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数学方法改#38761;的一个共同趋势是把重点#25918;在探索教师如何指导学#29983;自己去学习。我们认为应根据小学 生的#23398;习心理特点,利用现#26377;的幻灯、投影仪、录像、录音、#30005;子计算机等视听工#20855;并将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 当结合,进#34892;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激发#23398;生学习数学的兴趣#65292;优化教学过程,切实#25552;高小学数学教学质 #37327;。
一、小学数学音#20687;立体化教学过程的概述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25945;学过程可以看成一个#31995;统(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关#32852;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 能的整体)#65292;它由教师、学生、教#23398;内容(以小学数学教材和#30005;教教材内容为主)、教#23398;设备(以电教设备为 主)、教学方法(以电#21270;教学方法为主)等要素组成,#20855;有传授知识、培养能#21147;、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其中,教#24072;、学生、教学设备等#23454;在的、具有物理性质的东西#31216;为系统的硬件;教#23398;内容、教学方法等属于理 性范畴的东西称为系统的软件#12290;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人的#22240;素,是两个最活跃的因#32032;,可谓是硬件中 的“活#20214;”,他们输出信息、接收信息#12289;加工信息、储存信#24687;的方式,不同于一般机械#31995;统中的因素,是极其 复杂、灵活的#39640;级方式。
教师从教材#21644;参考资料中接收信息,经过教学法#12563;绕涫堑缁萄?法#65289;的加工,变成容易使学#29983;接收的信 #24687;,然后通过讲授,进行各种现代#21270;视听工具的操作、演示#12289;板演等方式输出信#24687;;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从 教师的讲授、演#31034;和阅读教材(尤其是#30005;教教材)中接收信息。#28982;而学生又不同于一般的#20449;息接收体,不是信 息的机械装容者#65292;可能漏收某些信息#65292;可能使信息失真,接#25910;信息后还能对信息进行加工,#20351;之系统化、深化 ,进一步还可利用联想、#31867;比、归纳、假设等思维方式发出#26032;的知识。学生在接#25910;信息的过程中,又不#26029;有信 息输出,#22914;面部表情、简短的#22238;答等。学生输出这些信息,对教师#26469;说就是反馈信息。教师#24212;予以注意,并随 时根据反馈信#24687;调整输出信息的速度、内容、质#37327;和电化教学形式,使系统#36880;步优化。
二、小学数学音像立#20307;化教学要素的探讨
首先,就#31995;统的软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1561;要素的内部结构作些#21021;探。
1.电教教材的建设
电教#25945;材的建设要根据小#23398;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内容#21644;要求来进行,主要#31181;类是幻灯卡片、投影片、录 像带、录音带、磁盘等。#32534;制电教教材,应遵循如#19979;原则:
(1)情境与内容。情境#30340;创设必须为教学内容#26381;务。这里的情境既有“音#8221;的情境,又有“像”的情境#12290;如 教学圆周#29575;时,我们给学生播放#25105;国古代数学家祖冲#20043;的故事录音,创设“音”的#24773;境,实践表明其效#26524;远比 教师口头讲#36848;好,它能激发学生的爱国#28909;情和刻苦学习的精#31070;;而教学行程问题等应用题时,放#26144;汽车行驶、 飞机飞行#12289;开挖隧道等情境图,特别是#22312;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连续的情境#29255;,可以较好地揭示应用题的#25968;量 关系和结构特征。#36825;种“像”的情境,#34429;离不开教师的精讲与板演,但其#21151;用是粉笔、黑板所无法#21462;代的。
(2)精讲与配音。教师可以把#37325;要的教学内容(如概念#12289;法则、解题方法等)#30340;讲述,预先配上恰当#30340;音乐 进行录#38899;,然后在课堂里播放出#26469;,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26377;助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33021;力。如教学“多 位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27861;”,我们将结论“多加的要减去#65292;少加的要再加,多减的要加上,#23569;减的要再减。 #8221;配以有一定节奏的音乐在课前#39044;先录制成儿歌,待课堂教学中师生#20849;同得出上述结论后再播放给学生#21548;,结 果有助#20110;学生进行知识的反馈与再认#12290;当然,如能注意把形象和声#38899;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22909;。
(3)构#22270;与色彩。为了突出重点、难#28857;,运用构图和色彩等手段时要特别#27880;意。比如教学“小数#28857;位置移动 引起#23567;数大小的变化”时,我#20204;将第八册第78页例的#26495;书设计成如下的投影片:
其中小数点#20840;部着深绿色,等式右边的"0"全部着雪青色,两个虚线三角#26694;全部着赭色,以深刻揭示#23567;数点 位置#31227;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24459;。这样,结合传统板书教#23398;,用投影教材将一些#35789;语通过形象的图表、画#38754; 等展现在学生面前#65292;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深刻地掌握#65292;促使其由形象思维逐#27493;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
(4)动片与静片。小学数#23398;电教教学片(录像、电子计算机#30011;面、投影片等)应以#21160;片为主,这是由于一要 适应数学课的特点;#20108;要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小#23398;数学课中,某些抽象的概念、计算#27861;则的算理、应用题的 数量关系和结构特#24449;,如果以童话、故事#12289;生活趣事等形式用动片给出,#23567;学生会很感兴趣,能激发他们#30340;学 习#31215;极性。
2.电教教法的选择
电教教法是教#23398;方法的一个部分,它的不#26029;完善与发展既依存于教学论的#26377;关原理,又依存于教学#20869;容、 #23398;科特点。此外,还#21463;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35782;规律及电教教材的发展状#20917;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年龄#38454;段的儿 童,其生理、心理发展特点#12289;认识规律都不同。中低年级儿#31461;的注意力不够稳定,不能较#38271;时间地集中,但他 们#26426;械记忆、形象思维却占优势。因此#65292;这一阶段采取的方法主要可利#29992;电教手段有声有色#12289;形象生动的特点 ,为#23398;生提供具体形象的直观#26448;料,以激发其学习#20852;趣,吸引其注意力,使#20043;更好地理解、巩固知识,促#36827;观 察力的发展和思维#31215;极化。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趋于#31283;定和集中,逻辑思维、#25277;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进一#27493; 增强,逐步形成了#19968;定的信念。因此,采用电教#25163;段教学已不再满足#20110;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32780;应更加注意 启发诱#23548;,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提高他#20204;分析、综合、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21147;。
#30005;教教法既然是根据教学#30446;的、教学内容、学#31185;特点、学生实际来确定#65292;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 善于从多种方法#20013;适当选择,恰当运用。尤其是采用#22810;种媒体进行教学时,#24212;该避免过多的言语化现象,善#20110; 将小学数学#25945;学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生#21160;形象的教学语言、#22270;表模型、幻灯图片、录音录像并和#25945;者表情、语 言、手势等形态语言合理组#21512;,应用于教学,以有利于#23398;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但是,这#39318;先要求教师必须具 备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这#26679;才能科学地选择符合教#32946;目标的信息向学生传递;#20854;次,必须懂得并能熟#32451;运用 各种#30005;教媒体,懂得媒体的性能及操作方#27861;,懂得电教教材的编制及应#29992;原则;第三,必须#35201;了解学生,吃透 教材,掌握大纲#65307;第四,必须懂得现代教育#29702;论及教学方法,使媒体与教学内容#36798;到有机的结合,使教学过程 与教学效果达到合理的统#19968;。
3.电教教案的编写
小学数学#30005;教教案编写的一般模式应#26159;:传统教案+电教#23186;体。具体说来,(1)必须具有传#32479;教案的主要内 #23481;:教学内容、教学目#30340;、教学步骤、教具准#22791;;(2)必须具有电教#23186;体:精心设计电教媒体#65307;严格操作规程, 掌握出现时机;课后要做好#25972;理工作;注意搜集#21453;馈信息,包括:a电教媒体的#35774;计问题;b学生意见;c教#24072;意 见;d把各种#24847;见记入教案并制定纠偏#26041;案。总之,教案要突出立足素质#25552;高,着眼智能开发,体现#25945;法学法, 突出电教特点,联系#23398;生实际,讲究低耗高效。
其次,关于系#32479;中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问#39064;,笔者认为虽然目前还#27809;有找到一种到处可以套#29992;的统一模 式成为最佳,#20294;是根据系统理论和心理学原则,我#20204;仍然有下列原则可循。
1.有序的原则
“#31995;统是人、设备与过程在一定环境中#26377;秩序的组合。”教学过程就#26159;教师、学生、教材(教学任务)#21644; 过程在一定#25945;学环境中有秩序的#32452;合。这个教学过程的秩序,不#20165;知识教学有其顺序#12289;能力,思想品德培养也 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20010;序将影响到课堂的结构,教学组#32455;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这个序#26082;取决于科学知 识的系统,又取决#20110;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27700;平。而在教学的长期过程中,#23398;生的认识能力也是变化发展,是 一个由具#20307;到抽象、由简单到#22797;杂的发展过程。因#27492;,这个序实质上是#22312;教学的影响下,学#29983;身心协调发展的 序#12290;
优#21270;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20851;键问题,就是要求教师能充#20998;利用现代化的视听工具#21644;传统教学媒 体将其自身与学生、教材和#36807;程有秩序地组合起#26469;。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8221;时,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 如纸质教具#28436;示),则往往会出现教具#28436;示、教师讲解、板书等与#25945;学内容难以进行有机组合而导致学#29983;吃“ 夹生饭#8221;的现象。对此,我们#20511;助投影仪、录像、录音等#29616;代化教学工具辅之以精讲,#24341;导学生通过动眼、动 手、动耳、#21160;口而进行动脑,使#23398;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26497;思维的可接收状态,从而达#21040;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20570;到声形结合、图文并#33538;,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20307;恰当有机结合,并使教学过#31243;中 诸要素#26377;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促#20351;学生将其所学知识主动地#32435;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并#24418;成相应的技能 、技巧,以培养其观察#12289;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31561;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