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的检测与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543 日期:2025-09-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   胱抑素C(Cystatin C) 是一种低分子量非糖化碱性蛋白质,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影响因素少,特异性高,准确性好,更能及时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它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对其检测有多种方法,在肾功能、肿瘤、肝硬化、类风湿、肾移植及儿科领域具有更广的临床价值,现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胱抑素C(Cystatin C) 肾小球滤过率

  1 概 述

  血清胱抑素C是Anastasi 等首次在鸡蛋清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CPI) ,后被命名为胱抑素C。它由122 个氨基酸组成,带正电荷,等位点为9.3,是一种碱性非糖化的低分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3300。胱抑素C 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一员,编码血清胱抑素 C的基因位于20 号染色体短臂,长约615kb,属于管家基因,能在所有有核细胞中以恒定的速率转录表达。胱抑素C 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如脑脊液、唾液、尿液、精液等, 其中精液和脑脊液中的浓度最高, 尿液中最低[1],胱抑素C 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 并且由肾小管重吸收后降解,生理情况下几乎没有影响胱抑素C稳定的因素。胱抑素具有产生速率恒定、只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排泄,在肾小管内完全被重吸收降解[2],这一特点使得血清胱抑素 C成为引人注目的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的替代标志物。

  2 测 定

  2.1 测定方法比较

  胱抑素C的测定目前有单向免疫扩散法(RID)、放射免疫法(R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TRFIA)、酶免疫测定法( EIA)、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PETIA)等。
  
  从测定速度方面讲,RID法、RIA法、TRFIA法、ELISA法均较耗时,PETIA法则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整个分析过程。从灵敏度而言,RID法最差,而RIA法、TRFIA法、ELISA法均优于PETIA法。RIA法存在放射性污染,FTFIA法需要较贵的仪器,ELISA法无法适应临床大批量的标本的需求。PETIA法可实现自动化,虽检测灵敏度差些,但可达到150ug/L,远远底低于健康人的下限,可满足临床的要求[3]。

  2.2 干扰因素分析

  大量国内外文献报导血清胱抑素 C受影响因素较小,Gokkusu等认为其不受性别,肌肉量的变化和慢性炎症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4],余洪立报导PETIA法测定血清胱抑素 C 当胆红素&<150μmol/ L ,Hb &< 112g/ L ,TG&< 815mmol/ L时 ,结果不受干扰[3]。
  
  目前对文献报导血清胱抑素 C测定有影响的因素较少,Newman认为甾体类激素治疗可能对血清胱抑素 C测定有影响,但未说明有什么影响[5]。向礼贤报导恶性肿瘤患者(如:结直肠癌)血清胱抑素 C可以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风湿类药物治疗病人血清胱抑素 C水平升高[1]。

  3 临床应用

  3.1 在反映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方面的应用

  由于血清胱抑素 C以恒定速率释放入血,完全从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中几乎全被吸收,上皮细胞将其完全分解代谢,它既不返回血液循环,也不分泌至肾小管,只经肾脏排除,不受性别、饮食、炎症和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反映GFR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3.2 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由于小儿肌肉量少, 血肌酐(SCr )的测定结果很低, 致使SCr测定的精确度差, 因此, 4 岁以下儿童(SCr 的参考值2. 0~4. 0mg/ L) 难于通过用SCr 来测定有较小变化肾脏肾小球滤过率。另一方面, 1 岁以上儿童血清或血清胱抑素 C浓度已很稳定,近于成人水平。所以血清胱抑素 C是反映儿童GFR 受损的灵敏标记物,更适应儿童肾病患者的诊断。

  3.3 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发展为肾衰需要肾透析,必须以可靠的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清除率来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临床通常以检测SCr来评估GFR ,而SCr对轻度的肾功能损伤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并存在盲区,血清胱抑素 C能对轻度的肾功能损伤反应灵敏,并对检测GFR 有较好的相关性,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定期检测血清胱抑素 C可以动态观察病情的发展。

  3.4 在化疗中的应用

  对于化疗的病人很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因为化疗药物对肾小管有一定的损伤,当肾功能受到损害时,化疗药物更容易积蓄并导致多方面的毒副作用,因此对进行化疗药物治疗的病人及时关注其肾脏功能的状况,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一些研究[1~3]一致地认为对化疗病人检测血清胱抑素 C比检测SCr更有意义。

  3.5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6]

  胱抑素C 参与了心血管系统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它的作用机制涉及抗炎、抑制酶原与激素前体的活性等,而且由于它产生的恒定性,有可能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中成为诊断与检测的分子指标。

  3.6 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肾脏肾小球滤过率可作为衡量急、慢性排斥对免疫抑制药物的肾毒性观察指标之一,用一敏感、可靠和简便的指标来检测GFR 的变化对移植肾患者是极为有效的诊断工具,而胱抑素 C 无疑是比肌酐更为敏感的GFR的检测指标。

  3.7 在诊断肾源性胸水方面的应用

  引起胸水的原因很多,如肾源性,肝源性,心源性,炎症,肿瘤及内分泌代谢等。从多种病因中鉴别出肾源性胸水往往比较困难。Donej等用同一种方法同时测定血清和胸水中的血清胱抑素 C的浓度,发现在漏出性胸水中,血清血清胱抑素 C和胸水血清胱抑素 C均明显升高,且两者比值接近1.0,为肾源性胸水(r=0.954),而非其他原因所致的胸水。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胸水,若为渗出液,两者均明显升高,尿毒症性胸膜炎可能性大。两者比值很高或很低,可以排除肾源性胸水的诊断。

  4 展 望

  胱抑素C 是一种较理想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其优越性超过了以往使用最广泛的血肌酐,它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使它在评价肾移植患者的肾功能应用中有很大的前景。在一些代表性的研究中证实血清胱抑素 C 的优越性在于比血清肌酐更早地发现肾脏肾小球滤过率的衰减,其在血中的浓度不受性别、身高、年龄、体重、肌肉质量、饮食、炎症及大多数药物的影响,相比SCr省去了检测前饮食及多种药物(尤其利尿剂)限制,适用于绝大部患者肾功的评估,尤其适用于那些肌肉量减少或变化较大的人群, 如老人和小孩; 另一个目标群体是那些GFR 临界危急而需要准确判断的患者, 如接受肾移植的患者。
  
  现在血清胱抑素C的测定临床上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4.1 目前人们对胱抑素C的产生、体液分布、排泄已经搞清楚,但对其确切的生物功能还不十分了解。

  4.2 肾移植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相同的情况下,血浆中胱抑素C含量比非肾移植患者(其他肾病患者)高,这样会使胱抑素C 对肾小球滤过率的估计偏低。Bokenkamp等发现,在肾移植的儿童中,胱抑素C 含量的升高会使肾脏肾小球滤过率偏低25 %。胱抑素C升高的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可能有与服用了免疫抑制剂、激素有关,也可能由于肾小管的严重损伤,胱抑素C回渗到血循环,使其血浆中的含量升高;也有学者认为肾移植患者体内容易诱导抗体反应,这些抗体与胱抑素C 结合成大分子蛋白,使形成复合物的胱抑素C 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所以临床上对肾移植地患者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些参考范围,并且可以根据胱抑素C 的动态变化来监测肾功能[7]。

  4.3 胱抑素C在肾移植中的作用仍在研究中,目前对胱抑素C 在肾移植中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对稳定期患者的研究,对发生急性排斥和感染的肾移植患者的研究较少;免疫抑制剂对胱抑素C 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会限制胱抑素C 在评价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的运用;以及胱抑素C 在肾移植患者体内是否和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等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对于胱抑素C 在肾移植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8]。

  4.4 20多年来人们围绕胱抑素C和血肌酐作为早期肾功能障碍和监测的进展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Cystatin C 作为早期肾功能障碍和监测它的进展的优越性已被接受,但是,大家仍然关心它的循环浓度是否存在非肾的影响,如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增加的细胞凋亡和再生是否与存在于每个有核细胞中的这种蛋白质的浓度有关。虽然目前已有文献分别报道利用Cystatin C 的产生速率和非肾清除率这两项不受肾脏功能影响的指标来客观地评价肾脏肾小球滤过率,以及Cystatin C在人类树突状细胞中的分泌、定位等,但确认Cystatin C 作为一种理想的GFR 的内生标记物还待于进一步的论证和临床应用研究[9]。

  4.5 蔡钢强等报导病人术后CysC比肌酐下降得快,尤其外科手术后4d 内的变化反复不稳定。而后,依据肌酐判断的GFR 要高于Cys C 所作出的判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患者出院。Hermida 和Bokenkamp 等证实了这些现象,然而却不了解其潜在的机制[10]。

  4.6 激素对血清胱抑素C影响的研究尚待深入,如在甲亢或妊娠时,将Cystatin C 作为血清肌酐的替代实验就需要进一步探讨。急性时相反应和机体成分改变不会对Cystatin C 的生成产生影响,而药物如皮质甾类、环孢素等其他药物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评估。作为适用于透析治疗观察的标志物, Cystatin C尚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

  4.7 目前血清肌酐(Scr)和血清胱抑素C都不能对早产儿和出生后一周的新生儿肾功做出很好的评价,检测血清胱抑素 C的影响因素国内外还研究甚少,血清胱抑素 C的检测费用还很高,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向礼贤.血清胱抑素C检测与疾病[J].四川医学,2004,25(11):1258~1259.

  [2]张淑兰,王铭超,李青果,等.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国外医学[J].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2002,23(5):271~272.

  [3]余洪立.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方法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4,26(3):366~367.

  [4]Gokkusu CA, Ozden TA, GulH, et al.1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cysta tin C and creatinin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s and Tx2 trans plant patients[J]. Clin Biochem, 2004, 37 (2) : 942~971.

  [5]Newman,DJ. Cystatin C[J]. AnnClinBiochem,2002,39(Pt 2): 89~104.

  [6]陈治奎,葛长江,胡申江. 胱抑素C 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生理科学进展,2003, 34(3):269~271.

  [7]艾红梅,陈克军.胱抑素C在临床肾小球滤过率评估中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5):430~431.

  [8]顾春瑜,郑 磊.血清胱抑素C在平价肾移植患者肾功能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6):559~561.

  [9]李喜元,王林,李忠信.胱抑素4 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天津医药,2005,33(3):188~189.

  [10]蔡钢强,垢敬.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5):457~46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