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管理中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555 日期:2025-09-17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医院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决定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在医院就医过程中,患者的期望值增高,护士不到位的服务或不规范的护理,容易使患者产生不满情绪,加之现在社会上一些“医闹”的蓄意滋事,均可使一件看似不起眼的护理事件演变成为一场重大的护患纠纷。如何规避护理风险,消除护患纠纷隐患,笔者认为,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1 常见的护理风险

  1.1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护士受到传统课程体系设置缺陷的影响,不懂得执业中应了解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执业中涉及到的护理差错事故和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懂得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特别是患方的权益[1] ,如违反患者“知情权”、“健康权”、“隐私权”,随意涂改护理文书、暴露患者隐私等是导致护患纠纷的直接原因。又如,护士非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

  1.2 护士服务意识差,缺乏有效沟通 部分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沟通技巧掌握不够,与患者接触时不愿或不敢多说,只是简单地完成治疗,没有很好地与患者交流,使患者认为护士态度冷漠、生硬;有的护士在输液时未能“一针见血”,没有道歉意识,反而怪患者血管不好,从而埋下纠纷隐患。有的护士工作繁忙时,缺乏耐心,对患者解释不够,护患沟通不够,导致患者不满。此外,一些老护士思想观念未转变,依然存在“居高临下,以我为主”的作风和态度[2]。

  1.3 护理管理缺陷

  1.3.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文书应真实、客观、全面地反应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不得有涂改,字迹不清和病情描述不确切现象,如病情描述中常常使用模棱两可的词句:“呼吸稍快”、“体温偏高”等。医嘱转抄有误、护理记录中有涂改,刮痕现象。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历封存,将成为不利证据。

  1.3.2 急救药品器材准备不完好 虽然科室指定急救药品器材专人管理,但由于护士工作繁忙,交接班频繁,致使交接不清或遗漏,在使用完急救药品和器材后,未及时补充,造成准备完好率不合格,一旦再次抢救病人时才发现缺这缺那,延误抢救时机,危及患者生命。此外,不注意仪器的保管和使用,没有及时更换过期急救药品,也会埋下护理安全隐患。

  1.4 各项护理制度落实不严 护士在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时不够严谨,经常出现打错针、发错药、漏执行医嘱;对危重患者、卧床患者没有床旁交接,察看情况,导致病情变化时发现不及时,皮肤发生褥疮不知道;护士输上液后,不巡视,发生药物过敏反应,输液反应或输液接头脱落,患者静脉大量回血等,不能及时救治,造成重大恶性后果,引发护患纠纷。

  1.5 护理技术水平低或专科知识缺乏 低年资护士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导致操作失误,引发患者不满意;不重视业务学习或专科技术培训,一遇到抢救时,不能熟练操作,延误时机,引起患者家属极大不满而投诉的。

  1.6 未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不够 如输入高渗药物或化疗药物前护士没有详细讲解其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药液外渗致局部皮肤坏死,患者易认为是护士输液技术有问题造成的。又比如一名心肌梗塞患者3天未解大便,在解大便时用力过猛,导致心源性猝死,患者家属认为是护士事前没有告知“心梗患者用力排便会导致猝死”,从而引发一场官司

  2 对策

  2.1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开展护患纠纷案例警示教育 护患双方的维权意识非同步增长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而护士的维权意识仍停滞落后,“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加强护士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定期开展护患纠纷案例分析及警示教育,不断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2.2 将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贯穿于护理安全始终[3]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护士服务理念,了解病人的基本权利,做好换位思考,视病人如亲人,做到“三心”即:爱心、耐心和同情心。“四声”:入院有迎声、巡视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出院有送声,才能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提升病人满意度。

  2.3 护士长加强护理缺陷管理

  2.3.1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组织全科护士培训,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确保各项护理记录准确、全面、完整。护士长每天早交班前,晚下班前检查各项护理文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指出,并督促其改正,护士不清楚或有疑惑的地方,给予指导帮助。

  2.3.2 专人负责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定期检查完善 指定急救车药品器材管理由班次相对固定的办公护士负责管理并每天检查;在抢救完病人后,各班护士做好使用情况登记,并交给办公护士,由办公护士负责补齐;对于保养和维修方面也应专人负责,随时检查,及时送修,护士长做好抽查督促工作,确保医疗急救工作正常进行。

  2.3.3 严把出院关,对每份出院病历重点检查 护士长应对每份出院病历做好检查登记。如:护理的体温单是否与医生的病历一致,抢救记录是否医护一致,危重护理记录单是否与医嘱、病历一致,对不相符的地方,应督促其改正,确保医疗护理文书缺陷发生。

  2.4 重点监控薄弱时段,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4.1 薄弱时段 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或特别空闲时,是容易发生护理差错的时段,护士长在安排班次时应注意新老搭配,强弱搭配或增加人员配备, 并对护士工作情况随时检查和询问,严防事故发生。

  2.4.2 高危人员 业务能力低,责任心不强,新护士,实习护士是最易出现护理投诉事件的人员,护士长应建立谈话机制,在工作上予以指导,重点跟班检查,在生活上关心帮助,还可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2.4.3 高危患者 危重患者,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幼儿,有心理障碍,精神异常患者,尤其是对护理工作有意见,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和家属。护士应多巡视,做好床旁交接、口头交接和书面交接,同时护士给予尊重关怀,主动沟通和交流,及时救治和重点防范,保障病人安全。

  2.5 加强专业理论和专科技术培训 对低年资护士每年开展护士“三基”训练和考核,高年资护士加强专科技术的学习,每一位护士都应对新的医疗设备和仪器熟练掌握,只有过硬的技术,才能确保护理安全,规避护理风险。

  2.6 履行好告知义务 建立告知制度,明确内容,区分对象给予全面或适当告知,同时医护沟通,一致告知[3]。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讲解病情,治疗措施,药物不良反应,侵袭性操作目的,意义及存在的风险,并建立护理告知签名机制[4]。使患者减轻疑惑,主动参与到医疗护理过程中来,积极配合,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9):50~51.

  [2] 奚淑平,谢玉秋.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07,2(1):45~47.

  [3] 赵晓梅.护士改选临床告知的意义及方法[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10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