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砷酸对人肺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机制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590 日期:2025-03-01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作者:叶小卫,陈瑶,叶会丽,陈林香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砒霜有效成分亚砷酸的体外抑瘤作用及机理。【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LAC)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培养?24?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砷酸(075、10、15、?20?mg/L),并设模型对照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LAC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p53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各浓度亚砷酸均能使LAC细胞发生凋亡特征性形态改变,能显著性抑制LAC株的增殖,且呈现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并能显著性升高p53基因的含量(均P<005或P<001)。【结论】亚砷酸抗肺癌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来诱导LAC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LAC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也是中药砒霜能治疗肿瘤的机理之一。
【关键词】 砒霜/药理学;亚砷酸/药理学;肺肿瘤/中药疗法;细胞凋亡;细胞培养;基因表达调控
  
  【Methods】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LAC) at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were cultured in vitro for 24 hours,and then were cocultured with arsenic trioxide (AS2O3 ) in the dosages of 075,10,15 and 20?mg/L respectively.Meanwhile,model control group was set up.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LAC in different groups were observed under reverse microscope,growthinhibitory rate of LAC was examined by 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 (MTT) assay,and the expression of p53 gene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method.
  
  【Results】AS2O3 in different dosages obvious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LAC in a timeeffect manner,and marked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53 gene (P<005 or P<001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arsenolitum for tumor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hibition of LAC proliferation by AS2O3 through upregulating p53 gene expression.
  Key words:ARSENOLITUM/pharmacology;ARSENIC TRIOXIDE/pharmacology;LUNG NEOPLASMS/TCD therapy;CELL APOPTOSIS;CELL CULTURE;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AS2O3)及砷制剂对肿瘤的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对白血病的治疗已为人们所关注。砷作为抗肿瘤药物在我国已有百年历史,中药传统方剂青黄散、十味丸等治疗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确有一定疗效,经鉴定其中有效成分为含砷中药。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发现,三氧化二砷对肺癌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逆转耐药等有关[1-5],但其治疗肺癌的确切机理未完全阐明。近年来临床上将亚砷酸(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用于治疗肺癌已取得一定的效果,故本研究试图通过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株(LAC)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亚砷酸对LAC细胞形态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了解亚砷酸用于治疗肿瘤的机理。
  
  1材料和方法
  11细胞株、药物与试剂LAC细胞株由广州军区总医院分子肿瘤学研究所细胞室提供;亚砷酸注射液,批号:19990191,由哈尔滨伊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胎牛血清(FSC)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产品;RPMI1640培养基、乙二胺四乙酸(EDTA)、胰蛋白酶、二甲基亚砜(DMSO)、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均为GIBCO公司产品;人p53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12细胞培养将冻存的LAC株按常规方法复苏,接种于RPMI1640培养液(含体积分数为10%FSC、100?U/mL青霉素、100?mg/mL链霉素)中,于37℃、体积分数为5%CO2浓度及饱和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每?2~3?d?传代1次;传代时用?025?g/L?的胰蛋白酶和?02?g/L EDTA?消化?2~3?min,以培养液吹打制成细胞悬液,接种至?50?mL?培养瓶,至细胞生长旺盛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
  13细胞形态观察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后,采用培养细胞计数法,用1640液稀释成2×105?/mL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至50?mL培养瓶;置于37℃、体积分数为5%CO2及饱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实验组分别加入各种浓度(075、10、15、20?mg/L)的亚砷酸,模型组则加入不含药的细胞培养液。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48?h?、?72?h?后,将培养瓶置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生长状态的观察。
  14MTT比色法检测LAC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后,采用培养细胞计数法,用RPMI1640培养液稀释配成1×105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100?μL,在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砷酸(075、10、15、20?mg/L)100?μL,模型对照组则换含等体积溶剂的培养基,每组设16孔;每日更换新鲜培养液,以维持亚砷酸药液浓度不变;在CO2培养箱中培养?24、48、72?h?后每孔加入20?μL MTT无血清培养基,37℃继续培养?4?h?后,每孔加入100?μL DMSO,振荡混匀后,在酶标仪上检测492?nm处各孔吸光度(D)值,计算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p抑制/%=(1-D实验组/D模型组)×100%。
  15人p53基因的检测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后,采用培养细胞计数法,用1640培养液稀释成2×105/mL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至50?mL培养瓶中;在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实验组分别加入各种浓度(075、10、15、20?mg/L)的亚砷酸,模型对照组则加入不含药的细胞培养液;置CO2培养箱中培养?48?h?后收集细胞,过滤后离心,吸取细胞培养上清液用于实验。按p53?ELISA试剂盒操作要求,依次加样、洗涤、孵育、洗涤,于酶标仪492?nm波长处比色。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
  16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处理。 转贴于   2结果
  21形态学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各实验组中的细胞贴壁能力减弱,由贴壁生长而逐渐脱落,悬浮于培养液中,贴壁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同变圆,部分细胞皱缩,体积缩小,出现核固缩,部分核碎裂。其中,尤以药物作用?72?h?、10?mg/L浓度组的形态改变最为明显。模型组中的细胞在镜下可见其贴壁生长良好,细胞轮廓清晰,细胞间结构紧密,细胞生长旺盛,几乎无脱落,胞浆饱满,相邻细胞生长致密,融合成片。结果见图1。
  22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表1结果表明,亚砷酸对人肺腺癌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但与其药物浓度不成正比。
  23人p53基因检测结果表2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亚砷酸作用于LAC?48?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p53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性升高(均P<005或P<001)。表明各浓度的亚砷酸均能上调LAC p53基因的表达。
  表1各浓度亚砷酸对人肺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略
  图1培养?72?h?后各组细胞形态比较(略)
  表2各浓度亚砷酸对人肺腺癌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略
  3讨论
  本实验以AS2O3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株,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LAC细胞抑瘤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作用LAC细胞?48?h?后对人p5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AS2O3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机理。肿瘤的特性之一是细胞周期异常,使肿瘤无限制地增殖,肿瘤治疗的中心环节是干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从而使肿瘤细胞增殖速率减慢或诱导细胞走向程序性死亡[6]。而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三种基本现象。细胞正常的增殖与分化、增殖与凋亡在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恶变被认为是增殖和分化两者平衡失调或偶联的解除,而细胞凋亡是一种内在基因调控,是维护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故细胞分化异常、增殖过度、凋亡受抑制等是肿瘤形成的基础。抑制增殖、诱导分化、降低恶性程度,促使肿瘤细胞死亡是肿瘤治疗的目的。抑癌基因p53位于人类第17号染色体短臂17P131位置,是一个公认的细胞凋亡诱导因子[7]。野生型p53基因的主要功能是整合细胞对各种危机状况,如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DNA损伤、缺氧等的反应,再通过p53蛋白的靶基因行使各项功能,例如通过靶基因p21及GADD45,调控细胞周期的G1、G2/M转换点,以维持基因组的遗传学稳定性;通过上调靶基因bax及IGFBP3,下调bcl2基因,促进细胞的凋亡。p53基因突变在人类许多常见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包括肝癌、胃癌、大肠癌、食道癌、子宫癌、肺癌等,p53基因突变是不同类型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改变,且出现的频率比其他肿瘤要高得多。Takahashi等[8]发现小细胞肺癌(SCLC)中p53基因突变率最高,可达80%,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基因突变率也可达60%。本实验研究显示,经亚砷酸处理不同时间后,与模型组比较LAC肿瘤细胞在形态学上出现了凋亡特征性形态变化;MTT检测结果显示,亚砷酸对人肺腺癌细胞株(LAC)的增殖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但与其药物浓度不成正比。通过检测经亚砷酸处理?48?h?后LAC细胞上清液p53基因的含量,结果提示,亚砷酸可上调p53基因的表达。因此,亚砷酸抗肺癌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来诱导LAC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LAC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也是中药砒霜治疗肿瘤的机理之一。

参考文献


  [1]姚和瑞,谢德荣,向燕群.三氧化二砷抑制NCI69肺癌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0,10(5):428.

  [2]张炜煜,郭忠奎,王庆贵.三氧化二砷抗肿瘤的药理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3):118.

  [3]王述民,马颖艳,刘锟.三氧化二砷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1,28(4):287.

  [4]张曼颖,安继红,刘晓秋.三氧化二砷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6):626.

  [5]吴广洲,郑世营,朱天忠,等.三氧化二砷逆转肺癌细胞株耐药的实验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05,25(6):424.

  [6]吴裕丹.G1/S检测点调控与癌变[J].国外医学·血液及输血分册,1999,22(1):1114.

  [7]Cen G Q,Zu j,Si X G,et al.In vitro studies o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rsenic trioxide(AS2O3) induces NB4 cell apoptosis with downregulation of bcl2 expression and modulation of PRARα/P proteins[J].Blood,1996,88(3):1052.

  [8]Takahashi T,Carbone D.Wildtype but not mutant p53 suppresses the growth of human lung cancer cells bearing multiple genetic lesions[J].Cancer Res,1992,52:2340.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