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557 日期:2025-09-17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肺癌 围手术期 护理

  为促使肺癌病人术后痰液的有效排出,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我们对40例肺癌病人围手术期、术后采取湿、拍、咳、吸方法(即湿化呼吸道),正确拍背,有效咳嗽,适时吸痰,并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93%的病人均能顺利排出痰液,从而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提高了治疗效果。肺癌病人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能改善肺功能,降低的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病人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32~70岁,全组病人均采用全身麻醉插管;施行肺叶切除的36例,一侧全肺切除的8例;3例术后并发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复张,1例术后2天痰稠,咳嗽无力,双肺满布湿罗音,行气管切开而康复。

  2 术前护理

  2.1 健康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意义;教会患者掌握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具体方法,增加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吸烟者术前2周绝对戒烟;据报道:吸烟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2~3倍,术前停止吸烟48小时可减低(Co-HB)含量而改善氧供,停止吸烟2周可以有效改善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能力。所以应向患者讲明戒烟的道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2 呼吸道管理

  2.2.1 有呼吸道感染时应控制感染后方可择期手术,特别是高龄病人,全身免疫机能显著下降,抗感染能力减低。

  2.2.2 深呼吸锻炼 教会患者呼吸功能训练:肺癌患者肺顺应性低,术后呼吸明显变浅、变快,容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术前至少1周开始训练,平卧位时采取腹式呼吸,立位时练习胸式呼吸,每日2~4次,每次15~20分钟,或做缩唇呼吸与慢快呼吸法,也可使用吸气训练器进行深呼吸训练。吸气训练器是鼓励病人进行深而慢的最大吸气的运动装置,通过观察球升起的个数和升起速度入量的多少,了解病人的通气功能。具体方法:做1次正常的深呼吸后把吸气嘴紧含嘴里把球吸起。吸起1个球为600mL,2个900 mL,3个1200mL,让球停留在官腔顶端2~3秒,然后取出吸气嘴,缩唇把气徐徐吹出,如此反复5次,每小时20次。

  2.2.3 身体条件允许者,术前2周可进行登楼梯锻炼,以增强体力,增加肺顺应性。步行5层以上的楼梯,每日4次。但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感冒。

  2.2.4 有效咳嗽和咯痰练习 即深呼吸2次,第3次吸气后屏住2~3秒后深咳3次。

  3 术后护理

  3.1 呼吸道管理 术后1~5天,鼓励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从而净化呼吸道,利于呼吸,减少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3.1.1 超声雾化吸入或氧气雾化吸入 根据病人情况加入粘痰溶解药、支气管扩张药、抗充血药、抗生素及激素等,可起到化痰、解痉及消炎作用。一般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持续3~5日,吸气时嘱病人缓慢深吸,直至雾化液吸完,但要注意烟雾不宜过大,以免年老体弱者发生窒息。

  3.1.2 轻拍背法 因为痰即便是液体也可呈胶状,加之卧床及禁食水、伤口疼痛、体液丢失等原因易导致痰液粘稠,粘稠痰从支气管向气管流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拍背能使气管振动,可以有效地使分泌物向大气管移动,利于排痰。具体方法:操作者站在患者非手术侧,双手分别伸过前后中线,从前后壁夹住患者胸部,压紧切口又不限制胸部膨胀;伸过患者背部中线的手掌5指并拢。掌心空虚,拍打时用腕力和肘关节力,由下至上,由外向中顺序叩击,每次3~5分钟,每日3~4次,同时鼓励患者有意识地咳嗽、咯痰,使肺及支气管积存的分泌物流入大气管而排出。同时这种站位使护士的头部在患者胸部后面,免受咯出的飞沫及气浪的冲击,也能在咳嗽后听诊背部,了解炎症及分泌物的所在部位,集中在这些部位进行叩击,效果更好。

  3.1.3 经常做腹式深呼吸利于排痰 做腹式深呼吸后鼓励咳嗽、排痰;在咳嗽时护士协助病人用手压住两侧上胸部,不要压住胸骨及限制膈肌的正常活动,即不要按压切口下根肋骨,因为膈肌活动有60%的通气作用,吸气时是膈肌下降变平,胸骨上升,以减少创口疼痛。

  3.1.4 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者,可用刺激气管排痰法 刺激气管排痰前病人取座位或斜卧位,用拇指或食指在吸气终末稍用力向内压在胸骨窝的气管,并同时横向滑动,可重复多次,以刺激气管诱发排痰。

  3.1.5 吸痰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听诊或胸透确诊有痰贮留,而用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可采用鼻导管或纤支镜吸出气管内的痰。对于全肺切除术后的患者,其支气管残端缝合处即在隆突下方,作深部吸痰极易刺破穿孔,因此应特别地加以注意或在医生指导下和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支气管分泌物持续较多,排痰无力或有呼吸衰竭先兆者,则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对于气管切开吸痰时往气管内注入2~4 mL的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痰液,吸痰管插入的长度超过外套管的1/3以至于更长,便于吸尽气管内的分泌物及脱落的坏死组织,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从吸痰管插入套管开始吸引时计时),吸痰后增加吸氧的浓度10~30 分钟。

  3.1.6 止痛 术后伤口止痛至关重要,目的是有利于患者术后良好的休息及早期活动、有效咳嗽排痰,从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一般在使用止痛药需监测血压,用药量需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一般以达到区域性止痛即可。近来常用硬膜外麻醉止痛,或者术后使用镇痛泵。

  3.1.7 早期活动 肺癌患者应早期床上活动以促进肺扩张,具体做法:(1)术后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即应采取半卧位;不能半卧位的应经常更换卧位。(2)鼓励患者拔出引流管后2小时离床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活动时应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活动,并通知医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3.2 饮食管理 嘱病人痰多、粘稠时,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水分的摄入,少吃鱼肉等动物蛋白;可指导病人家属做治疗膳食,(1)用黄花、木耳、豆腐、豆芽做成四物汤,既健脑、益气、润肺、强身又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2)鸽蛋银耳汤,润肺和胃,补肾益气。

  3.3 心理护理 抑郁、焦虑、紧张的心理不利于痰液的排出,因为一切过激的心理反应,均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血液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使全身血管收缩,大量血液转移到肺循环内,导致肺血容量急剧增加,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呼吸困难加重,痰液干稠不易排出。所以应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加对医护依从性的配合,切忌紧张焦虑及悲伤。另外,在做各项护理操作时尽量做到轻、稳,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4 小结
  
  肺癌病人的呼吸道管理,主要是在护理人员的参与、家属的配合下,有针对性的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实现内外环境的平衡,促使痰液的排出,改善肺功能、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陈鸿义,王 俊.现代胸腔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9.

  [2] 吴怀申,周允中,张新民,等.肺癌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J].中华肿瘤杂志,1994,16(6):435.

  [3] 刘晓莲,靳晓玉,赵凤琴.肺部感染病人的排痰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8,12:69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