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男性导尿 ; 并发症 ; 护理
导尿及留置尿管是危重病人护理中常见的操作,由于男性病人尿道个体差异大及解剖结构因素,男病人导尿较女病人更易出现并发症,我院ICU病房2004年4月至今男性导尿病人共出现17例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7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人平均年龄57±6岁。脑出血3例,呼吸衰竭4例,复合外伤4例,MODS 6例;第一次导尿4例,更换尿管13例;损伤出血5例,拔管困难3例,尿道口狭窄1例,血尿1例,冠状沟缺血溃疡1例,尿路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6例。
2 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2.1 损伤出血5例
其中有2例是第一次导尿,3例是第二次导尿,插入导尿管时有阻力感,导尿后无尿液流出,4例沿尿管有出血,其中2例出血量较多,B超在膀胱内看不到导尿管,2例可疑尿管插入尿道夹层,给予抽出气囊内水后拔出导尿管重新导尿,生理盐水500ml膀胱冲洗,并用白眉蛇毒血凝酶1ku肌肉注射,1ku静脉推注后出血逐渐停止。1例是拔尿管后出血,是由于水囊壁硬化划伤尿道所致[1]。
2.2 拔管困难3例
均发生在更换尿管时[2],1例无法从气囊中抽出注入生理盐水,从尿管分叉处剪断尿管,每次内移2cm,使水囊得水流出后拔管成功,2例抽水后无法拔出尿管,行持续牵拉并转动尿管后拔出。
2.3 尿道口狭窄1例
因尿管压迫局部引起缺血和炎症所致,给予0.05%的络合碘消毒,每日2次,待水肿减轻,沿尿管注入无菌石蜡油少许,拔出尿管。
2.4 血尿1例
病人第一次导尿放尿800ml后出现血尿。给予生理盐水500ml膀胱冲洗后,凝血酶1000u加入生理盐水200ml行膀胱灌注,保留1小时。每日2次。出血逐渐停止。
2.5 冠状沟缺血溃疡1例
包皮水肿病人,做会阴擦洗后没有把包皮翻下来,嵌顿于冠状沟,造成溃疡。用0.05%的络合碘消毒冠状沟溃疡处,涂云南白药,每日两次,然后用无菌纱布将包皮翻下来,溃疡逐渐愈合。
2.6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6例
6例病人均为持续导尿1周以上病人,因发热,行尿培养证实为尿路感染,给予联合使用抗菌素的同时,更换导尿管,1∶5000呋喃西林500ml膀胱冲洗,每日2次。
3 讨论
男性病人尿道长,有3个狭窄、2个弯曲,加之个体差异较大[3]。因此男病人导尿较女病人导尿更易发生并发症,男性病人导尿并发症基本上都是由于导尿或护理不当造成的,因此,正确的导尿方法和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导尿并发症的发生。
3.1 掌握正确的导尿方法和注水时机[4],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成年男性病人一般选择三腔气囊Foley14 ~16号导尿管,用无菌石蜡油至尿道口注入尿道,插入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操作损伤尿道粘膜引起出血,遇有阻力较大时切忌用力插入,尤其是使用尿道探子带管插入时,以避免损伤尿道或插入夹层,可用利多卡因凝胶由尿道口注入,起到松弛尿道的作用,减轻疼痛及疼痛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减轻阻力,减轻对尿道粘膜的刺激,减轻病人的痛苦,利于插管成功。老年危重病人常患有前列腺肥大,导尿管常不能顺利插入,可协助病人取侧卧位,垫高臀部呈30°即可插入。个别不能插入的病人可将导尿管顶端自侧孔钻入5mm,取直径1.5mm比导尿管长约50mm的针丝,距前端15mm处弯成约145°,将导丝绷紧状固定于导管中,可克服金属导尿探子太硬易损伤尿道及普通导尿管太软不易插入的特点。男病人导尿一般插入20~ 22cm,但男病人尿道个体差异大,导尿管顶端到气囊有5 ~ 6cm,因此一定要见有尿液流出再插入6cm以上,然后向气囊内注水,避免将尿管插入后尿道或虽尿管开口在膀胱,但气囊还在后尿道,注水时造成后尿道损伤。注水时清醒病人无明显不适则说明气囊在膀胱内,如果注水时病人剧烈疼痛,要警惕气囊是否在后尿道,注水后将尿管向外抽一部分。
3.2 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
留置尿管的病人每周更换一次尿管,每天换尿袋,用0.05%的络合碘擦洗会阴[5],每天2次,在尿道周围不能有分泌物及血迹,擦洗时将包皮翻转擦洗冠状沟,擦洗后一定将包皮翻下来,以免包皮嵌顿于冠状沟造成溃疡。留置尿管的病人要补充水分,维持尿量>1000ml/24h,pH在6.5 ~ 7.0。
保持引流袋的位置和引流管的通畅,不要让引流袋的位置高于膀胱,避免尿液倒流逆行感染。膀胱冲洗是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尿管通畅的一种主要措施,用三腔气囊导尿管形成密闭式冲洗系统可避免冲洗时造成的逆行感染,注意冲洗时压力要小,避免膀胱表面粘膜受损,细胞脱落加大感染机会。冲洗液可用1∶5000的呋喃西林或生理盐水,也可用生理盐水250ml+5%碳酸氢钠250ml,每日1~2次。
留置尿管病人要间断放尿,以免造成膀胱挛缩,一次性放尿不要过快避免引起膀胱内压力聚减而引起膀胱出血。
3.3 拔出尿管的方法
对于留置尿管时间较长的病人,拔出尿管时可以只抽掉气囊内的水,让尿管自然滑出,这样能减少长期充盈的气囊松懈后不良回缩而留有棱角划伤尿道[2]。导尿管要尽早拔出或及时更换,可以防止尿管周围形成结石造成拔管困难,遇有气囊回缩不良造成的拔管困难时,可以在排空小便后,使用石蜡油或利宁(利多卡因凝胶)从尿管开口处向膀胱内润滑尿道后,用拇指与食指将外露尿管拧搓数遍,然后将注射器乳头插于气囊外口处,注入5ml气体后慢慢抽吸,反复数次即可拔出尿管。
一定要选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气体打气囊,避免杂质导致气囊导管阻塞,本组1例无法从气囊抽出注入的水,可能系导管质量不好,注水通道粘连阻塞所致。从尿管分叉处剪断尿管,每次内移2cm,使气囊的水或气体自行流出,切忌向水囊注入大量气体或液体使气囊破裂。拔出尿管后要检查气囊是否完好,如拔除气囊破损,应行膀胱B超+尿道镜检查看有无残留碎片在膀胱内。尿道结石形成的拔管困难,可持续牵拉并转到尿管,如仍不能拔出,可行体外碎石。拔除尿管后尽早让病人自解小便,避免尿潴留。
3.4 避免意外拔管
清醒病人留置尿管可因角色适应不良而感觉不适,更多的危重病人因意识不清而躁动,这些因素都可以造成病人的意外拔管致尿道损伤,因此对清醒病人要做好宣教,让病人充分放松,避免因过分紧张而致尿道痉挛及导尿后不适强行拔管。对意识不清或极度烦躁的病人可适当约束上肢,必要时可用少量镇静剂。
参考文献
[1]李均.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造成男性病人后尿道损伤[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24.
[2] 李华,汪丽.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51.
[3] 王方.留置尿管伴发尿路感染.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2):535.
[4]张穗.导尿时机选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2):10~11.
[5] 陈霜霖,宋玉清,黄文毅,等.碘伏预防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30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