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困生转化教育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844 日期:2023-12-10 来源:论文网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25945;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老#38382;题,但又是当前教育教学#24037;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笔#32773;及其课题组采用调查法分析学#22256;生产生的原因,采用实验法#23545;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取得了明#26174;的效果。转化学困生,要查清其产#29983;的主要原因,对症#19979;药地进行细致的、#32784;心的、经常性的转化教育。这#20123;都建立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还需#35201;家长及社会的关心#21644;支持。

  主题词: 学困生 转化教育 研究

  #39640;中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20294;学习困难、厌学以至难以完成学业#30340;学生。

  素质教#32946;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学有#25152;成。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32946;教学工作中,怎样使学困生树立信#24515;,学有所得,围绕这一长期#22256;惑教育工作者的难题,#31508;者及课题组的同志对#39033;城三高2003级的高一学生进行#20102;转化教育的实验研究,现介#32461;如下:

  一、研#31350;对象及方法

  (一)#23398;困生产生原因的调查及分#26512;

  项城三高是2002#24180;开始招生的一个新学校,所招学#29983;基础较差。对03级高一学生中的468名学困生进#34892;了学习困难产生原因的调查,调查#26041;式有口答、座谈、#38382;卷等几种,综合统计归#32435;如下表:

  表#19968;:学困生产生原因#30340;调查统计表

产生原因

所占#27604;例

生理缺陷(如#30693;觉识别能力)

3%

心理偏差(如自卑#12289;孤僻悲观)

5%

习惯差(#22914;怕苦、贪玩)

7%

德育素质差(如#19978;课捣乱、不学习)

8%

学#20064;能力差(学生认知、理解速度慢#65289;

8%

学习基础差

15%

不良的家#24237;环境(如父母离异)

3%

不良的社会#29615;境影响(如同学的不良行#20026;)

2%

作业量#22826;大

12%

教师辅导跟不上

13%

学生自#20027;学习时间少

14%

教师行为挫伤#23398;生自尊心

10%

  形成学#22256;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65292;大都不是单一方面的原因形成#30340;。归纳起来可分为#20004;类:一是外因,即外部环境造#25104;的,包括家庭原因、#23398;校原因、人际关系等#65307;二是内因,即个人的原因,包括#21508;种因素造成的道德素质#24046;、习惯差、能力差、基础#24046;等。从表一可以看#20986;,在这些原因中,主要是#23398;校的原因,尤其是#33853;后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有敏钝#12289;性情有缓急,在任何一个学习的#32676;体中都不会出现具有整齐划一的#26234;力水平和学习习惯的情形,而现有#30340;教学模式抹杀了学#29983;的个性能力特征。

  (二)学困生转化教#32946;的实验过程

  #26681;据学困生产生的原因,#23545;项城三高2003级一(2)班的10名学困生进行了转化教#32946;的实验。首先是班主#20219;及课任教师和学生广泛接触,从听#35838;、看作业、看成绩#21333;入手,逐步摸清了每个学困#29983;的成因和思想状况,在这个#22522;础上,在学校教育教学方#38754;进行了改革实验。

  1、班#32423;管理

  (1)要求班主任、#35838;任老师充分认识到学困#29983;的转化不是不可能成功的,只#35201;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找#21040;自己工作的切入点,扩大闪光点#65292;巩固教育成果,定会获得成功。对#20182;们自始至终坚持“三要三不要”#21407;则,即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学#20064;,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要以情感人#65292;以表扬为主;对他们要#19981;歧视、不埋怨、不板起面孔训人。

  (2)心理辅#23548;老师配合班主任及课任#32769;师对学困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25945;育指导,当了解到某一类#23398;生或某一个学生在某一#20010;环节上有心理障碍时#65292;及时找他们谈话,用朋#21451;的方式进行开导,使其心#29702;障碍尽快得到排除。

  (3)#25351;导学困生制订符合他们实际的奋#26007;目标系统,振奋人心的#36828;大目标、分阶段的分#30446;标和近阶段的小目标。并有完成#36825;些目标的周安排、日#24120;规。老师不断的检#26597;这些学生目标实现情况,存在哪#20123;问题,如有必要做相应地调#25972;,以求达到激励效应的最#20339;效果。

  2、学科教学

  (1)导入新课时,尽可#33021;联系旧知识,以旧引新#65292;这便于学生复习回忆旧知识#65292;特别是利于弥补学困生的知识断层#65292;消化夹生面。

  (2)讲#25480;新课时,采用“愉快#24335;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27861;,创设学困生主动学习的#24773;景和给学困生以思考、发言、表现#30340;机会。

  (3)布置作业#26102;,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20316;业,使他们各有提高#65292;各有多得。

  (4)#25209;改作业时,对学困生不但全#25209;全改,而且面批面改,使他们切实#23398;懂、掌握。

  (5#65289;考后讲评时,发现学困#29983;的进步就表扬,让#23398;困生有成功的体验。

  (6)定时#23450;量给学困生补课,为其查缺补漏,#21152;固基础。并且根据学科特#28857;指导他们学会学习#65292;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方#27861;。

  3、学校#31649;理

  (1)在学#20064;上设立学困生进步奖#12290;

  (2)按时、按月、按#23398;期为学困生设立多项单项奖,如#20307;育运动会上的上佳表现、科技活动#30340;优秀制作、音美课上的艺术#34920;现力、学雷锋活动标#20853;、校内劳动的积极分#23376;等。

  (3)为学困#29983;充分提供学校的各项资源。如图#20070;的借阅、阅览室的开放、电脑室的#20805;分开发、课余时间的体育竞赛#12289;学校内的花草树木#35266;赏等。

  二、研究#32467;果及讨论

  (一)研究结果:

 #12288;对2003级一(2)班学困#29983;进行了转化教育的实#39564;,对照班一(3)班原分#29677;人数及学生基础与一(2)班大致#30456;同。将一(2)班学困生历#27425;考试成绩及

  一(2#65289;班与对照班一(3#65289;班的考试成绩对比列表如#19979;: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表二:2003—2004学年度#19978;期一(2)班学困生历次考#35797;名次表

姓名

分班名次

第一次考试名次

#31532;二次考试名次

期末考试名次

郭#28023;峰

502

487

417

369

朱留强

514

472

434

384

田秋景

528

490

450

372

曹丹凤

539

464

428

345

张朱#27704;

550

495

410

366

董建鹏

561

501

405

382

王磊

572

512

443

376

杨琳

588

485

387

379

刘志刚

592

504

446

337

吴尚蓉

608

512

462

390

#27880;:分班名次、考试名次是在全段800名学生中所占名次

  表三:一(2)班、一(3)#29677;学期初、末成绩对比表

班级

人#25968;

分班#20154;均分

第一次考试均分

#26399;末考试均分

两班前50名人数

一#65288;3)

50

468.3

685.6

644.3

14

一(2#65289;

51

467.4

738.5

698.2

36

  从表二可以#30475;出,通过实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27599;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37117;有显著提高。这说明尽管学困生的#24418;成原因错综复杂,但#36825;些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19968;面,只要深入了解学#22256;生学习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65292;进行深入细致地、#32463;常性地教育转化,这些#23398;生都能由学困生转化为正常#29983;乃至优秀生,这正是广大#25945;育工作者所希望的。从表三可以#30475;出,由于学困生通过教育转化后#23398;习成绩的提高,促进#20102;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班级#25972;体学习水平提高,取决于平时#30340;过程管理,也就是说#19982;班级的学风、班风有一定#20851;系。而班级的学风、班风#21448;能促进学困生的转化,这就#20351;班级的学习和管理步#20837;了良性循环。这样的教育才符#21512;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35201;求,这样的教育才能使每个#23398;生都有进步,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33021;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12290;由此可见,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32780;歧视学困生的做法显然是不#21487;取的。

  (二)讨论

  1、通过对学#22256;生进行转化教育实#39564;,认为不论是班级管理,教#24072;教学,还是学校管理,对学困生进#34892;转化教育,热爱学生是实施转化#25945;育的先决条件。“没有人#30340;情感,就从来没有#65292;也不可能有人对真#29702;的追求。”“教师对学生的爱能#22815;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32654;德和高尚的情操。”#22240;此,教师对学生的#29233;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29983;智力、转化学生思想、陶冶#23398;生情操、塑造学生灵魂#65292;都有极大的激励作#29992;。这正是笔者及其课题组进行#23454;验取得成功的基础#12290;有人认为使学困生走向成功比较#38590;,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有这样#30340;思想基础,很难对学#22256;生倾注一片爱心,更难使#23398;困生走向成功。

  2、造成学困生#23398;习困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65292;笔者及其课题组仅就怎样通过学校#30340;教育、教学改革使学困生转化进#34892;了一些实验和探讨,而对家#24237;原因,社会原因等对学#22256;生的影响这一方面所付出的转化#23454;验还不够,以后将随着实验研究的#32487;续进行,注意与家长及社会有#20851;人士结合,使“高中学困#29983;转化教育的研究”这#19968;课题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65306;

  ①  张万兴,#12298;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手册》中央民族#20986;版社 第二册

#12288; ②  列宁, 《列宁#20840;集》 人民出#29256;社 第#20108;十卷  1958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