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做起,深入社会—— 试析鲁迅小说的创作特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842 日期:2023-12-10 来源:论文网
 内容摘要:

  鲁迅小说数#37327;不多,但是其中涉#21450;到的人物形象却不少,艺术成就#24456;高。他做小说有一个显著特#28857;,即:从“我”做起、深入社#20250;。本文试从这一特点及#20854;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鲁迅小说创作特色  从“我”做#36215;   深入社#20250;

  鲁迅一生著#36848;很多,但是具体到#23567;说上的数量却有限,《呐喊》#12289;《彷徨》加上荒诞小#35828;《故事新编》,不#36807;是三部,二十来篇小说,而且#37117;很薄,字数加起来还不如眼下的#19968;部中等长度的长篇小说。 鲁迅小说数量#34429;然不多,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29289;形象却不少,艺术成#23601;很高。鲁迅深通传统小#35828;,对传统小说里面的优劣有着非常#28145;刻的见解。他做小说有一个显著特#28857;,即:从“我”做起、深#20837;社会。本文试从这一特点及其形#25104;原因进行分析。

           一、 从“我”做#36215;

 #12288;从“我”做起的意思,就是通#36807;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世界#65292;同时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判断#12290;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一#24320;始,最重要的一点,就#26159;挖掘个人的内心,通过“我#8221;来拉近读者和小说的距离。第#19968;人称的叙述表明了一个信息#65292;就是这个东西跟“#25105;”是有关的,自然也跟“#25105;们”有关了。作家从遥远的“#21476;代”,从“讲史”、“传#22855;”、“才子佳人”这些跟“我#20204;”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的内#23481;转向自己的身边,最基#26412;的初衷,就是讲述一个真实的故#20107;,身边的故事,跟我们的#29983;活都有关的故事。在所#26377;这些故事中,无论#26159;作者还是读者,都不能够、也#19981;应该置身事外。

  我#20204;看到鲁迅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26159;现代白话文的第一篇奠#22522;作品《狂人日记》,一上来#65292;就是跟“我”有关的。第一个“我#8221;是小说开头的“余#8221;:“某君昆仲,今隐其名,#30342;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22810;年,消息渐阙。”#36825;句话要告诉人们的是,“狂人”#19981;是天外来客,不是话说#20160;么什么年间的才子#20339;人,也不是上古人士#65292;他就是我们的熟人,朋友#65292;生活在我们身边,#26159;生活中现实的人——这里我们不#35828;“真实的人”。第二#20010;“我”,就是进入了“狂人#8221;自述的“我”:“今#22825;晚上,很好的月光。#25105;不见他,已是三十多#24180;;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25165;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12290;”“狂人”认为“正常人”的自#24049;的前三十多年,“全是#21457;昏”。这里开始了现代白#35805;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颠倒#65306;正常的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而正#24120;。这里是对这个中国文化而生发#30340;感叹。鲁迅一上来就#19979;了胜负手,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19968;锅端了,就像下围#26827;一样,一子点掉了对方#30340;大龙。

  第一#20154;称的叙述有一个非常重要#30340;叙事技巧,就是要造成“我”就#26159;作者本人的阅读错觉,从而让读#32773;产生亲近感。同时,#36825;个“我”的叙述,也可以很方便地#24341;出作者的判断和议论。当#28982;,在《狂人日记》本身,作者做了#19968;个切除手术,写了一个#24341;子,表明“狂人”不是我,#22823;家不要对号入座。这里摆明了#23601;是请君入瓮的态度,兼#39038;了各个层面的读者的趣味和偏#22909;。所以这篇小说发表#20043;后,能够引发很多人的共鸣,成#20102;针对旧文学的一个颠#35206;性的文本。

  《狂人日记》#30340;出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这标#24535;着现代白话文写作的一开始,就#25226;目光投注在个体的人的本身上。

#12288; 这当然跟整个“五四”时期#30340;新文化运动对于源自西方的关于人#30340;新观念的引入有很大的关系。周作#20154;在《人的文学》里#24320;头就说:“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25991;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25991;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23545;的非人的文学。”这个#8220;人”源自西方的观念#65306;“欧洲关于这‘人’的#30495;理的发见,第一次#26159;在十五世纪,于是出了宗#25945;改革与文艺复兴两个结果。……女#20154;与小儿的发见,却迟至#21313;九世纪,才有萌芽。”

  关于“大写的人”#12289;“人道主义”等的观#24565;,在这个时期大量地进入,#24418;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38761;命的内容。既然“旧文#21270;”无人,那么新文学#30340;一开始,首要的就#26159;发现“人”的存在。

#12288; 鲁迅的西学基础萌发于#27743;南水师学堂,他在《朝花夕拾·琐#35760;》里说他自从进了这个#23398;校:“……看新书#30340;风气便流行起来,#25105;也知道了中国有一#37096;书叫《天演论》。#26143;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30340;一厚本,价五百文正。”#35768;寿裳的《鲁迅先生年谱》里#20063;说鲁迅:“前十三年#65288;廿五年己亥,一八九九年)#21313;九岁 。#2749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22530;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35838;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33541;。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22909;小说,时或外出骑马#12290;……前十年(廿八年壬寅,一#20061;零二年)二十二岁。#20108;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26085;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20313;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24847;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到#20102;日本,鲁迅一开始#20915;心学医,因为他父#20146;一直是“久病不治”,使得#20182;们家由小康坠入困顿,其#38388;遭受了多少的白眼#21644;心灵的创伤,在鲁迅的心理,#30041;下了不可磨灭的印#35760;。鲁迅在《呐喊·自序#12299;里说:“有谁从小康人#23478;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20026;在这途路中,大概#21487;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进江南水师学堂之后#65292;鲁迅看到了一些关于西医的书籍,#8220;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30340;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36215;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24773;;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30693;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23398;的事实。” 所以,#31561;到进入日本留学之后,鲁迅的#26368;初愿望是要做一个医生:“因#20026;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31821;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37324;了。我的梦很美满#65292;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30340;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20105;时候便去当军医,#19968;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32500;新的信仰。”

  从这个#20363;子里我们可以看到,#26377;理想的知识分子一开#22987;都想当医生,治病#25937;人,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业。#22240;为看到中医的弊端,又感#21040;西医的科学,鲁迅到日本的最初#24819;法,就是学习医学#8212;—西方体系的医学。但是,他一#20061;○四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26657;之后,在读书和看电影#20013;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对#23398;医的理想产生了动摇#12290;一九○六年中止学#21307;,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 在鲁迅自己记述的#36825;些事情里,有着很深的对#20110;人的认识和理解。鲁迅非常不#33021;忍受的是传统封建文化对于人#24615;的扭曲和歪曲。他在文章里回#24518;自己少年时期就对此产生过很#22823;的反感:“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20110;发生反感的,是‘#32769;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20214;事。” 鲁迅于是发#29616;,健康的人包含了肉体和精#31070;的两个方面。他认为当时首要的问#39064;,是精神的问题。这#21518;来成了他写作的一个中心#30340;动力。

  明治维新之#21518;的日本,有着大量#30340;西学内容,这些对于#36523;处日本的鲁迅来说,必定有着非#24120;深的影响。明治二十年之后,日#26412;文学界兴起的“文言一致#8221;运动,要求运用口#35821;和白话文描写和表达身边的#29616;实生活;接着是以二叶#20141;四迷的《浮云》、#23707;崎藤村的《破戒》和田山花袋的#12298;蒲团》为代表的“#33258;白文学”。这种自白#65292;也是以发现“个人”“自我”为突#30772;的。这种自我,相对于西方#30340;基督教,而不是从汉文化而来#30340;那种道德感。日本基督教的前锋人#29289;内村鉴三在《我是怎样成为#22522;督教信徒的》一书#37324;剖析自己的内心说#65306;“我称自己的日记为‘#33322;海日记’,因为这日记#35760;录了可怜的小船穿过#32618;恶、眼泪和无数的#24754;哀,驶向上苍而每天前行的历程。#8221; 著名的#23398;者柄谷行人对此评论#35828;:“我们不能将此视为一种谦#34394;的态度。我没有隐瞒任#20309;东西,这里有的是‘真实’…#8230;所谓自白就是这样#30340;一种表白形式。它强调,你#20204;在隐瞒真实,而我虽#26159;不足一取的人,但我#35762;了‘真理’。” 柄#35895;行人的评论一针见血,也就是#35828;,作家坚信自己讲述的乃是#30495;理,它表达了真实的现状和真正的#20869;心感受。就此,柄#35895;行人说:“可以说,日本的‘#29616;代文学’是与自白形式一#36215;诞生的。” 这种感#21463;从“我”出发,具有坚实的基础。#26202;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29616;代文学运动,在这#37324;跟日本的现代文学的起源#65292;从根源上具有一致性。

           二、深入社#20250;

  很#22810;人很喜欢把鲁迅的《#29378;人日记》跟果戈里的《狂人#26085;记》相提并论,各#31181;普及性的教材,也这样写,然#32780;鲁迅的从果戈里那#37324;得到的仅仅是形式上的灵感而已。#23545;有着同样的现代化要求的中国和#26085;本来说,先走一步的日本的变化#65292;才跟我们具有本质的相似性。#40065;迅在日本期间大量#38405;读了日本人的著作和日#26412;人翻译的西方著作,这些日#26412;文学的变化,他应该非常熟悉#12290;

  就这样,#40065;迅从“自白”的自我#21078;析的形式开始,直截了当#22320;切入了当时问题的最根本处#8212;—深入社会,那就是用文#23398;来改造国民的精神,来揭示社会问#39064;。

 #12288;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已经注意#21040;了小说可以用来帮助“改良”#65292;甚至“启蒙”和“革命”了。梁启#36229;于1902年创办了中#22269;第一家小说杂志《新小#35828;》,接着其他的杂志#30456;继出现,有《绣像小说》(1903)、《月月#23567;说》(1906)、《小说#26519;》(1907)等。清末#36825;些开明的学者和新闻家对#20110;通俗文学、特别是小说对社#20250;所能够产生的影响,投注了#24456;大的关注。他们认为#24403;时的中国人在面临着现代世界的#25361;战时所表现出来的手足无措的现#35937;,有很大一部分原#22240;要归咎于传统小说#65307;因此,这样的小说应该被那些能够#28608;发爱国热情、传播新观念的#20855;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来替#20195;。梁启超不仅大力倡导新#23567;说(相对于传统小说#32780;言——在当时,尤其是“#20116;四”时期,人们更喜欢使#29992;的是“旧小说”一词。本文#37319;用“传统小说”这样一#20010;相对温文的用法),还身体力行#65292;给《新小说》杂志写了小#35828;《新中国未来记》共四章#65292;还写了西方很多爱国#24535;士的传记,其中写马佐尼等人#30340;《意大利建国三杰》影响很大。#19982;此同时,其他忧国忧#27665;的作家也日益以小说作为批评社会#21644;政府的工具,把小说当#20316;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力#37327;和强烈的意识,认为从#21069;的小说家没有能够尽到对普#36890;民众进行教育的责#20219;。鲁迅这一代的知识分子继续#30528;他们的思想,在三十八岁的#26102;候写出《狂人日记》,是一#20214;水到渠成的事情。接下来《呐喊#12299;、《彷徨》等深入#31038;会的小说集相继面世,给社#20250;带来巨大影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