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出血性胃炎
关键词: 出血性胃炎;误诊
1 病例报告
女,41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0d,剖腹探查术后8d,于1999-08-10入院.缘于1999-07-21因右上腹部剧烈疼痛,并向右肩放散住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使用青霉素、先锋必加地塞米松8mg,2次 d-1 ,连续静滴10d后,出现呕血2次,呈咖啡色,约500mL,随后出现呈柏油样大便,伴乏力、冷汗、晕厥.转某市医院诊治,给予垂体后叶素、止血敏、甲氰咪呱等静滴并给予输血治疗,出血停止.1999-08-01无诱因再次出血,未行胃镜检查即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内有积血,胃粘膜糜烂,未见溃疡,考虑出血性胃炎.术后8d再次呕血,急诊收入我院.查体:T37℃,P96次 min-1 ,R20次 min-1 ,BP14/8kPa;神志清楚,精神差,贫血貌,皮肤苍白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肝脾未触及,右上腹部可见15cm手术伤口,腹水征(-),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急诊胃镜检查:胃底大弯侧后壁可见约1cm×1cm血痂附着,胃体小弯侧近胃底处偏后壁见约2cm×2cm糜烂充血,窦体交界处见手术切口.病理检查:急性炎性渗出.诊断:出血性胃炎,给予止血、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等治疗后,痊愈出院.
2 讨论
急性出血性胃炎是由解热镇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应激状态等引起的急性胃炎,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本例因急性胆囊炎致恶心、呕吐,从而引起胆汁反流,造成急性胃粘膜损害,又由于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激素而导致胃粘膜糜烂出血.当地医院在诊断未明确的情况下,尤其未认真细致检查分析病情,更未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病因,便仓促进行手术,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上消化道出血,应常规行急诊胃镜检查,一则可明确诊断,二则可在内镜下止血治疗,并可为决定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转贴于
关于出血性胃炎误诊致剖腹探查1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β射线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 关于Powerbuilder中数据窗口打印和预览的设
- 关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疗法防治血管
- 关于血清IgE水平检测及变应原皮试诊断Ⅰ型
- 16全血细胞浅析仪主要性能评价
- 关于手术室预防外科切口感染的措施
- 关于脾虚证与胃窦D细胞的关系
- 关于大鼠肠粘膜不同状态下转化生长因子的表
- 关于胚胎期豚鼠前庭终器细胞凋亡的检测
- 关于淮南地区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关于肢端型系统性硬皮病1例
- 关于胎兔和成兔皮肤伤口愈合的病理学比较
- 关于食管癌放疗前后并发症支架治疗31例
- 关于钙拮抗剂尼群地平的合成新工艺
- 关于BMPsⅡ型突变受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
- 关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ras,c┐erbB┐2,p53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