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科术后康复量表的制订与初步评价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607 日期:2025-03-01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昭辉,陈志强,王树声,欧爱华,毛炜

【摘要】 【目的】制订对中国人外科术后康复效果评价的量表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程序化决策方式确定量表的基本条目及结构,并抽取70例外科术后的患者进行康复评分测定,对量表进行考评。【结果】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结论】初步制订的术后康复量表,可作为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的雏型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外科学;手术后期间;生活质量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cale for Chinese people and to make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for the scale.
  
  【Methods】Programmatic decisionmaking method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basic items and structure of the scale. And then 70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ere sampled to assess the scale by grading their recovery.
  
  【Results】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cale had a good validity in contents and structure,and a good relia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
  
  【Conclusion】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cale established preliminarily can be used as the initial scale for evaluating the recovery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SURGERY;INTRAOPERATIVE PERIOD;
  手术作为外科扶正祛邪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既可以祛除病邪,也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并发症。随着健康观的改变,病人就医的目的不再要求只是解除病痛,而是尽可能恢复健康,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因此,生存质量作为一个新的疗效评价体系,近年来在外科领域正越来越受到重视[1]。目前国内外研究外科术后的生存质量多为单病种研究为主,且以肿瘤方面的研究较多,缺乏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更为少见。因此,我们将现代医学生存质量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同中医理论相结合,制定了符合中国人文化和生理习惯的术后康复评价量表,并初步进行评价,希望能为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及客观评价相关手术疗效提供思路与方法。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方法及步骤
  11评分表的编制首先以“quality of life AND postoperative period”为检索词在Medline上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月的文章进行搜索,共搜索到文献277篇,通过阅读文献,了解术后生存质量研究的最新方法及量表组成方式。同时以选题小组和议题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由我院外科以及流行病学研究室共4名专家组成选题小组(也称题名小组,nominal group),根据临床实际,结合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选用了20个条目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量表的基本形式。再由议题小组(也称核心小组,focus group),包括我院外科、肛肠科、骨科、妇科等手术科室,其中医师36人,护士18人,组织对各条目进行讨论及重要性评分。删除重要性得分较低的条目,删除或修改难于理解或不恰当的条目。然后通过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等方法,筛选出10个指标作为最后的评价指标,制订术后康复评价初拟量表,量表条目包括:①您现在的胃口如何?②您现在的睡眠如何?③与入院时相比,您的主要不适变化如何?④你觉得伤口痛吗?⑤您的肠道功能恢复得怎样?⑥您能正常小便吗?⑦您感到疲倦乏力吗?⑧您能自己下地活动吗?⑨您还担心所患的疾病吗?⑩请您对自己目前的康复程度进行评价。以上10个方面均按好、还可以、一般、差、极差5个等级分别评为10分、8分、6分、4分、2分。然后分别累计各等级的分值。
  12评分表考评以上述初拟量表对在我院诊治的70例各种术后患者于术后第1天和第2天进行康复测定。将两次测定结果建立数据库,对评分表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3个方面的考评:采用描述性分析、可靠性分析及主成分因子分析、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所有分析均在SPSS?110统计软件上实现。
  
  2结果与分析
  21条目筛选初拟量表的10个条目经过3种方法筛选的结果见表1。3种方法均被筛选出者作为必选条目,只有2种方法被筛选出者,结合专业知识及某些结果酌情选择。最后保留的10个条目与初拟量表基本一致,其中生理功能8个条目,心理功能2个条目,形成正式测定量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24卷第3期王昭辉,等.外科术后康复量表的制订与初步评价22效度
  221内容效度经有关方面人员参与选题及讨论认为,所提出的条目反映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生命质量的内涵及术后患者康复的特殊问题,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并按程序化方式筛选,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22结构效度用主成分因子(factor,f)分析来考察,以方差贡献率表示特征根的大小。分析所得2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0%,第
  1表13种方法筛选条目的结果 略
  表2术后康复评价初拟量表因子载荷系数 略
  23信度可靠性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99?4,表明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24反应度术后第1天和第2天两次测定量表总分的得分差值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量表能敏感地反映出其生命质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反应度。结果见表3。
  表370例患者术后两次测定量表分析 略
  图1条目碎石图 略
  3讨论
  患者外科术后康复情况同手术方式及大小有关,不同部位的手术,康复情况就会有所差别;另外,对于相同的手术方式,术后不同的治疗措施也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在制订术后康复评价初拟量表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手术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选择的术后康复条目尽量简单概括又不失全面。量表共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为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填表时间等(本部分可确定测定对象及测定时点)。第2部分为患者自我评分,共包括10个条目。条目共包含生理心理评价和伤口情况两个维度。采用等距等级的5点条目测定方法(Likert法)。包含了患者基本需求,如饮食、大小便、睡眠和患者心理情况等;第一个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达到554%。另外,由于效标效度的测量没有金标准,我们暂时未行效标效度的检验。患者术后康复包括自身的恢复以及术后治疗的效果。通过反应度的检验,我们可以看出术后康复评价初拟量表基本反映了术后患者治疗前后康复的差异及生存质量。而有关生存质量的内涵和构成至今仍争议很多,尚未达成共识。生存质量研究跟民族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生存质量的认识有很大差异[2]。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的诊疗过程就是通过了解病人的自我感受进行辨证施治,其实质就是通过阶段性的治疗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的过程[3]。本文制订的术后康复评价初拟量表以WHO有关生存质量的制订原则为依据而界定,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对术后患者康复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还有待于在临床的使用中通过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初步认为,本量表基本适合对中国人术后康复质量的评价,但由于本研究对量表评价选取的样本仅为本院患者,其代表性有限,故量表的运用度和推广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宋黎君.外科领域的生存质量研究[J].康复医学,2000,4(9):1296.

  [2]Marks G,Solis J.Health behavior of elderly Hispanic women:does cultural assimilation make a different[J].Am J Public Health,1987,7:1315.

  [3]刘凤斌,王建华,方积乾,等.生存质量研究及其与中医的关系探讨[J].医学与哲学,1997,18(12):649.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