G穿刺针沿针槽经皮刺入肿块内,拔出针芯少许,转动穿刺针一圈,利用针头斜面切割组织,接上30 mL注射器,在抽吸至负压时再快速提插3次,接着将针尖退出至肿块边缘处,消除负压,再略加抽吸的同时,拔出穿刺针,将抽出的组织推置于玻片上,置于福尔马林液或950 mL/L酒精中固定,送病理检查. 另将抽吸物涂于玻片,送细胞学检查. 结果56例中1次性无并发症获明确诊断结果者51例(91.1%),其中乳腺纤维腺瘤19例,乳腺增生16例,乳腺增生伴炎症6例,单纯炎性包块3例,纤维囊性乳腺病伴纤维腺瘤2例;恶性病变12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例,导管内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3例再次穿刺活检,其中1例为浸润性导管癌,2例为乳腺增生;其余2例为“未见异常细胞”. 56例病例中33例行手术治疗,除1例同侧乳腺见2个肿块,手术后其中1个肿块病理报告为乳腺纤维腺瘤而另1个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外,其余均与术后病理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6.9%. 23例良性肿块随访6~12mo未出现恶变征像,未发生并发症.
  2讨论
  超声引导乳腺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对各种部位的乳腺病变,以及腋窝区病变均可进行安全操作及精确取材[1]. 对于"可疑乳腺癌"及"乳腺癌可能性大"的病例,在手术前进行经皮穿刺活检能明确诊断,可直接进行根治手术,减少病人因二次手术的痛苦. 本组56例病例中,通过经皮穿刺活检诊断出的12例恶性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全部一致. 1990年Steve等[2]认为用14 G活检针诊断准确性最高(96.7%),而18G诊断符合率为82.4%. 本组成功率为91.1%(51/56),3例进行第2次穿刺活检,成功率提高到96.4%. 可见只要穿刺方法正确,针的粗细并不是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而与操作者穿刺的熟练程度和病灶本身的性质有关[3]. 我们检查56例中无血肿、感染及针道种植转移等,认为细针穿刺活检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刘峰,姜玉新. 乳腺疾病的影像学引导经皮穿刺组织活检[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474.
  [2] Steve HP, Jeffery DL, William EJ, et al. Stereotactic breast biopsy with a biopsy gun[J]. Radiology,1990,176:741-747.
  [3] 朱庆莉,姜玉新,孙强,等.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联系[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677.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