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服阿司匹林致婴儿胃溃疡出血1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464 日期:2025-03-20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锡丽,叶彩霞,王茂贵


  【关键词】 阿司匹林;婴儿;胃溃疡;出血
  1病例报告
  患儿女,9 mo,因反复呕吐咖啡色样物、黑便2 mo于200112入院. 患儿于2 mo前因“发热”口服阿司匹林1片(约100~200 mg)0.5 h后呕吐咖啡色样物1次,量约200 mL,次日大便呈黑色. 在当地医院按上消化道出血给予静滴甲氰咪胍、止血敏等病情好转. 此后反复发作达6次,每次呕吐物及大便性状相同,且大便潜血试验~. 遂来我院诊治. 否认家族有消化性溃疡病史. 入院查体:发育营养良好,精神良好,无贫血貌. 心、肺无异常. 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触诊时患儿无痛苦表情或哭闹,未及包块,叩诊呈鼓音,肠鸣音稍活跃. 辅助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型号:XP20)示胃底线状溃疡,周围充血,红肿,未见活动性出血,胃体、窦部均部见散在糜烂、点状出血灶. 血常规示Hb 115 g・L-1,WBC 9.6×109・L-1, N 0.38, L 0.55, M 0.07, PLT 132×109・L-1, RBC 4.31×109 ・L-1, Ret 0.045. 便、尿常规正常. 入院后给予奥美拉唑静滴3 mg, 1次・d-1, 3 d,口服思米达、庆大霉素. 临床观察无活动性出血,一般况佳,停奥美拉唑改口服法莫替丁,4 wk后复查胃镜示胃溃疡痊愈.
  2讨论
  根据患儿发病前用药史、临床表现及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证实水杨酸制剂所致急性胃粘膜损伤而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明确. 水杨酸制剂损伤胃粘膜的机制,目前认为:① 系微循环灌注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作为环氧化酶抑制酶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胃粘膜层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② 能量代谢障碍,而使胃粘膜上皮细胞功能受损,粘膜排泌减少,粘膜屏障功能削弱,胃腔内H+逆行扩散至胃粘膜细胞内. 由于血供不良,对H+的清除和缓冲能力减弱,细胞内pH值减低,胃粘膜损伤. 儿科临床婴儿期水杨酸制剂致应激性溃疡的报道较少. 通过本例报道应引起儿科临床医生重视,特别是非儿科专业医生,使用退热剂时应慎重,采用阿司匹林退热已不提倡,目前多选用副作用较小乙酰氨基酚.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