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症留院观察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危重、病情发展瞬息万变、患者流动随机性大、病室易增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特点,本文结合急症留观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了不断优化急诊护士素质,合理调配急诊护理力量,注重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急诊;观察; 护理特点
急诊科是综合性科室,是医院的窗口。由于医疗服务的突发性、紧迫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危重病人的特殊性和任务的繁重,急诊科作为抢救的前沿阵地,既担负着应急前抢救和及时后送伤病员的重要任务,还要负责现场救治与部分患者留院观察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大量急诊的病人,由于留院观察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流动随机性大、可控性差,给急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我们结合工作体会对急诊留观患者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探讨如下。
1 急诊留院观察患者的主要范围
留院观察是医院急诊科的基本职能,急诊工作通常是对急重症伤病员进行先期处理,待病情平稳后及时收入相关专业科室进行系统救治。对一些急诊中虽经抢救治疗仍不宜搬动,需要继续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伤患者进行留院观察也是必要的。留院观察的目的在于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坚实基础,但也不能无选择地悉数留院观察。一是尚未确诊的患者,这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多端,诊断没有明确,二是经抢救后,病情虽稳定,但不宜搬动或预后有危险的患者;三是需要进一步诊断确定是否需住院的患者。明确急诊留院观察的范围,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专科救治具有积极意义。
2 急诊留院观察患者的基本特点
2.1 伤病情复杂且危重
急诊留院观察患者中,既有严重的外伤患者,也有其他的急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不宜搬动,主要是为各系统危重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如复合性外伤、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呼吸衰竭等患者。由于患者是骤然发病,往往缺乏系统的可供诊疗参考的病情资讯病情发展瞬息万变。尤其是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脑出血以及重型复合伤和严重毒物中毒患者,病情危重,极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危及生命。这就需要急诊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变化的蛛丝马迹,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2 患者流动随机性大
急诊患者的随机性流动,也决定了留院观察患者流动的态势,患者的转出是伴随着新的患者转入而进行的,急诊观察室的患者流动非常频繁,给急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了一定难度,需要严格交接班制度。
2.3 病室易增危险因素
急诊患者数量和重症患者就诊的随机性强,患者可能是个体就诊,也可能是批量同时来科,抢救室可能同时进行多个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与抢救,由于设备仪器使用频率高,侵入性操作较多,加之患者抵抗力相对减弱,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频繁进出,如果不能实现专人专用或消毒不及时,都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危险,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加重患者病情。
3 急诊留院观察患者的护理管理
3.1 不断优化急诊护士素质
进一步强化急诊护理专业技术培训,不断优化急诊护士综合素质,要突出危重症监护和对各种急救器材熟练与正确运用这个重点,培养和塑造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敏锐观察力、正确判断力,以及临急不乱、有条不紊工作的能力,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患者来急诊就医,体现的就是一个“急”字。珍惜生命,及时救治。急诊患者病情紧急、发展迅速,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生命。因此急诊科护士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遇到急救患者,均应主动接诊,积极组织抢救。对危重患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抢救希望,就应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绝不轻易放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
3.2 合理调配急诊护理力量
危急重症患者来科时间、方式、病种、病情危急程度,事前都很难估计。遇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农药或食物中毒等,常常可能导致大批伤病员同时就诊,部分患者尚需救护车辆前接或现场救治,如不合理调整护理力量,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留院观察患者的抢救与监护。因此,护理管理者要不断强化急诊意识,进一步优化各种疾病的抢救预案,健全完善各项急诊急救护理制度,确保急诊护理工作张弛结合、紧张有序、高效运行。急诊护理力量调配的总体原则是:既要有计划周密的严谨性,又要体现实时调整的灵活性。在班次安排上,既要有出诊人员,又要有留守准备与抢救人员,做到院前后结合、院内外一体、同步进行。在留院观察护理力量搭配上,要注意优势互补。在晚夜间、节假日期间,一线班与二线班的设置要责任具体,主次分明,有利于实时调整护理力量配置,保证急诊护理及时满足急诊患者的救治需要。
3.3 注重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急诊观察室是集各种疾病危重患者于一体,病种多,病情变化快,患者心理复杂,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急重症疾病的症状、体征、急救等技能,做好病情观察的同时,注意做好留院观察病人的护理。一要严格床头交接班制度。急诊观察患者流动快,病床周转率高,为了避免差错的发生,除了书面交接班外,必须做到床头交接班,有利于迅速了解病情,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勤观察勤巡视。急诊观察室是一个综合观察室,病种多,病情复杂变化快,留院观察时间短,这就要求急诊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对重点患者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通知医师。特别是对新病人,及时了解病情、治疗进展,如病情有变化,及时报告。三是要沉着冷静,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切实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在急诊留院观察患者中,大多是复合外伤或预后可见性差的患者,患者和家属都感到不安、焦虑和惊恐。对此,护士要沉着镇静,神态自若,忙而不乱,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抢救程序,准确无误地规范抢救操作,同时主动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其减轻心理负担,积极地配合救治工作,实现最佳的抢救效果。
4 积极预防医院感染
急诊留院观察患者多是危重病人,病情各异,而且相对集中,设备使用多,侵入性操作多,观察室内人员进出频繁,极易增加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诱发医院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各种抢救器材或仪器严格消毒,实行专人专用,要注意维持观察室的良好秩序,限制探视人员随意进出,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对一些特殊的疾病患者,要注意采取相应的隔离保护措施或单设观察室进行监护与抢救,以防止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当急诊病人到达急诊抢救室时,护士应简单询问病史,分秒必争地迅速评估伤情,准确执行抢救程序 遵循危重病人“先救命后治疗”的原则,争取抢救时间,按急救程序抢救病人,急救过程中,时间性、有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以及科学运用急救程序,有着重要的作用。(1)要有时间观念,为赢得病人急救时间,护士必须不断提高急救意识,建立快速反应的抢救机制。(2病人病情复杂,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3)病人的病情变化快,护士不能单纯被动执行医嘱,而应有预见性地提醒医生,预见病情的发展变化。(4)急诊护理工作不仅涉及多个年龄阶段,而且涉及多个专业学科,我们护理人员就应把握急诊工作特点,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加强自我的主动服务意识,将急诊护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