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卫勤保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731 日期:2025-09-19 来源:论文网

     作者:陈刘生,张波 段华芳,王琪鸿

【关键词】 高原高寒地区;机动;卫勤保障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探讨高原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卫勤保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对于赢得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的主动权,落实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做一浅显探讨。

  1 面临的困难

  1.1 自然环境恶劣,疾病减员增多

  部队向高原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沿途多高山、深谷、密林、河流纵横地形,山峰海拔多在3500米以上,坡度在40~75度之间,自然地理环境极其恶劣。加之,海拔高,气压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官兵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高原气候,很可能会引起大量的疾病减员。一是大部队初入高原,特别是没有经过适应性训练的部队,由于对缺氧环境适应能力差,往往易引起高原病,严重者可导致脑水肿、肺水肿,甚至死亡。二是气温低可引发冻伤,这是导致疾病减员的第二大因素。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时间普遍较长,冷期长达6个月以上,且风大,极易发生冻伤,造成减员。三是太阳强辐射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易发生日光性皮炎等疾病。

  1.2 社会民情复杂,卫生防病艰巨

  机动途经地区有汉、藏、回、门巴等多种少数民族,宗教、民族关系复杂,社会不稳定因素多。此外,机动途经地区人烟稀少,文化落后、卫生条件差、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对部队威胁性极大。传染病中以流感、伤寒、副伤寒、麻疹、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多见。部队进入疫源广泛、疫情复杂的区域,很难保证不发生传染病。

  1.3 道路条件不便,医疗后送困难

  高原高寒地区道路条件差,公路等级低,路面窄,弯道多,通行条件较差,且道路多为支线路,无迂回道路,给伤病员的后送造成极大困难。此外,如遇到雨季,常有连绵数日的大到暴雨,极易因泥石流或山洪爆发造成道路泥泞、路面严重损毁等情况,更加大了伤病员后送的难度。据资料显示,用担架后送伤病员,每小时行程不超过1公里,每天行程仅10公里左右,在担架无法通行的地段,只能靠人背或牦牛驮,有时需5~6天才能到达公路上,容易造成伤病员病情加重,感染及发生并发症。

  1.4 药材消耗增大,就地筹措艰难

  一是机动过程中疾病减员增多,药材消耗大于平时。二是机动途中易遭敌阻击或远程高新武器打击、道路中断等因素,部队易滞留途中,发生战斗减员,消耗大量药材。三是机动沿线人烟稀少、经济文化落后,卫生资源十分匮乏,就地筹措十分困难。

  2 主要对策

  2.1 做好机动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抓好对官兵的卫生常识教育,以预防急性高原病和烈性传染病为重点,做好预防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宣传教育,重点向广大官兵讲明高原的环境特点和注意事项,掌握个人预防方法,使官兵提高认识,消除紧张和轻视心理。其次,对所有机动人员进行严格查体,发现有哮喘、支气管扩张、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等患者禁止参加。同时对参加机动人员要接种相应的疫苗,服用各种预防高原病及其他疾病的药物等。三是进行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如:抗缺氧操、负重越野跑、戴防毒面具越野跑以及登山等。四是抓好战伤自救互救训练和防核生化袭击演练,使每个指战员熟悉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五是卫勤专业人员要加强对高原卫勤保障的研究,搞好专业训练,提高对高原病的诊断、救治的能力及救治水平。

  2.2 实施高效的卫勤组织指挥

  高原寒区部队机动,情况复杂多变,战斗力极易被削弱,对卫勤指挥要求更高,做好卫生联勤保障工作,必须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指挥。一是建立联合卫勤指挥机构。在后方建立卫勤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参加机动的各部队卫勤保障工作。二是完善联合卫勤指挥网络。高原高寒地区机动信息传递困难,要做到卫勤指挥通畅,必须改善通信及指挥条件,建立一套完善的远程医疗系统和指挥网络,并保证上下级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信息传递通畅。三是完善机动卫勤保障方案。结合机动地区实际情况,周密设想和考虑作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一套操作性、针对性强的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规定、方案和预案。

  2.3 编配合理的卫勤救治力量

  编配卫勤力量必须与部队的机动方式、保障条件相适应。各级卫生机构应挑选数名精干的卫生人员组成机动卫勤保障力量,能独立完成紧急救命手术、早期清创缝合术和急性高原病的抢救,以加强伤员早期救治。为了提高机动速度,防止部队交错并进,堵塞道路,尽量减少敌军事打击所致的损伤,部队多采取“多批次、小梯队”的方式机动。因此,在机动卫勤保障力量相对集中的保障前提下,基层卫生人员还应分散伴随保障,保证每辆人员乘坐车都有一名卫生人员,携带一定数量的供养设备及本级战救药材,对机动部队实施伴随保障。

  2.4 及时快速的后送危重伤病员

  伤病员救治和后送是卫勤保障的两个重要环节。在高原高寒地区救治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及时的救治与医疗后送对于减少人员伤残(死)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体上应本着“军地一体、上下结合、统一计划、重点突出”的原则。一是要做好伤病员后送的准备工作。各级卫勤机构要根据伤病员发生的规律、后送工具的性能、后送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等分别做出计划,由最高卫勤指挥部门统一协调,最大限度地防止伤病员在后送途中伤(病)情恶化或出现死亡。二是要搞好后送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并为继续后送创造条件。三是要确保后送途中的安全,搞好后送途中的护理和防护,防止由于护理不当或二次负伤而加重伤病员伤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2.5 科学合理的筹措保障药材

  一是要优化储备结构,定点供应保障。高原寒区的所用的药材更要实施超前保障,减少周转环节,以便战时缩短运输距离,减少部队快速机动时的携、运行量,增强战斗力。二是要进行分类储备,满足特需保障。高原高寒地区部队机动,要加大战救药材和特需药材的储备量,如防治高原病的药材和设备,减少普通药品量。在储备方式上要灵活掌握,可以分散到营连携、运行。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