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8例的中医证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463 日期:2025-03-20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李军昌,张宏博,成晓娟,马爱玲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
  1临床资料
  被调查98例患者中,男性54例,占55.1%;女性44例,44.9%,男女之比为1.23∶1;年龄15~65岁,平均44.7岁;病程1 wk~10 a. 患者中有65例病变位于直乙状结肠,24例病变在脾区以远,9例为广泛或全结肠炎. 诊断依据文献进行诊断[1],确诊后对患者进行四诊检查,辨证分型[2] 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 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活动期83例,缓解期15例,爆发型患者0例. 辨证分型为中肠道湿热27例,肝气郁滞15例,脾虚湿阻29例,脾肾两虚8例,阴血不足4例,气滞血瘀7例(表1),运用秩和检验,6种证型有显著性差异(H=18.820, P=0.0021);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 (1)与(5),(1)与(6) ,(3)与(6)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2)与(6),(3)与(5),(4)与(6)有显著性差异(P&<0.05).
  2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肠”“下血”“泄泻”“痢疾”范畴. 其病机可概括为病位在脾胃,大肠,病邪以湿为主,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机关键为脾胃运化失职,众多资料表明,湿热内阻、脾胃虚弱在本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活动期,辨证时可见中、重患者以湿热内壅为多;中度可见到脾虚湿滞证,但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在缓解期,阴血亏虚、脾肾阳虚、脾虚湿滞、气滞血瘀均可见到.
  
  在调查中发现该病临床症状和舌脉的证候特异性的相对较差,特别对那些临床出现无症可辨患者而临床无症可辨,辨证时更应结合内镜下的表现综合权衡. 当结肠镜表现为增生或息肉样改变的患者而临床无症可辨,此时多归为气滞血瘀型. 6组证型中,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的是湿热内壅、脾虚湿困两型,从而为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方剂的设计提供思路.
  表1溃疡性结肠炎不同分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略)
  【

参考文献


  [1] 姜学良,权启镇,王志奎.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8(3):332-33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 南京:236.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