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五要”——兼谈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836 日期:2023-12-10 来源:论文网

古典诗#35789;是古代文化史上一座重#35201;的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24320;古典诗歌鉴赏题。#22914;何鉴赏古诗词、答好高考鉴赏题,#36825;里从五个方面谈点#30475;法。

  一、要熟悉重要#20316;家、作品

  重要作家#12289;作品都列入了初高#20013;阶段掌握学习的范围,像唐代的#26446;白、杜甫、白居易#12289;王维、元稹、杜牧、李商隐,#23435;代的陆游、苏轼、王安#30707;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30340;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20316;,我们不但要熟悉#65292;尤其要理解这些名作,#25484;握好写作技巧。因为高#32771;不是离开“教纲”去考学生#12290;纵观近年来高考的古诗词鉴赏#39064;和我们课本中学过的#21476;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2003年全国高考卷选了#29579;维的《过香积寺》,#35774;题是:“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21477;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65311;为什么?请结合全#35799;简要赏析。”要做好这#36947;题,关键是你平时对课本#20013;王维的《山居秋瞑》理解了没有#65311;选题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26494;”与课本中《山居秋瞑》的“竹#21927;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30456;似之处。读懂了课本#65292;何怨解不了此题?再看2004年全国考卷的古诗词鉴赏题#65292;入选的是张籍的《秋思》。#35774;题为“试析张籍此诗写了#29983;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36798;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这道题#30340;设题也没有离开我们的课本#12290;有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我们在课#26412;中接触不少,像杜甫《闻官#20891;收河南河北》中的“漫卷#35799;书喜欲狂”细节,赵师秀《约客#12299;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8221;细节,等等。就思乡之情的作品,#25105;们接触就更多,像“举头望明#26376;,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1229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27874;江上使人愁”(崔颢#12298;黄鹤楼》)等等。

 #12288;二、要了解诗词的文#20307;特点和文化常识

  中国#21476;典诗歌有其自身的#21457;展规律,由诗到词#65292;由词到曲,有它自身#30340;特点。像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65292;古体诗又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35799;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12289;七律和排律,绝句有五绝和七绝#65307;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26354;分为小令和套数;诗的对仗与押#38901;、律诗的四联名称、词的标#39064;与词牌、曲的宫调与曲牌等#30693;识都应了解。如2003#24180;全国春季考卷,2003年北京考卷都考查了诗歌#30340;体裁知识,两卷分别考查五言绝句#21644;七言绝句。这一常识2003年上#28023;高考卷就涉及到了律诗四联中#30340;“颈联”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28145;,内涵十分丰富,了解一些文#21270;常识,特别是诗歌中的一些意象的#21547;义尤其重要。因为诗歌#20013;的意象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30340;关键。如果我们了#35299;了这些意象的蕴含之#24847;,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12290;如“柳絮”表送别离#24833;、“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21451;情谊、“双鲤”“鸿雁”#20195;书信、“采薇”指#38544;居生活、“折桂”比喻#31185;举及第、“击楫”指#25253;效国家、收复失地等等。2002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折柳”#36825;一文化常识、2003年全国春季#39640;考卷考查了“雁”这#19968;文化常识,因此了解流派、风#26684;、意象等文化常识很有必要。

  三、要懂#24471;按内容划分诗歌种#31867;

#12288; 掌握诗歌题材,及时分辨“写景#25234;情诗”、“咏物言志#35799;”、“边塞征战诗”、“怀#21476;咏史诗”、“送赠思乡诗”的类型#65292;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古典诗#27468;。

  写景抒情诗。古人作诗#8220;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自然#20026;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35201;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感#24773;,寓情于景。2004年高#32771;重庆卷的诗歌鉴赏#39064;,选了梅尧臣的《东#28330;》,就是从这个方面来考#26597;的。

  咏#29289;言志诗。诗人的志向和品质要表达#20986;来,往往寄托在景(物)上,把景(物)#20316;为咏吟的对象。当然,#25152;咏之物要和所表达的志向品质#25110;形似、或神似。因此,一般诗人#25152;咏之物有比较固定的象征义和#27604;喻义。2004年高考北京#21367;诗歌鉴赏题选了苏轼的《红梅#12299;。作这道题就应掌握托物言志诗的#29305;点。

  边塞征战诗。#21476;诗人有军旅生活者也#19981;乏其人。他们往往把征战生#27963;、征战的感慨融入诗中#65292;我们也就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20154;”。他们的诗歌也是高考题入#36873;的范围。2004#24180;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选#20102;唐代柳中庸的《征人怨》。这是一#39318;边塞诗,诗中的“马”#12289;“刀”与军旅有关。“关”#12289;“黑山”与边塞有关。掌握了这些#30693;识,做这道题也就不难了。

 #12288;怀古咏史诗。许多古诗人生活奔#27874;,仕途上或升或迁,#22810;有凭吊,凭吊之时往往对#21476;代的人或事,有缅怀,#26377;感叹。古赤壁、石#22836;城、故国等地,是#26080;数风流人物叱咤风云之地,所#20197;诗人往往把自己对历史与现#23454;的感触,融入在他的诗歌之中。赏#26512;这类诗歌,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对#35799;人本身及所处时代都#35201;有所了解。2004年高#32771;上海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杜#30162;的《赤壁》,鉴赏这#39318;怀古咏史诗应该不成问#39064;,因为“赤壁”这个题材是学生非#24120;熟悉的。

  送#36192;思乡诗。诗人送别亲朋#22909;友不免要赠送诗歌,以表情意#12290;诗人远在他乡,也难免#26377;思乡之情,这种情感也就用诗来#34920;达,高考考这类题也是#24120;见的。2003年北京#26149;季高考就是赏析韦应物的《闻#38593;》和赵嘏的《寒塘》两首思乡诗。2004年高考浙#27743;卷也考了李白的《菩萨蛮》思乡词#1229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要掌握一些#37492;赏用语

  近年来的高考,#21476;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逐步转向#20027;观题。2004年各地#39640;考的古诗歌鉴赏题#65292;除北京卷用了客观题外#65292;其他考卷都用主观#39064;。要答好主观题,不掌#25569;一些鉴赏用语,答案就难以#20570;到简明扼要,用语贴切,#24688;到好处。2003年全国春#23395;高考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39064;: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25234;发   。要答好这类题#65292;首先要掌握诗歌体#35009;方面的术语,如:诗、#35789;、曲、律诗、绝句、七言律诗、五#35328;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12289;小令、套数等;其次要掌握#22909;表达诗歌思想内容及感情方面#30340;术语,如:写景抒情、#21647;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生活、#29233;国思乡、伤春闺怨、孤#29420;伤感、惆怅寂寞、恬淡#38386;适、昂扬激愤、忧国忧民、迷恋思#24565;等。

  诗歌语#35328;和表达技巧也是词歌鉴赏#30340;重要内容。诗歌语#35328;鉴赏术语如:平淡、清新、绚丽、#26126;快、含蓄、简洁等#12290;诗歌表达技巧方面#30340;鉴赏术语如:叙述、描写、抒情#12289;议论、直抒胸臆、#24773;景交融、托物言志、#28210;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含#33988;、幽默、象征、联想、以动衬静、#20197;乐写哀、欲抑先扬、欲扬先抑#12289;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等#12290;如2003年高考#19978;海卷诗歌鉴赏题有这样#19968;道填空题: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21364;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青#22825;,作用是   。回答这个问#39064;需要用到“烘托”等术语#12290;2003年北京卷的诗歌#37492;赏题(指出赵嘏《江楼感#26087;》与崔护《题都城#21335;庄》在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20043;处)要用到“点明主旨、深化意#22659;”等术语。

  五、要掌握常见的鉴#36175;方法

  #35799;的语言是经过诗人锤#28860;的。“为人性僻耽#20339;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安一#20010;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12290;因此,鉴赏诗歌就得感知#22937;语,从关键词入手。高考题也#22810;从关键词设题。有一类题叫#20320;找出诗中的关键词#24182;加以分析。如2003年全国#21367;设题: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20004;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诗眼”分别是#21738;个字?为什么?2004#24180;高考福建卷设题:请从三、四#21477;(“铺床凉满梧桐月#65292;月在梧桐缺处明”)中找出#26368;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65292;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22522;础上,简要分析诗人#22312;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24847;境的。另有一类是叫你赏析关键词#65292;如2004年高考浙#27743;卷设题:古典诗词讲#31350;炼字,请简要分析“#31354;”(“玉阶空伫立,#23487;鸟归飞急”李白《#33769;萨蛮》)字在表情达意上#30340;作用。2004年高考湖北#21367;设题:此诗第二联“潮平两#23736;失”(王湾《次北固山下》),有#30340;版本作“潮平两岸#38420;”,你觉得“失”与“#38420;”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从#20197;上设题看来,平时读诗应对诗人#38180;炼的词语多多品味。

#12288; 除了从关键词入手#20043;外,鉴赏诗歌还应从表达技巧入手#12290;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21069;文已列出),有的鉴赏题#23601;是从表达技巧设题的。2003年#21271;京春季卷就设了“这两首#35799;为什么都写到雁?”这样一道题#65292;要答好此题,我们#23601;得从表达技巧(借景抒情)入手分析。借什么景?抒什#20040;情?诗中写到雁,因为雁是一种候#40479;,春秋迁徒,秋天大#38593;南飞的景象往往牵动游子的思#20065;之情。因此,我们不难看出#65292;诗中写雁是借雁抒情,寄寓自己#27987;浓的乡愁。再看2004#24180;全国卷设的题(在这首词中,作者#20026;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20004;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30340;思想感情?)也应该从表达技巧入#25163;作答。

  当然#65292;鉴赏方法还可以从作者所处#30340;时代、作者生平情况、艺术风格#21450;诗歌的标题等方面入手,这里不一#19968;而论。古典诗词是古#20195;文化史上一座重要#30340;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24320;古典诗歌。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